分享

腹胀肠鸣案

 昵称29338477 2016-03-18

钟某,女,29岁。

初诊(2010年1月4日):腹胀,肠鸣1年。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有时觉腹部拘急不适,肠鸣,矢气多。大便尚正常。患者曾习医数年,为全科医学毕业生。曾用多种理气健脾类中成药,并多次服中药汤剂治疗,症状均无明显好转。刻诊:腹胀,肠鸣,午后面赤发热,有时心慌,脾气暴躁,眠可,纳可,二便调。平素手足发凉,虽仅初冬,耳朵已生冻疮,经常出现口腔溃疡。月经尚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方证辨析为温经汤方证,治以温经汤。

处方:当归15g,白芍15g ,川芎10g ,桂枝10g ,吴茱萸6g ,炮姜10g ,党参10g ,半夏10g ,丹皮10g ,麦冬20g ,阿胶10g ,炙甘草6g ,水煎服,3剂。

二诊(2010年1月7日):腹胀大减,大便略溏,午后发热也减,脉弦。药证相符,加健脾化湿之品,击鼓再进。

处方:当归15g,白芍15g ,川芎10g ,桂枝10g ,吴茱萸6g ,干姜10g ,党参10g ,半夏10g ,丹皮10g ,麦冬20g ,阿胶10g ,茯苓30g ,白扁豆15g ,杜仲10g ,炙甘草6g ,5剂。

三诊(2010年1月13日):腹胀缓解,大便正常,午后热感明显减轻。病情好转,上方7剂,以善其后。

按:患者以腹胀肠鸣为主诉,曾多次服用理气健脾之品不效。全面诊察,除腹胀肠鸣外,尚有午后面赤,平素手足发凉,易生冻疮等。比较符合温经汤方证,因为《金匮要略》温经汤方证中有“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的记述,证属虚寒血虚血瘀,瘀血化热。病机相符,方证相应,腹胀用温经汤治疗也可取效。考察该方,由芎归胶艾汤、当归芍药散、吴茱萸汤、桂枝茯苓丸、麦门冬汤等组合而成,临证应有较广的适应证,不可等闲视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