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泻心汤含义

 共同成长888 2016-03-22
1,伤寒病有里证不可下的证候,误下就可能造成心下痞证,泻心汤就是对应于心下痞证的治疗方法。
2,伤寒论泻心汤主要有五种:
半夏泻心汤---出自宋本《伤寒论》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汤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此为柴胡证误下后脾胃虚弱,湿热中阻,脘腹胀满,以呕为主的痞证。---治寒热交结之痞
生姜泻心汤---《伤寒论》154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主治胃虚水饮食滞之痞证。---治水与热结之痞。
甘草泻心汤---《伤寒论》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鞭也,甘草泻心汤主之。”,主治再次误下,脾胃重虚之痞。---治胃虚气结夹湿之痞;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本方主治关脉浮之热痞证。---治误下邪陷,内热壅盛之痞。
附子泻心汤---《伤寒论》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该方主治痞而复恶寒汗出之阳虚痞证。---治邪热有余而卫阳不足之痞。
3,以上都以中焦气机壅滞的心下痞为主证,同时又有胃热气逆、胃气上逆的表现,或者呕吐,或者干噫食臭,或者干呕心烦不得安,同时又有脾寒气陷的表现,肠鸣下利,症状表现雷同,病机相接近。
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满者泻之于内”,由于以上证状都以中焦气机壅滞的心下痞为主证,心下部位即目前腹诊的上腹部,治疗大法必然以“中满者泻之于内”为原则,故名之为泻心汤。
5,英语称心下痞为epigastric fullness即上腹部饱胀感,这是胃病的共通点。所谓胃病,实际上是多种病症的统称,它们都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暖气、返酸,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息肉、胃结石、胃的良恶性肿瘤,还有胃粘膜脱垂症、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等。
6,吧内有人认为泻心汤与心有关,事实上是对内经及伤寒论的严重误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