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要知人论世 文言诗文内容的把握,仅凭对诗文本身文字的分析和综合也能了解一些东西,但是往往是不够的,弄不好还可能造成误读。例如:历史上有名的奸相严嵩,所作诗句恬淡幽远,如果仅凭他的诗句想见其人品格,就会大上其当。所以,我国古人解读诗文一直强调要“知人论世”。知人,就是要了解诗文作者,包括他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和创作风格等;论世,就是要了解诗文创作时的社会状况,包括政治、文化、风气等。 知人论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相关文言诗文的内容,因为写诗作文是为了表情达意,而这情和意必然受到作者自身的状况及其所处社会的状况的影响。例如:李清照的词,由于她前后期生活境遇不同,词所表达的情感也随之有很大的变化。因此,研读唐诗,不能不知道“安史之乱”的史实; 研读宋词,不能不知道南宋偏安的背景。否则,就难以进入杜甫、辛弃疾等人的精神世界,难以解读杜甫“落花时节又逢君”、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所蕴含的情怀。 特别是思想情感比较隐含的作品,更要知其人论其世,比如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这篇文章表面上是表达对 “病梅”的看法和态度,但是如果联系当时对人才严重束缚和摧残的社会现实,那么就不难理解本文真正主旨是批评束缚人才的现实,呼唤“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制度,“病梅”只不过是一个“托物”而已。知道了这样的主旨,连文中“纵之顺之” “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等语句的真正意图和情感也能体会更深。 总之,文言诗文,距离我们比较远。在研读时,我们尽可能对作者及其所在社会的情况有所了解,以便进行准确的分析、综合和评价。为了能顺利阅读一些文言诗文,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应重视了解重要文人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创作风格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 二、要学会分析 诗文内容分析主要是在理解文本基础上对相关信息的筛选,对语句在文中作用的理解,还有对文章思路(结构)的梳理等。 (一)文中信息的筛选 所谓文中信息,是指诗文中表述的事实、意向、观点等内容。信息有虚实、显隐之分。所谓“虚”,就是指抽象的信息;所谓“实”,就是指具体的信息。所谓“显”,就是文中明确表达的信息;所谓“隐”,就是隐含在字里行间的需要读者推敲得出的信息,如隐含的前提和结论、隐射的社会背景、寄寓的特定内涵等。 信息筛选,就是根据一定的需要把上面提到的相关内容找出来。这是衡量是否真正读懂文章的一个重要依据。 那么,怎样对文中信息进行筛选呢? 首先,要把握文体特点。不同的文体,读懂文本掌握的基本信息不尽相同。读记叙性文字,要把握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情感等。议论性文字要把握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了解说明对象特点、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等。 第二,要顾及整体。一篇诗文是一个整体,整体风貌必然影响局部信息的表达。因此,筛选信息,要顾及诗文的整体风貌,如诗文风格情调、作者观点态度、人物性格特点等。这些都会对具体信息的理解产生影响。 第三,要抓住关键词句。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要抓住关键词句。所谓关键词句,就是指揭示作者思想、事物特点、人物特点的词句。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和把握是准确筛选信息的重要条件。 第四,要分类比对。把找到的信息按照要求分类,与全文比对,剔除掉多余的信息。 第五,要分辨隐含信息。例如某种说法的指代义,同一说法的多种内涵等。 (二)重要语句作用的理解 这里,重要语句,是指在文中起关键作用或寓意深刻的语句。主要有: 1.揭示文章中心的句子。这类句子大多出现在开头或结尾,起到统摄、总括的作用。抓住这类语句,对理解文章主旨有很大帮助作用。 2.揭示文章脉络的句子。这类句子具有统摄性、过渡性、照应性、总括性作用。抓住这类语句,有助于理解文章意思的转换、起伏等。 3.表意比较凝练的句子。这类句子或文字简约,或修辞巧妙,内涵丰富,耐人思考。理解这类语句,是理解诗文情与意的重要方面。 如何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呢? 1.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有些语句,特别是表达作者观点、感情、态度的语句,要放到全文中去理解。否则,可能造成断章取义的曲解。 2.结合语句位置来理解。要区分清楚统摄下文的语句、承上启下的语句、总括上文的语句在文中管辖的范围有多大,从而理解它们所起的作用。 3.结合邻近语句来理解。诗文中语句是连贯的,前后语句意思必然是关联的,或承接,或互释,或对举,或归因,不一而足。因此,可以从邻近的前后语句中寻找解析重要语句的信息,从而正确理解关键句。 4.根据修辞特点来理解。一些言简意赅而又有文采的语句,往往运用了某些修辞手法,这要根据修辞的特点来理解它的含意和效果。 (三)思路的梳理 梳理思路是以把握内容为基础的,同时,梳理思路又有助于准确把握内容。梳理思路有两种: 1.理清结构。阅读一篇文章,应当把握住它的框架,弄清文意的来龙去脉。从全篇看,要弄清文章怎样开头,怎样展开,怎样推进,怎样收尾。从局部看,要弄清某一段层次间的关系和语句间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在学习中应当掌握一些常见文体范式并加以运用。 2.理清语脉。语脉,即行文脉络,是作者“编织”文章的基本路数,是更深层面的文章思路。理清语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梳理篇(段)行文的走向,例如找出表示语意承接、转折、推进等关系的语言标志,辨识表示肯定、否定、强调、揣测、有所保留、有所暗示等含义的语言标志; 一种是把握语句顺序安排的根据,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而不那样安排顺序。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