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世之道 |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大智若愚

 丰少少爷 2016-04-16

处世之道 |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大智若愚

处世之道 |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大智若愚

常言道:难得糊涂。这个世界总是不乏聪明的人,和聪明的人打交道,我们会不自觉地采取戒备心理。但如果对方很老实甚至看上去有些愚钝,周围的人自然也会用平常心去对待他。

咸丰元年四月,曾国藩满腔热忱地给咸丰帝上了一道名为《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的奏折,直言皇帝的不足,惹得皇帝大发雷霆,幸好祁隽藻、季昌芝等大学士为他苦苦求情,才使曾国藩免于获罪。

当时的曾国藩,性格耿直,有大智慧却不懂得变通,凡事敢说敢为。后来组建湘军,在东南各省与敌军周旋,也因为性子太直和各地方官闹僵,以至于战事不顺,劳心伤神。

处世之道 |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大智若愚

咸丰七年,曾国藩回双峰荷叶塘守父丧,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思想发生了全新蜕变,由信奉儒家、法家转变为信奉黄老之道,且三种意识相互补充,融会贯通。

曾国藩打通思想上的任督二脉之后,给胡林翼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天下的法则,唯有忘掉自己的机心才能消除众人的机心,唯有懵懂可以祓去不详”。这句话大致表明了他此后奉行的处世原则,即以大智若愚的态度来对待人和事。

处世之道 |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大智若愚

我们且看他是如何做的。

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不久,李鸿章来拜访他,看到茶几上有个文本,上面有一篇《不动心说》,作者是曾国藩众多幕僚中的一个。

这篇《不动心说》表达了这位幕僚面对美色和官爵毫不心动的精神境界。李鸿章觉得此人太过虚伪,于是在旁边批注道:“美色也不心动,官爵也不心动,看来只想常伴中堂(指曾国藩)左右。”

处世之道 |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大智若愚

曾国藩进来看到了李鸿章的这段批注,大骂了他一通。曾说:“这些人都是欺世盗名之流,表里不一,我怎么会不知道?然而他们正是靠这些虚名获得立身的资本,戳破了这虚名,就等于断了他们的衣食来源,那他们对你的仇恨岂能是平常言语间的仇怨可能比拟的?你在得罪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曾氏之大智若愚,由此可见一斑。天下事纷纷扰扰,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遵循真理,只要不违背大的原则,用大智若愚的姿态来对待,于人于己都更为有利。

处世之道 |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大智若愚

处世之道 |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大智若愚

处世之道 |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大智若愚

懵懂祓懵懂 ◆

湖南有句俚语,叫做“阴阳怕懵懂”。面对着太多的勾心斗角、攻击中伤,曾氏已见怪不怪,惟有采取浑然不知的态度去应付,这就是他所说的懵懂。

处世之道 | 做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大智若愚

这是曾氏总结出来的人生大智慧,他还说过“惟大愚可治大奸”的话,也是这个意思。曾氏与胡林翼的关系极为亲密,故而这段对胡说的话也说得很贴心。生活中,面对别人的一些小心机,不用自作聪明地去揭穿,愚一点,对己对他人说不定都更好。

本文内容来自【唐浩明评点】微信公众号(zhuochengWH),欢迎订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