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老刘tdrhg 2016-04-17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曹禺故居纪念馆,座落于天津市河北区民主道23号。

    曹禺本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1910年9月24日(农历8月21日)出生于天津小白楼,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后不久迁居意租界二马路二十八号,现为河北区民主道23号这2栋意式小洋楼里,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曹禺故居纪念馆,从童年到青少年,直到1929年十九岁时从南开大学政治系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才离开天津到北京继续求学,从那以后的数十年人生中,无论走到那里,不管是天南海北,或是身处异乡,都无法割舍他对故乡的情结。

    曹禺,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央戏剧学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主席。所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多幕剧,表现了鲜明时代特点和深广的历史内容,久演不衰。

    2010年在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在天津市人民政府和全国各界人士的支持下,曹禺故居纪念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曹禺这位以《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四大名剧而蜚声文坛的著名戏剧大师,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

    当我们轻轻的步入后楼的万公馆,时光好像有种穿越感,仿拂一下把我们拉回到了那个特定的年代,那个特定的环境氛围,似乎有种似曾谋面的感觉。那就让我们从《雷雨》剧本的第一幕的细微描写来亲身感受吧!

    “、、、、、、一个夏天的上午,在周宅的客厅里。

    壁龛的帷幔还是深掩着,里面放着艳丽的盆花。中间的门开着,隔一层铁纱门,从纱门望出去,花园的树木绿荫荫地,并且听见蝉在叫,右边的衣服柜,铺上一张黄桌布,上面放着许多小巧的摆饰,最明显的是一张旧相片,很不调和地和这些精致东西放在一起。柜前面狭长的矮几,放着华贵的烟具同一些零碎物件。右边炉上有一个钟同话盆,墙上,挂一幅油画。炉前有两把圈椅,背朝着墙。中间靠左的玻璃柜放满了古玩,前面的小矮桌有绿花的椅垫,左角的长沙发不旧,上面放着三四个缎制的厚垫子。沙发前的矮几排置烟具等物,台中两个小沙发同圆桌都很华丽,圆桌上放着吕宋烟盒和扇子。

    屋里家俱非常洁净,有金属的地方都放着光彩。

    、、、、、、屋中很气闷,郁热逼人,空气低压着。外面没有阳光,天气灰暗,是将要落暴雨的神气。”

    虽然《雷雨》酝酿构思于南开,但却是曹禺在清华读书时开始创作的,但曹禺对景物描写的细微之处,那么充满情感的投入,让我们无法摆脱掉这所故居老宅的影子。此时此刻,我们的脑海里会不时浮现曹禺笔下的一幕幕场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当我们置身在每一个房间里,眼光留意到的是那花梨木雕床、镶嵌在墙壁上的壁炉、充满书香的书橱、百叶窗透射到写字台的光线和那一张张万氏家族的珍贵照片,这让我们思绪瞬时凝聚,体味感受到这所小洋楼对他的思想启迪。正是这段时光和这座小洋楼里“终日弥漫着犹郁,伤感的环境,熔铸了一个苦闷的灵魂,使他早早地开始思索社会,思索人生,思索灵魂。”“他笔下的许多人物都或多或少地隐含着他童年和青少年那段经历的影子。”

    这里无疑改变着他的人生趋向,这里也会慢慢地的讲述着和他有关的往昔岁月。

    “我爱着《雷雨》如欢喜在溶冰后的春天,看一个活泼的孩子在日光下跳跃,或如在野塘边偶然叫一声蛙鸣那样的欢欣。我会呼出这是小生命交付我多少灵感,给我若何的兴奋。”

    1936年《雷雨》被拍成无声电影上映。

    茅盾有《赠曹禺》诗一首:“当年海上惊雷雨,雾散云开明朗天。阅尽风霜君更健,昭君今继越王篇。”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著名雕塑家刘鑫创作的高1.2米曹禺雕塑铜像,被安放在故居院内。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这是天津市人民政府设置的曹禺故居重点保护标志牌。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按照原有风貌,一切本着修旧如旧范例的曹禺故居老宅。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让我们穿过这藤架花廊,透过历史的岁月,去重新认识一下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曹禺先生吧!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这是恢复后的后楼“万公馆”的内部,再现了原有的风貌。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曹禺的父親万德尊(1873-1929年),字宗石,原籍湖北潜江人。十五岁中秀才,有“神童之誉”。曾就读两湖书院,1904年考取官费留学生,到日本东京入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09年回国,为直隶总督端方所赏识,任命他为直隶卫队的标统。民国成立,投身大总统黎元洪,并成为黎元洪的秘书,官至陆军中将军衔。其间曾到北方军事重镇宣化镇,任镇守使。随着黎元洪的下野,弃官避居天津。从此赋闲在家,一蹶不振。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曹禺的生父万德尊的原配夫人燕氏生下一男一女。长女家瑛,小名珍珠。长子家修,字少石。曹禺的生母只生下曹禺,继母(也是曹禺的姨母)一生未曾生育。图为曹禺的继母薛咏南(中)、万家修之长子万世昌(二排右)、万家修之妻刘志贞(后排左)、薛咏南之干女儿邹钧(后排右)、万家修之次子万世雄(前排左)、邹钧之妹邹淑文(前排右)。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这是曹禺的恩师张彭春(中国著名爱国教育家张伯龄先生的胞弟)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出访时的珍贵照片。(翻摄)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这是曹禺先生在大学的毕业照片。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在前后两座建筑面积近912平米的小洋楼里,展示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近3000张馆藏的珍贵照片,恢复性陈设家俱50余件,物件40余件等各种珍贵文物。生动地再现了曹禺从童年到青少年在津生活时期的家庭环境,社交范围,文化薰陶,社会背景等。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这是由北京人艺、上海人艺等文艺团体演出的《雷雨》《日出》等的剧照。(翻摄)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这是曹禺与天津有关方面领导的合影照片。(翻摄)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这是各个时期,各种版本《雷雨》《日出》的剧本、节目单等。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这是中国文化巨匠郭沫若先生和巴金先生写给曹禺的信函、纸笺,其中巴金写道:“我感动得一口气读完它,而且为它流了泪。不错,我落了泪,但是流泪以后我却感到一阵舒畅,同时我还感觉得有一种渴望,一种力量在我体内产生了。我想做一件事情,一件帮助人的事情,我想找个机会,不自私地献出我的微少的精力。”当时巴金正在病中,仍细心的对《雷雨》进行编辑校对和改正。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与曹禺故居纪念馆毗邻的曹禺剧院,为一修建全新的意大利风格建筑,面积约3000平米,二、三层建有三个供专业演出活动的小剧场,用来上演与曹禺有关的经典剧目和片段,以及健康向上的情景时尚话剧。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这是曹禺剧院一楼大厅展出的以曹禺创作为主线的“曹禺戏剧生涯纪念特展”。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天津,曹禺故居纪念馆

    “我很留恋青年时代在天津的这段生活,他使我熟悉舞台,熟悉观众,懂得如何写戏才能抓住观众、、、、、、”

                                                                               ——曹禺

    在即将迎来曹禺先生101周年诞辰之际,发此博文,以表深深的怀念,献上家乡人民对先生的崇敬之情。如果真是到了那一天,您一定会回来的,会一个人静静地回望着天津的小白楼,因为那里是您出生的地方啊!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