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典传国术】传统拳学之内脏的提坠“筋膜腾起,双臂如刀”

 tjboyue 2016-04-27

       

其实传统拳并不是排斥肌肉,而是以“关节大筋”为主宰,肌肉作为连接关节的谋介,由肌肉的伸展收缩变为筋骨的崩弹,在动作能力上变得更简单、暴力。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产生更强的速度和劲力,并且“大筋”不易疲劳,可以长时间发劲,而不会很快衰退,甚至越打越精神,实现了低能耗,高效率。

同时,经常的“撑筋拔骨”使得肢节变得异常“坚硬”,此时肌肉又是松的,这就达到了传说中的“棉里夹铁”的境界。传统拳也会练一些重器械,比如”“石锁、石担、钢珠包……”重量都比较大,看上去似乎不用肌肉玩不转,其实借助“内脏的提坠”,用身体的重量去对抗器械的重量,反而显得从容不迫。器械的训练也是将“身体的重量挂在手上”的一种特殊训练方式,是“筋骨与内脏”结合的必经之路,可以做到“臂如灌铅”,势大力沉,使筋膜腾起,双臂如刀,大有“快刀斩乱麻”的气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