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万户“的记忆

 海上烟云1843 2016-04-28
1953年,在沪西、沪东和沪南的工厂区附近一批工人住宅拔地而起,共计2000 个单元,每单元可住10户。这二万套住房使近10万工人的居住困难得以解决。从此,上海人的字典里多了一个新的语词:二万户。这个曾经令无数上海产业工人为之欢欣鼓舞的名词不仅开启了申城工人新村建设的新时代,更是浓缩了两三代上海人居住生态。

伴随上海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旧房改造力度的不断加强,“二万户”已逐渐远离上海人的生活。但与“二万户”有关的那段往事却化作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令每一个亲历者难以忘怀,也让后来者为之感慨。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工人们
1952年8月15日晚,沪西某处的工人聚居区里,劳作了一天的工人们并非是在享受夏夜的浪漫时光,更无心欣赏孟秋的月色,而是在苦苦盼着自家屋子里能凉快些,再凉快些。那是一间朝北的用木板搭成的棚屋,由于白天的烈日将屋内晒得如蒸笼一般,在里面待上片刻,便会汗流浃背。人们只得等到夜幕降临,利用自然风让室内温度降低后,再进屋休息。整个夏季,除了阴天下雨,每晚如此。

低矮的茅草屋,缺乏干净的饮用水,工人聚居区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


而这里只是建国初期上海工人居住状况的一个缩影。这个旧上海遗留下来的城市问题使得无数工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要站在工人聚居区的制高点上,放眼望去,尽是连片的棚户与草房。那是一个无水无电,道路泥泞,秽气熏天,终日与附近工厂的烟尘和机器噪音为伴的世界。就算能幸运住进厂里提供的宿舍,多也是拥挤不堪。报章上曾有记载,一幢二楼三底的房屋内,竟住了500多女工。每张床铺分成上中下三层,每个铺位上要挤两个人。如果做个不恰当的比喻,现今的“群租”与之相较,那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解放前工人居住的窝棚


不过,就在8月15日那天晚上,沪西曹杨新村旁的一处工地上却是一派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是夜,市人民政府、华东军政委员会建筑工业部和市总工会正在那里隆重举行二万户工人住宅建筑工程开工庆祝大会。按理说,开工庆典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但对于上海60余万产业工人而言,这场看似寻常的开工庆典却是有着里程碑般的意义,因为困扰他们许久的住房难题终于迎来了化解的曙光。

一切为了工人阶级
尽管建国之初,百废待举,财政拮据,但尽一切可能改善人民生活,尤其是广大工人的生活成为摆在市政府面前的一桩大事。1951 年4月,在市第二届第二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陈毅市长的讲话掷地有声,他要求市政建设应“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并且首先为工人阶级服务”。会后,市有关方面即着手选择在中山北路以北、曹杨路以西建造成片的工人住宅区。翌年5月,可容纳1002户居民的48幢砖木结构两层楼房全部落成。因地处曹杨路附近,定名曹杨新村。很快,杨富珍、裔式娟、陆阿狗等一批劳模在锣鼓喧天的欢庆声中搬进了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这或许就是建国后上海福利分房的肇始。

上世纪50年代上海一户普通的工人家庭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件事立刻在沪上引发巨大反响。曹杨新村成了那时上海最令人羡慕的地方。时任副市长的潘汉年在出席曹杨新村落成的庆祝会上就明确表示:“曹杨新村工人住宅的建造,只是兴建工人住宅的一个开端,政府将继续在沪东、沪西、南市等地建造更多的工房。”1952年4月,经中央批准,一项更大规模的住宅建设计划被提上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参观曹杨新村的工人代表们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二万户”的选址与房型设计着实令人费尽心思。就拿选择住宅基地来说,既要照顾工人每天上下班的便利,又要与工厂区间隔适当距离。经过多次进行实地勘察,最终敲定了位于市区边缘、与工业区保持一定距离,且交通较为便利的9处基地。它们即是日后的曹杨二至六村、甘泉一至三村、天山一村、日晖一村、长白一、二村、鞍山一、二村、控江一、二村和凤城一村等。至于房型,市工人住宅建筑委员会则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着手进行设计。

鞍山新村的“二万户”


二万户住宅工程的规模究竟有多大?“二万户”的占地面积达4000余亩,几乎与那时的黄浦、老闸两区面积相当,可容纳近10万居民。住宅区铺筑的道路总长约145公里,差不多等于上海到无锡的直线距离。工程所需的50多万吨建材不仅取自华东各地,还远赴中南地区采购。如此浩大的工程,在上海历史上称之为“前无古人”毫不为过。


工人们告别棚户区


曹杨新村建成后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与曹杨新村首批建成的房屋主要分给劳模等先进人物有所不同,“二万户”的分配对象偏向于居住条件极差的工人家庭。1953年7月1日,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32周年纪念日,是日的曹杨新村如同过年般热闹,处处可见彩旗飘扬,悬空的横幅提醒着人们,“二万户”的时代已经开启。在工友们的簇拥下,首批入住的工人们着简单的家俬用具,搬入了还散发着淡淡木料清香的“二万户”里。


“二万户”住宅平面图


曹杨五村148号,这种住宅是二层立帖式砖木结构建筑,前部为二层,后部是一层披屋,前后平齐的房屋式样既节约土地,又节省材料。房间虽然不大,建筑面积大概在27平方米左右,但地上铺的是木地板,与白墙相衬,简约实用。每排房屋的栋距有10米,房前屋后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坪。厨房、厕所和洗衣槽都集中在底楼,为5户合用。厕所里装的是蹲坑,省却了市区石库门弄堂里天天要倒马桶的烦恼。这合用的建议是工人代表在参观曹杨一村(即曹杨新村最初建成的那1002套住房)时提出的。他们认为多户合用既可以节省建筑费用,也符合工人集体生活的习惯。

曹杨新村的“二万户”


“二万户”的生活配套设施相当完备。9个住宅基地都配建了中小学、菜场、文化宫等公共设施。每个住宅基地内,每五六千户就划分成一个“村”,“村”里设有卫生所、托儿所、合作社、银行办事处、邮亭等。她足不出村,就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

甘泉新村的“二万户”


其实,曹杨新村的“二万户”只占1953年全市竣工总量的约1/5。真正的“大户”是在杨浦。长白、控江、凤城和鞍山新村总共一万套的数量,占了二万户住宅的“半壁江山”。


退出历史舞台的“二万户”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一批迁居“二万户”的工人已从姑娘、小伙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然而此时的“二万户”却依旧是建成时的那副模样。如果要说变化的话,那就是在经历数十年的风雨之后,“二万户”已然显得苍老、破败,不合时宜了。

如今破旧、拥挤的“二万户”


由于“二万户”是按照“坚固、合用、经济、迅速”的原则建造的,在当年户均人口较少的情况下,厨卫合用的布局还并不显得局促,其砖木结构的建筑标准也能为大伙接受。可是,时过境迁,5户人家合用的厨卫,好比“螺丝壳里做道场”,关键时刻还能让人急得没了火气。楼上楼下共用的电表早就不堪重负,三天两头跳闸。老房子的渗水问题也日益严重。更有甚者,为了争夺公共部位,各家各户搭建起的阁楼、木屋也似雨后春笋般涌出。

拆除“二万户”后,在原址上兴建的“曹杨华庭”住宅小区


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二万户”终究会结束自己的使命。从1987年起,曹杨五村成为全市“二万户”改造的试点。在拆除当地的“二万户”后,建起了几十幢多层和高层建筑。政府对其他暂未拆除的“二万户”也相继进行了改造。进入新世纪,“二万户”消失的进程愈发加快。2002年,杨浦区宣布彻底告别“二万户”时代。一位记者就此总结道:“当年建造二万户是成立不久的人民政府献给工人群众的一份厚礼。如今拆除二万户又为人民群众送上一份厚礼。”

在时下的上海滩,“二万户”俨然已成历史名词。提起“二万户”,许多80后90后就像听故事一样,觉得新奇。尽管“二万户”的时代已经结束,但这段历史作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令每一个亲历者难以忘怀。


文字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