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格律诗的平仄、孤平、三平调、拗救

 杏坛归客 2016-04-30

【古诗词知识】【格律诗的平仄、孤平、三平调、拗救】

 

【古诗词知识】【格律诗的平仄、孤平、三平调、拗救】

旧体诗格律

五绝
1、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2、平起首句入韵,首句换“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3、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仄起首句入韵,首句换成“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
1、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仄起首句入韵,首句换“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仄)仄仄平平,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4、平起首句入韵,首句换“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说明:五言绝句以仄起、首句不入韵为较常见。有括号者为可平可仄,下同。

七绝
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七律
1、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古诗词知识】【格律诗的平仄、孤平、三平调、拗救】【格律诗的平仄、孤平、三平调、拗救】【古诗词知识】【格律诗的平仄、孤平、三平调、拗救】
     
      古诗包括古体(古风)、律体、绝句体、杂体四种,以下谈到的是格律诗(也叫近体诗、今体诗,即律体、绝句体)的一些有关问题。
     
    杂体(也叫巧体),由王安石提出,以文字游戏为主。
    古风不属于律诗范畴,自然也就不存在是否出律。
    目前不按律作诗的,作品属于古风范畴,也就无须考虑律的问题了。
     
    很多人尝试写律诗,在用律过程中,往往很迷茫,是否觉得平仄背起来很费劲呢?
     
    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人用的是中华新韵,也就是按照普通话的音调来写律诗。
    
    按照新韵写律诗的话,
    平音就是普通话的1、2声,
    仄音就是普通话的3、4声,几乎人人可以很快熟练用律。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其原因何在呢?
     
    我觉得,大家之所以经常出律,就在于没有理解性地去用律。或者说,脑子里总是在背平起、仄起式两个句式。背错了,出律也就成为自然。
     
    其实那些句式根本就不用背。
    如果非要背,那只需要背一句就可以了。
    由于律诗讲究的就是平仄平衡、粘对合理、合韵生美,其他三句都可以由此衍生,另外的句式也由之而来。 
    以七绝为例。七绝的每一句去掉前两个字,即为起式平仄相对的五绝,在此不多赘述)。 
     
    1、大家可以只记住一个句式: 
     
    平起式 
     
    第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其他句式可以由此衍生出来。 
     
    第二句: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如何衍生出来的呢?每联上下句是平仄相互对应的,前四个字和第六个字的对应,大家可以一目了然,问题就出在第五、七字。 
     
    由于七绝大多数首句押韵(韵脚必须落在平音,也就是押平韵),偶句必须押韵,尾字必用平,这样就把第七个字改平。为了平衡,必须进行拗救,就把第五个字改成了仄音。
      
     
    第三句: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和第四句(第一句)平仄严格相对。 
     
    第四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和第一句句式完全相同,利于酬和过程中次韵(步韵)、用韵、依韵。我们通常进行的借句(接龙)形式就是同韵不同字的依韵和诗。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由此看来,只需要记住第一句句式就可以了。 
     
仄起式 
     
    仄起式的第一句,实际就是平起式的第二句: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二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式第一句)也是在前四个字和第六个字对应的情况下,在五,七上实施韵脚拗救。 
     
    第三句、第四句按平起式类推: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
    
     2、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是写律诗很形象的一个顺口溜。  
     
    律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节(即两个字)作为一个节奏单位的。  
     
    如果是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则最后一个字单独成为一个节奏单位,因而二、四、六分明是正确的(对于五绝来讲则不然)。 
     
    一、三、五不论,则必须满足一定条件,也就是不允许出现犯孤平和三平调。  
     
    犯孤平和三平调,都是写律诗的大忌;前者可以进行拗救,后者则无法拗救。  
     
    如果不想出现这两个错误,或者不懂得拗救,那只记得一点就可以了:   
    三、五分明。
    犯孤平和三平调,都是由于在第三、第五字拗过形成的。
    三平调不可拗救,惟有五分明。
    具体句式: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五字如果用平,则形成三平调出律。
    说一下犯孤平的拗救。
    具体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第三个字用仄,那第五个字必须用平进行拗救;
    如果不拗救,则犯孤平出律。
    拗救,是对基本格式三、五不分明、从而拗过之后的施救措施。
    开始大家可以严格按基本句式进行,有心得以后,再尝试拗救句式。
    如果不出现犯孤平和三平调,那一、三、五不论就是正确的了。
    如果非要严格一些,那只有一是不论的;但如果要追求工对(对仗非常完美的句子),则一也要论。
     
    另外,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第五字如果用仄,则第六字要改平(唯一的六不分明),以防止出现仄仄仄三仄尾拗句。
     
    3、首句不押韵句式,也就是第一句落在仄音,只需要把第一句的五、七两个音换下位置,拗救一下就可以了。这个也不用去背。

    律体和绝句要求押平韵,而且一韵到底。
    押仄韵(属于入律古风,也就是古体诗的一种,不属于格律诗)
    或者平仄互押,已构成出律,大家就不必再做这方面的诉求了。
    一般来说,大多数七绝首句押韵,五绝首句不押韵。
     
    借句和诗时,别人第四句落于平音(韵脚),那二、四必须押同一韵脚。
     
    也就是说,只要是平音,就必须押韵。
    只有第三句(尾字仄音)不需要押韵。
    
    即使填词,也是仄押仄、平押平,平仄互押实际属于出韵,自然也就出律了。
     
    如果不愿意用律,可以习作古风,只用韵即可(可以平仄互押)。
     
    如果落韵(即出韵),则不能归入古风,只能算是五、七言杂句(非诗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