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究竟谁是青蛙,坐井观天呢?

 江山携手 2016-05-17

究竟谁是青蛙,坐井观天呢?

一位老师教《坐井观天》。

教学过程中,老师问学生:如果青蛙跳出了井口,将会怎样?

这是个极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学生来了兴趣,张开了想象的翅膀。

有的说,青蛙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被海涛声吓坏了;

有的说,青蛙看到了田野里五颜六色的花儿,聆听鸟儿鸣叫,陶醉了;

有的说,青蛙坐上了飞机环球旅行,感叹世界之大……

可,有位学生说:“青蛙觉得还是井里好,又跳回了井里……”

没等这位学生说完,大家哄堂大笑,老师随口讽刺道:“我看你就是一只青蛙,坐井观天。”

就这样,老师把这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枪毙”了。

事后这位学生找老师说出了他的想法:青蛙跳出井口,来到小河边,想喝口水。突然,传来一声大吼“不能喝,水里有毒!”青蛙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只老青蛙在提醒它。它再仔细看河里,水上漂着不少死鱼。它刚要说声谢谢,只听到一声惨叫,一柄钢叉已刺穿了老青蛙的身子,老青蛙痛苦地挣扎,痉挛着。青蛙感到这外面的世界太可怕了,还是井里安全,于是,急忙又跳到了井里。

学生的思维过程很美丽,展现他思维的个性品质和创新精神!这位学生在课堂上说出了思维结果,还没有说出思维过程就被老师打断了。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建构了环境保护这个意义,可思维结果遮蔽了思维过程的美丽,老师没有追问“青蛙为什么又跳回井里”,没有给学生展示美丽的思维过程的机会。

究竟谁是青蛙,坐井观天呢?学生吗!

这位老师为此感到遗憾。想,河水里常漂有死鱼,市场上常有卖青蛙的,这些,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让青蛙跳回井里,有什么不好呢?我如果让他在课堂上把话说完,那么同学们不会再笑他,课堂也会多一点亮色。可我竟然说他是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我真应该淡化思维结果,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呀!通过追问引导他展示思维过程之美!

究竟谁是青蛙,坐井观天呢?教师我自己呀!

这位老师认识到的自己的错误,便给学生道歉:“对不起,老师是一只青蛙。”

究竟谁是青蛙,坐井观天呢?

开始老师认为学生坐井观天,而学生不是老师是;而后老师认为自己坐井观天而学生不是并真诚道歉。

这样,老师和学生都不是坐井观天!

我们都不能坐井观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