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TKI 耐药后到底该如何给予患者更恰当的治疗,目前仍是临床中存在争议的问题。 引导发言 张树才教授:EGFR-TKI 耐药后的治疗选择 耐药性产生以后,根据不同的机理,需要考虑耐药机制的问题。第一代EGFR- TKI的耐药机制分几个不同方向。一个是继发性耐药。另外一部分是旁路、下游通路激活。对于EGFR- TKI 的获得性耐药临床上更多考虑不同表现。针对三个进展类型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和原则。从临床表现看,缓慢进展是继续使用TKI非常重要的选项。缓慢进展以后如果患者能够继续获益应该继续使用,防止出现爆发性进展的后果。另外,在停用TKI之后,从肿瘤增生的表现上,由于肿瘤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对TKI 依然明显的出现再增生的情况,化疗和靶向联合应用,会抑制敏感细胞,从而产生耐药基因,这种情况下要更多考虑耐药应用。因此,在TKI 进展以后,要根据患者情况继续使用,不能轻易停用。总体而言,精确的分子病理诊断+合理的治疗策略是目前最重要的的治疗依据。 专家观点 周生余教授:目前一部分患者CA 升高,但肿瘤负荷并没有发生变化,临床表现也没有显著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关注肿瘤在后期的变化。另外,如果说在治疗过程中这种变化做相关进一步检查也没有确认得到新进展,应继续TKI的治疗,不加量。 姜涛教授:对于患者的治疗首先要尊重病人的人性,然后再遵从于专家所谓的共识。对于耐药患者,究竟使用化疗还是新一代的TKI 治疗,要根据患者的情况以及患者的治疗历史。 吴密璐教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因为旁路的激活引起耐药而去改变临床治疗整个TKI 的情况并不多见。现在根据旁路激活采用其他的靶向治疗,或者TKI 疗效不好,怀疑可能出现旁路激活时也会改变TKI 治疗。 议题总结 总体而言,耐药首先要分析它的原因,根据临床来判断它的原因,尽可能选择适合患者的个体化方案。(编辑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