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帛书《老子》通释之“世人皆知美”章

 願隨身 2016-05-25


帛书《老子》通释之“世人皆知美”章

 

                             “世人皆知美”章

 

世人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对于此章的解读,虽各路注家最终均殊途同归,但中间内容却多有差别。其中主要表现在对第一句的理解上,而实质上都忽略了老子在行文中的前后呼应和因果关系。

 

世人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此处从帛书甲本。世传本为“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对于此句,现代的主流译注大体上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皆美即丑,皆善即不善”,即如果大家都认为什么是美、什么是善,则这就成了丑、成了不善;一派认为“有美才有丑,有善才有不善”或者说“有丑才有美,有不善才有善”,即美和丑、善和不善是共同存在、相互转化的。我认为:第一种理解,多为有宗教背景或从宗教角度来理解的注者所采信,它绝对否定了大众的共同的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如果这种理解成立,那么这种价值判定,根据其本身的内在判断标准,也是应当被否定的;第二种理解,多为有哲学背景或从哲学角度来理解的注者所采信,肯定了事物矛盾对立双方的共同存在及相互转化,但是,这些注解都无法或者说均须费尽口舌才能牵强的得出最后“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的结论。
这里的“美”、“恶”,“善”、“不善”相对,显然是在描述矛盾对立双方的转化。但哲学家们似乎都沾沾自喜于发现了《老子》中所揭示的这一哲学规律,却忘了进一步思考一下:矛盾的对立双方是在什么条件下转化的?老子对于这一转化的普遍哲学现象的揭示是如何为了他本章中的论点“无为”服务的?通过帛书本中“为美,恶已”,我们才可以明白,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为”才是“美”转化为“恶”的条件。这里的“为”显然是和后文的“无为”相对应的,“无为”是因循根本的(无)规律的为,而“为”则是没有因循根本的规律的为,是人为,是妄为。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则可直接引申到后文的“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这一全章的结论。
对于“善”句,尽管老子没有说“为善”,但我认为此处当作同字异训(不是陈奕迅,嘿嘿)。前一个“善”,名词做动词用,从其字义来说,是指“好的,高效的行为”(沈善增先生考),做动词是指人为的,刻意的去做那些所谓的好的、高效的行为。后一个“善”,则取其形容词词性的本义。
同时,我又研究了一下世传本,发现实际上从世传本中我们反而可以更清晰、更明确地得出相同的结论,只不过需要对世传本重新断句,并且对“之”字有更贴近其字初始义的理解。“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此处“之”当理解为其本意“出,生出,滋长”。也就是说世传本可通译为:世人都知道美,但是当开始去“为”美的时候,恶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但是当开始去“为”善的时候,则是不善了。
此句可通译为:
世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而当人们刻意去“为”美的时候,恶就已经产生了;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善(好的、高效的行为),而当人们刻意的、怀着功利心目的性去做这些的时候,则善的行为也会变的不善了。

 

故: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从帛书甲本。
老子由第一段话通过“故”字引出第二段。第一部分即“故”之前,是通过对人世中美丑善恶的转化指出“为”的消极作用。进而将第一部分作为推论的小前提从人世推及万物,及“故”之后。他要强调的是通过“生、成、形、显、和、随”等“为”而“恒也”的、无可避免的、自然而然的产生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等这些矛盾对立的后果。这些后果是在“为”中共生共存的。反过来说,若无“生”则无“有无”,无“成”则无“难易”等等。进而顺理成章的得出本章的结论:“无为”。
此处须解释的一个是“相”的意义,而这也是长久被忽略的,此处宜按先秦义作“共”解;另一个则是“于”,相当于“於”,在于义。
此段可通译为:
因此:“有”和“无”是在“生”中同时出现的,“难”和“易”是在“成”中共同出现的,“长”和“短”是在“形”中共同出现的,“高”和“下”是在“显”中共同出现的,“音”和“声”是在“和”中共同出现的,“先”和“后”是在“随”中共同出现的,(这些矛盾是在其相对应的行为中共同出现的)这是一定的。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昔而弗始,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这一段是本文的立意所在,也是通过上述从世事到万物的论证所要推及到“君人南面之术”的结论,实际上也就是对侯王的要求。其中“言”作“政令”解即贴合语境、文意,也符合一般的常识逻辑。
“万物昔而弗始,为而弗恃,成功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实际上表达了老子在事物产生“始”、发展“为”、结束“成功”这整个阶段中所贯穿的“无为”的要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弗”字,它有“不”的意思,但它同时,尤其是在这里,有“不妄”、“不刻意”的意思。对于“成功而弗居”多被理解为“不居功”,我认为有失狭隘,这实际是讲当一件事情完成之后,不能“居”,不能停留在此,要根据客观实际的发展需要随时进行新的考量,实际上就是现在所说的“与时俱进”,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非恒,道也。”
此段可通译为:
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方式来行事,不以乱发政令的方式来教化,对于万物,已经过去的不再强令重新开始,正在运行的不强行恃持,已经完成的不刻意居留其间。只有不刻意的居留其间,其作用才不会消失。

 

此章可通译为:
世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而当人们刻意去“为”美的时候,恶就已经产生了;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善(好的、高效的行为),而当人们刻意的、怀着功利心目的性去做这些的时候,则善的行为也会变的不善了。
因此:“有”和“无”是在“生”中同时出现的,“难”和“易”是在“成”中共同出现的,“长”和“短”是在“形”中共同出现的,“高”和“下”是在“显”中共同出现的,“音”和“声”是在“和”中共同出现的,“先”和“后”是在“随”中共同出现的,(这些矛盾是在其相对应的行为中共同出现的)这是一定的。
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方式来行事,不以乱发政令的方式来教化,对于万物,已经过去的不再强令重新开始,正在运行的不强行恃持,已经完成的不刻意居留其间。只有不刻意的居留其间,其作用才不会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