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译注|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国学新知堂 2021-06-30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①;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②。故有无相生③,难易相成,长短相形④,高下之相倾⑤,音声相和⑥,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⑧,生而不有,为而不恃⑨,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经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注释】

①美之为美:即美之所以是美。这是说美的定义,或美的标准。比如,我们可以规定身高、体重在某一范围内,五官比例多少,只要符合这样的标准就可以认为是美的。现代选美比赛活动中,美就是在一定的标准或定义下的。

恶:经文中美与恶相对,所以恶应当理解为丑,而不是善恶之恶。

已:完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人都知道了美之为美的定义或标准,那么丑之为丑的定义或标准也同时完成了。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如果我们为美设立了某个标准,并宣称符合该标准就是美,那么也等于宣称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就是不美,就是丑。所以,这段经文讲得其实就是逻辑学里的肯定即否定这一关系。

对美作一种规定或制定一个标准,那么这个规定或标准的反面就是丑。再如,我们讲一个人的身高超过一米六五就是高个子,同时也是讲身高在一米六五以下的都是矮个子。我们知道,小康的标准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00美元以上,那么它的反面,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00美元以下就不是小康了。所以,当我们作一肯定论断,其实也等于在作一否定论断。

正即是反,反即是正。所以当我们为美作一定义,那么这个定义的反面就是丑。当我们为善作一定义,那么这个定义的反面就是恶。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上,它的反面就是下。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难,它的反面就是易。所以,经文讲知美而恶已,知善而不善已,又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不是因为美有丑与之对立,善有恶与之相成,等等。而是因为定义美,同时也定义了丑;定义善,同时也定义了恶;定义有,同时也定义无;定义难,同时也定义了易;长有了定义,短也得到了界定;高有了定义,下的定义也同时完成了。

所以,相成、相形、相倾、相和是肯定即否定这一逻辑关系的必然结果。因为有肯定即否定这一逻辑关系存在,所以自然界必然会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相对性”的现象,而不是反过来,通过这些现象来证明相对性的内容,因为这些现象本身就是相对性的体现。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观念都是相辅相成的,不是因为现象界即是如此,而是根源于肯定即否定这一逻辑关系。

②斯:这。高亨注:“斯,犹有也。” 帛书本与竹简本“恶”前无“斯”字。

③相:互相。

④形:王弼本作“较”,河上公本作“形”,帛书甲乙本均作“刑”。古代“形”与“刑”通用,是指在比较、对照中显现。

⑤倾:帛书甲乙本作盈,二字古通用。倾与形的相近,也在相互比较与对照中显现。

⑥音声:汉代郑玄为《礼记·乐记》作注时说,合奏出的乐音叫做“音”,单一发出的音响叫做“声”。任继愈《老子新译》:“简单的发音叫做'声’,声的组合,成为音乐节奏的,叫做'音’。”音声相和,是说不同的声音相附和。

⑦圣人居无为之事:圣人,这里指最理想的统治者。居,担当、担任。无为,是老子特有的概念。对于无为,我们不能根据其字面的含义将其理解为不为,或无所做为。也有作者将无为理解为因顺自然,不妄为,不做违反自然之事。但所有这些定义都不能反映老子的本意。老子在经文对无为作过多次解释,比如本章经文中,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就可以看作老子为无为概念所下的定义。

⑧作:兴起、发生、创造。辞:帛书甲乙本作“治”,治理、管理的意思。

⑨恃:帛书甲乙本作“侍”。高亨按:恃、侍均借为持。《说文》:“持,握也。“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那么丑是什么也得到界定。都知道什么是善,那么恶是什么也得以确立。(因为美和善的定义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它们的对立面,所以美和善观念的建立就促使了丑与恶观念的生成。所以,诸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概念,都是相互生成的。定义了有,无的含义也得到界定,定义了无,有的内容也得以确立。用老子的语言就是有生成了无,无生成了有。)所以,有和无相互生成,难和易互相成就,长和短相形而现,高和下相较而成,音和声互相附和,前和后相互跟随。所以,圣人以无为治政事,以不言施教化,万物自然兴起而不欲掌控宰制,生养万物却不以为私有,施为、贡献于万物却不恃劳谋私,功成业就却不居,反而功成身隐。正因为他功而不居,所以他的功劳就愈是不被老百姓忘记。

【译注体会】

研究老子的学者往往会用辩证法来证明老子思想的伟大,只因为老子在经文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之类的论述。可是我们要追问,如果没有西学东渐,如果我们从未接触过西方思想与学术,单凭研习国学典籍,我们是否可以建立类似辩证法的思想呢?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现代人之所以认为老子有辩证法思想,或者有辩证法思想的元素,是因为我们事先有了辩证法的观念,然后又发现古经文中有相似的论述。这是后觉的。这可以说明,老子与辩证法无关,所以辩证法也不能用来证明其思想的伟大。

抛开辩证法,老子在这段经文中已经揭示出了一个在概念与事物领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规律。比如,我们给美下了如下定义:身高在162cm以上,体重50-60kg之间,四肢匀称,五官端正的女孩子就是美女。我们应当注意到,这个定义同时也等于是宣称:身高在162cm以下,体重低于50kg或高于60kg,四肢不匀称,五官不端正的女孩就是丑女了。这样,一个肯定的判断同时也是一个否定的判断,逻辑学里称之为肯定即否定。

根据这样一个关系,只要我们去定义什么是善,同时也等于定义了什么是恶。只要我们定义什么是上,下的观念也随之产生了。所以,当我们大讲仁义道德时,同时也是将不仁不义不道不德的知识传授出来。当我们告诉大家什么是对时,也等于告诉大家什么是错。讲善即是讲恶,讲是也是讲非,有了善恶是非的知识,圣人制定的法则便不容易被遵循了。所以古今中外都有将知识看作导致社会法则混乱的重要原因的意见。基督教以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实为人类的原罪之一。老子在经文中也明确讲:”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又讲:”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老子所谓的”行不言之教“是指,圣人以身教人民以法则,但不教导人民以善恶是非的知识,使人民对于法则只知道遵循却不去问是非对错。我的行动已经告诉了你们应该怎样做,但不会对你们讲这是对的善的,所以必须要这样做的知识。所以,在老子的理想的社会里,没有是非善恶的知识,只有必须遵守的规矩和法则。圣人事奉父母必然是极尽孝道的,但从不告诉人民只有这样做才是孝的知识。百姓效法圣人的表率,但却无知于孝与不孝的知识。所以老子才讲:”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老子弃绝的是道德仁义、是非善恶的知识,而不是表率和行动。

肯定即否定在概念领域中很容易理解,但在事物领域中也一定有效吗?比如,一个社会组织里的成员被引导着去追求富有。由于社会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当一部分人由于占有较多社会资源而成为富有阶层时,那些不能占有社会资源或占有较少社会资源的人必然就成分贫穷的阶层了。这样富有的成长,必然促使了贫穷的产生。所以,富有与贫穷是相因的,富有者占有的愈多,贫穷者占有的就愈少。当贫富两阶层之间的矛盾不能调和时,社会组织便因为自身的矛盾而解体了。所以,老子讲:”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统治者夺得天下,因功居上,称孤道寡,成为贵族。他们高贵生成了百姓的卑贱,统治者高高在上,不劳而获,百姓还要勤奋生产,安于天命。如此天下便被割裂为不同的等级,公侯伯子男,皂隶僚仆台。总之就是高低、贵贱、上下之对立,社会组织便由此发生阶级对立和矛盾,当它们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社会组织便解体了。所以老子讲:”不尚贤,使民不争。“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肯定即否定的逻辑规律不仅在概念领域中成立,在事物中也是成立的,所以它是自然事物与观念中一个基本规律性法则。据此我们可以推论说,自然界中任何观念或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必然促使与之相对立的概念或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冬思火,夏思冰。生必然要转化死,光明过后必是黑暗,拥有总会失去,古代就有富不过三代的说法。在文化思想领域,有唯心与唯物之对立,有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之分别。一个学说的发展,常常会导致相对立的学说的发生发展。孔子倡儒学,兴礼乐。墨子兴墨家,非礼乐。孔墨两家旨趣对立,一代表贵族,一代表平民。远古时代人们发明车马代步,如今车子多了,又要提倡绿色出行。事物总是自我否定的发展,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不难发现这个规律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现在的问题是,肯定即否定的逻辑关系与圣人处无为之事之间究竟有什么必然关联呢?根据肯定即否定的逻辑关系,贫富、贵贱、高下是相互生成的。老子所讲的圣人并不是智者,而是指理想的统治者。统治者治理国家,无不以求富强为目标。但是谋富则贫生,谋强则弱生。在国与国之间便有了大国强国与弱国小国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大国要欺辱掠夺小国,小国要争做强国,如此便纷争不已,天下不能得太平。春秋战国时代的列国争雄时代就可以证明这个规律。

在一国之内,由于都要谋富贵,争上游,必然会导致贫富、贵贱的分化与对立,如此便有阶级矛盾和官民矛盾的发生,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历朝历代都免不了灭亡或被替代的命运。所以,统治者以权和利为争取目标,必然会导致社会组织中强弱、大小、贫富、贵贱、高下的分化与对立,最终的结果是社会不能长治久安。如果想对症下药,来治理社会顽疾,那只有一条,就是避免社会组织内的两极分化。

统治者不争利,不求富与强,天下便没有贫富、强弱、大小的分化与对立。统治者不争权,不争做君主帝王,天下便没有贵贱、高低、上下的分化与对立。统治者不去过不劳而获的奢侈生活,天下便不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强烈对照。所以,老子主张圣人治理天下,不争权利,不谋私欲,只求奉献,不要索取。生养万物,使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反不因为自己有功劳于万民,而争居高位,却总是甘居万民之下之后。功成名就之后,也不居极位,反而隐身埋名,与百姓同衣食。以至于百姓不知道有王的存在。所以,无为不要做抽象的理解,不要单纯从这两个字出发去理解。”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就是处无为之事的具体内容。

老子的基本的政治主张,与其逻辑基础,在这一章里做出了概括性的说明。老子开篇所讲到的定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是老子说理的一个重要基础。我们可以将它概括为逻辑学里的肯定即否定,也可以概括为凡概念与事物都是自我否定的发展,最终都会促使与之相对立的观念和事物的发生发展。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知凡有为的都会走向自我否定,自我解体。只有法无为才能长久,使天下得长治久安。

当然,在老子理想的社会图景中,没有物质文明,也没有精神文明,将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降到最低,以知足为满足。人民满足于简单朴素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没有提高改善物质生活质量的需求,没有丰富和发展文化生活的动机和动力。即使有先进的计数方法也毫无用处,有兵甲也无所陈列,反而使人民的生活退回至结绳词时代的原始朴素的状态中。百姓在经济上都是自给自足的,即使邻国相望,鸡犬声相闻,人民却至死都不相往来。

老子为我们描绘的理想的社会愿景,无疑具有反现实的特性。但是从其立论假设到所推论出各种结论之间却是一以贯之的。所以,他的学说在逻辑上成立。如果我们要讨论人类大同社会的特性,那么老子所给出的意见就不能忽视。通过阅读老子,我们可以总结以下观点:在社会组织中,如果不消灭权力、财富和文明这几种事物,人类社会就永远不可能进入大同。这个结论与常识和经验相反,但在逻辑上成立,如果我们认为肯定即否定的关系客观真实,这将是合理的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老子译注》 高亨

《老子》 李存山 注译

《老子思想初探》 李红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