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與無

 归山的武士2004 2016-06-04

道與無

  ───《周易》與《道德經》的要義辨析

  
《易經》作為上古文化的主要經典,對中華文化的發展產生過深遠的影響。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典籍—《易傳》(附《論語》)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典籍—《老子》(附《周髀算經》),都是解《易》的最好的注本。

  《老子》(又名《道德經》)是古代頗富有理性和科學思維的哲學家—老子(李耳,字聃)的主要著作,也是道家學派的奠基之作,其影響十分深遠。千百年來,《道德經》 的註疏本就有幾百部。如戰國時的韓非子的《解老》、《喻老》、篇;漢代以降,就有河上公的《老子章句》,嚴遵的《老子注》,王弼的《道德真經注》,陳景元的《道德真經 藏室纂微篇》、危大有的《道德真經集義》、王夫之的《老子衍》、楊樹達的《老子古義》、于省吾的《老子新證》等。其研究內容,自哲學到政治、軍事、歷史、天文、地理、 醫學、養生、以及財貿經濟、企業管理等各個領域。其研究隊伍,自中國文人、隱者,到歐亞美各國名士,其盛況可想而知。就是原來視為《老子》是一部“無為”、“消極”、 “落後”的理論體系論者,也不得不重新理解“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科學哲理,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一 、“道”與“無”簡析

“道”與“無”是古代哲學的重要概念,也是自然科學的重要命題。

1.“道”是什麼?“道”是本體,是規律,是自然。

   《周易》中,提出“道”,就有69處。其中作為“本體”者,當是“易有太極”、“ 形而上者謂之道”;而作為自然概念的應是“一陰一陽之謂道”,“天道、人道、地道” 和“生生之謂道”等。

   《道德經》中,提出“道”,也有73次。其中“常道”、“大道”、“無極”、“道 法自然”應是永恒的“道”,是本體;而自然哲學概念的“道,應是“非常道”、“天乃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等。

   “道”的意義頗受非議的,應是《周易》中的“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神道設教”和《道德經》中的“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其實“神道”,只是言“神妙的自然規律”,而“無為”只是言“無私,無執,盡隨於萬物之規矩”而已。是故陰陽之道是自然和諧的。

2.“無”表示什麼?“無”表示不存在,與之相對的是“有”,表示存在。就因為有這麼一對相配,形成了“對立”“對待”的一個哲學概念。從而在認識物質世界時,就派生出一對“矛盾”因子,即“精神”與“物質”的對立觀。正因為此,也就產生了一場“唯心論”與“唯物論”的論爭。我們冷靜地思考,古代經典中,特別是《周易》與《道德經》中所提出的“無”,是怎麼一回事呢?

    在《周易》裏,“無”的出現有288處,其中有“厲無咎”、“見群龍無首”、“遁世無悶”、“上下無常”、“進退無恒”、“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德合無疆”、“不習無不利”、“無成有終”、“無譽”、“為其嫌于無陽”、“即鹿無虞”、“無攸利”、“無眚”、“大無功”、“無所終”、“無平不陂”、“無往不復”、“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無悔”、“無交害”、“易而無備”、“思無窮”、“無敢折獄”、“終無尤”、“出入無疾”、“無祗悔”、“無妄之災”、“無所容”、“無禽”、“終無功”、“無所疑”、“無攸遂”、“無初有終”、“無所往”、“得臣無家”、“其益無方”、“元吉無咎”、“臀無膚”、“無號之凶”、“包無魚”、“澤無水”、“無喪無得”、“無與”、“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闃其無人”、“神無方而易無體”、“其無所失”、“無有遠近幽深”、“易,無思也,無為也 ”、“無以見易”、“喪期無數”、“以小善為無益”、“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無交而求”、“無有師保”、“無色”、“無故”等。

  
《老子》裏出現“無”,有99處,其中有:“無名,天地之始”、“常無欲以觀其妙”、“有無相生”、“無為”、“常使民無知無欲”、“無不治”、“以其無私”、“無尤”、“能無離乎”、“能無疵乎”、“能無知乎”、“當其無”、“無之以為用”、“及吾無身”、“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盜賊無有”、“絕學無憂”、“若無所歸”、“若無止”、“自伐者無功”、“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閉無關楗”、“善結無繩約”、“無棄”、“歸於無極”、“大制無割”、“淡乎其無味”、“無不為”、“無名之樸”、“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天無以清”、“地無以寧”、“神無以靈”、“谷無以盈”、“萬物無以生”、“侯王無以貴高”、“至數譽無譽”、“有生於無”、“大方無隅”、“大象無形”、“無有入無間”、“天下無道”、“取天下常以無事”、“聖人無常心”、“虎無所措其爪”、“以其無死地”、“無遺身殃”、“無正”、“重積德則無不克”、“終無難”、“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夫惟無知”、“無狎” 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無以生為者”、“以其無以易之”、“天道無親”等。

    從以上的例子中最引起學者注意的,則是:“神無方而易無體”和“有生於無”。其實“陰陽不測之謂神”(陽神、陰 ),何方之有。“易有太極”者,“易”為宇宙本體 ,宏觀世界的“易”,則“無體”;微觀世界的“易”,則“有體”,是故太極“有體”。

關於“有生於無”的問題。哲學家則為之爭論不休,甚至,有認為這是荒謬的邏輯。事實上,老子的自然觀則表明他的科學性,妙在其中。如第六章所言:“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谷神者生養之神;不死者不生不 滅,故曰:“谷神不死”。谷與神同一,謂之玄。玄者深幽色暗;牝者,具生殖之能之母性;使真神妙有,故曰:“玄牝。”門者物所出入,生化之門,一開一闔,萬物由此起,天地從此出,故曰:“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太虛一氣,運變不窮,生化萬物,永存 不竭,故曰:“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此無者,無無也,未知也。應該說這才是“有無相生 ”的科學真義所在。


二、《老子》第一章簡論


原 文                         通 解

道可道,非常道;           “道”說得出來的,就不是永恒的“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可命名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            “無名”是天地的原始;
有名,萬物之母。            “有名”是萬物的根本。 
故                    所以
常無,欲以觀其妙;            經常從無形象處去認識“道”(無名)的
微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經常從有形象處來認識萬物(有名)的歸
宿。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這兩者(有形和無形)是同一個來源而有
不同的名稱。
同謂之玄,                它們都可以說是深遠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極遠極深,它是一切微妙的總門。

  
這是作為《老子》的始章,它一口氣提出了諸多的哲學概念,如:“道”、“名”、“無”、“有”、“同”、“玄”等以構成老子的哲學思想核心。因此,它也成為《老子》巨著的總綱。

    在這些概念中,由於研究老子學者的研究角度不同,也提出許多不同看法和見解,可謂見仁見智。也由於近代學者多偏於對老子的思想的研究,而對其科學意義分析甚少,為了體現老子科學思想的真正價值,所以我有必要用《周易》的“光—氣說”對該章進行初步探究。

    道是實體,表示自然的存在,所以稱為“樸”。“樸”者光氣也。人們認識它也好,不認識它也好,它們仍然是自然存在的物質,故“道之為物”。如果人們知道了它,發現了它的存在規律,我們就可以稱之為道,“可道”也。由於各種物質的存在形式,數量,質量,以及物理,化學的演化不同等,以構成各自特點的規律,因此其道無常,“非常道”。

    名標概念。大自然是物質,但是,當它還未以什麼形式出現的時候,是無法定名的,那只好稱之曰“大”。若使它以一定形式表示存在的話,那就可以稱名,謂之“可名”。如天地未判,“道隱無名”。但是,《老子》還是強稱謂“一”,或稱之謂“恍惚”(第二十一章),《易》謂之“太極”,由於物(器)都在一定條件下不斷地變化,故其名無常,謂之“非常名”。

    天地之始,陰陽混同,其道未“反”,故“無名”。天地判,陰陽分,天地交感,萬物生焉,故“有名”。“始”者,其在某種意義上應認為是時間,如《墨經?經上》:始,當時也。

    當時者,剎那也,時間(t=0)為零,始點也。“母”者某種意義上應認為處所。家與母
意同,《經說上》:宇,東西家南北。

    家為處居,母者成德於家內,故《易?晉》曰:受茲介福于其王母。此“母”者空間也。於是,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始與母為時空。當時空未知時,則“無名”,當時空可知時,則“有名”

   《易》曰:“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本喻空間,時為時間,知其有者,應從空間著手;知其變者要從時間上用功。因此,我們應當多從無形象中認識其妙,觀察其變化規律,求以知,故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妙者神也,光也,時間也,故《易》曰:“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認識時間是此,認識空間亦是此。空間容易理解,只要我們觀察有名之物之歸宿,從中找出它的規律,以求知之。故曰:“常有,欲以觀其徼。”徼者歸宿也(張湛語)。顯然,徼,不但是表示空間,而且也表示時間,是“有”的時空統一的表現形式義。於是,“有”的時間,還應認為是從(陰)鬼中得知。

    這種說法從陰陽角度來說時空,應認為時間為神,空間為鬼,是合符道理的。所以“此兩
者同出而異名”。 

    “玄”者為天,為天球也。

    “玄之又玄”者為天外有天也。

    這便謂之“眾妙之門”。其實,從“老子”立論來看,玄者,可謂之天,為神妙之門。亦
可為雌,為“玄牝”,稱謂“谷神”。如: 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

    於是,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玄”為天,是有限的宇宙(天球),“玄之又玄”者是指無
限的宇宙,為宏觀世界,為無。而“玄牝”亦可認為是微宇宙,為微觀世界。微之無限亦無也。因此,又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第四十章)

    有者有限,看得見,物器也。無者無限,看不見,虛妙也。依此,我們就不難理解“老子
”虛無思想的真意,和“道法自然”的哲學精髓。

   《老子》與《易傳》主論的思想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一個取名於“道”,強調了氣;一個取名於“易”,強調了光。事實上,《老子》的“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與《易傳》的“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皆是以光、氣為基礎的哲學論說。

    道既然是物質,是光,是氣。所以《老子》則言之曰:“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第二十一章)”。對此,根據《老子》的哲學思想,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物象至大至廣,物精至微,至虛,至實,在變化萬千的物質世界裏,只有從它的“名”中去瞭解,去認識它的開始及其情狀,才能知道大德的內容,才能找到其中的統一之處,這就是“道”。故曰:“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既是物,其“名”不廢,其數可紀。於是,我們可以先從“有”中得其數,再追其始,以知其“ 無”,那麼大道則可紀也。如: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第十四章)

    《老子》沒有講什麼具體的物數,只強調了“一”。如: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第三十九章)

這個“一”應該是“有”,猶如《易傳》中的“太極”。有了“一”,其中的“氣”,則可輕清為天,濁重為地;其中的“光”,則神明顯靈,歸谷盈反;侯王能得其有,則可為天下正。故《易傳》曰:“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老子》還認為,只要知道了“一”,則可知道萬物之情狀,“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並從中得出這樣的一種結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四十二章)

    這裏所出現的是《老子》的第二大數,也是最不好理解的一章。

    其實,《老子》在道為物的基礎上,就已經把光與氣的關係作了明確闡述。他認為萬物皆“負陰而抱陽”,唯“沖氣”才能和成。於是他把生萬物歸於光的作用,故曰“用其光”。唯此,萬物才能從隱到顯,從無到有,而“復歸其明”(第五十二章)。另則,他把萬物之化(或言氣之化)亦歸於光的作用。因此他把極微之物(稱之夷、希、微)的運化謂之“皦昧”(不顯光明,陰黯之意)。並且,把運化的結果稱謂“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第十四章)。

    “無物”者非無,乃無終、無始、無極、無顯之物也。演化無窮,則為“無極”,故曰:復歸於無極”(第二十八章)。“無極”者“老子”為之“道”,《易傳》稱為“易”。是
故言“沖氣”者光,言化成者為光氣之和。由此可見,《易傳》言“一陰一陽之謂道”者 ,其道為物,其道無極;《老子》言“道”者,道中有光,光有陰陽;道中有氣,氣有陰陽;故曰“大”(第二十五章)。大則有垠,大則無境。有垠者一也;一分為兩,合二而 一,一者周環,三也;周環無端,三生萬物;“生”者,《易傳》謂之“太極生兩儀”,“生生之謂易”也。《老子》謂之“三生”,“三”同“參”。於是道之為物,參生萬物是符合科學道理的。若使我們把該原理加以延伸,可作如下闡述。

    (一)《老子》的宇宙理論可以說已具有渾天說的思想。

    他所說的“一”,可稱謂大宇宙,(現在可稱為“天球”),他認為大宇宙包含有天地萬物,成萬物者又是光和氣。 因此,光氣混一,正成為時空統一的物質基礎。於是,天是一個宇宙,地亦是一個宇宙,可以稱為中宇宙;人也是一個宇宙,稱為小宇宙。它們既相互重疊變化,又自成體系。這 種理論《易傳》稱謂“三材之道”,《老子》謂之“一生二,二生三”。引而伸之,“一 ”生於“道”,故其道無垠;“三生萬物”可見於細胞、分子等宇宙(或稱微宇宙),故“生”則有垠。“生生”者無堐,所以稱“大”,也稱“夷希微”。

    (二)《老子》的象數觀念。 

    “道”者,其象為無限 ∞,無也;其數為 x。“一”者,其象有極(O),有限也; 其 數為一。“二”者,其象為      也,(天地也)其數為二。“三”者,其象為也 ,(天地人也),其數為三;“三生萬物”者,“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易?乾卦 ?彖 傳》)。而正萬物之數為“萬有一千五百二十”也(《周易?系辭傳》)。依此,後來的揚雄,則演《太玄經》之“方、州、部、家”於“三”,謂之玄數。司馬遷紀鍾律於《史記》,邵康節推元會運世於《皇極經世》等皆合其理也。

     由此可見,《老子》道論中的:“道生一”,“有生於無”,“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等,皆蘊含深刻的科學道理。因此說進一步研究《老子》的“道論”,是探索邊緣科學的重要課題之一。

 

: 福州琅岐九龍山周易城規劃圖           《易學研究叢書》主編 江國樑
(
參考易學應用工程)                  二 O O 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