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能读懂孩子的画吗?|美术启蒙的五大误区

 昵称34058245 2016-06-07



文章转自妈妈笈(ID: manergy)


早期教育之父福禄贝尔曾经说过:游戏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动手制作和绘画等“造型游戏”是孩子最好的游戏。


作为一个没报班自己在家开设美术早教课的俩娃妈,为了不让我的课弄巧成拙,特意狂补了一些艺术早教理论,最为推荐的是鸟居昭美先生的《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鸟居昭美是日本现代儿童早期绘画行为研究第一人,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画家,他的书字数不多,道理却讲得深入浅出,说到的正是我们大部分父母都可能犯下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你也犯过:


误区一:教孩子画形象

最具代表性的拔苗助长行为有教孩子画形象,指导孩子用色,让孩子涂满颜色。这种经历恐怕大部分的妈妈们都有,在宝宝刚刚开始画画时,我们就给他们画太阳,画花草树木,画小猫小狗,孩子在旁边央求“再画一个嘛!”,妈妈愈发有成就感了,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擅长画画的妈妈们,兴高采烈的大显身手。这些教画画的妈妈们自以为画的是很有儿童色彩的画,但事实是,这些只是成人认为的儿童画,真正的儿童画根本就不是这样的!而且她们很快就会发现,孩子变得不会画画了!准确的说是,孩子除了模仿没办法画出有创造力的画来。


绘画不是要记住形象,而是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用来表现想法的形象不是别人教会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教了他们画画,就是过早地给孩子戴上了有色眼镜,孩子因此变得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即使模仿的像,也不过是技术熟练而已,并不是孩子生命本体的真实感受。



上图是成人为孩子画的画,却不是孩子自己的画,应该摈弃


鸟居昭美认为,绘画需要以下五种基本能力:动手能力、眼睛的协调能力、语言能力、情感和热情、社会能力。通过绘画,这五种能力也能够得以进一步地发展。但是,教孩子画形象,会逐渐阻碍这些能力的发展。


不同年龄的孩子画画有自己的规律。一岁半前的绘画是通过手的往返运动涂鸦;一岁半以后,从大的连续圆圈到小的;两岁半前,圆圈开始封口;两岁半后,开始对画加以解释说明;三岁左右,开始有目的地动手画画;四岁前后,孩子凭印象画画,这时期的画看起来就像商品目录一样杂乱无章;五岁前后,开始画出有序排列的事物形象;六岁开始使用利用基底线建立事物秩序的方式,开始能够做图案游戏,把事物做抽象化表达;直到九岁开始追求画出眼睛看到的真实景象。幼龄孩子不是按照自己看到的,而是按照自己认识到的,只画自己感兴趣和关心的事物,称之为“感觉的写实主义”。


对家长而言,最重要的是为孩子创造绘画活动的环境与氛围,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里,孩子的心情安定下来,他们绘画的热情才会被激发。



误区二:孩子画画时指指点点

鸟居昭美认为,孩子的画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更准确的说,孩子的画是“听”了之后才能明白的东西。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画只有被“听”,绘画的行为才有意义。被“听”,被理解了,就有了表达的乐趣。因此,作为妈妈,最重要的态度就是去“听”,去了解,去感受。


“听画”的方式方法也根据年龄有所不同。如果是二至三岁的孩子,就问他“这是什么”,要听他给他所画的东西赋予的意思。到了四岁以后,就要问“他们在做什么”,要听听他的画里故事的内容。


但是家长们又会犯另一个错误:一说“画是用来听的”,便过于热心,喋喋不休地询问孩子,“这是什么?”,“他们在做什么?”,“这个小人怎么没有耳朵呢?”“嘴巴怎么这么大?”“头发是什么颜色的?”


大人自以为是在教孩子注意观察,但是这种指指点点或直接插手更是对孩子的妨碍。孩子专心画画的时候,最好不要发问。而当孩子画完了拿给你看时,或者画得有些厌烦,暂时告一段落时,再去问问他也就足够了。




举个例子,上图是我家小朋友四岁左右的画,似乎是杂乱无章没有意义的图形符号。我问孩子画的是什么?他津津有味地和我描述起来,这是一个汽车加工厂,右边的三个是车轮,圆圈里面的竖线都是车轴,左边的“L”型是车座椅,共有七个座椅,中间的方块是车门,方块里的横道是车把手。仔细的看,左下方还有一个车牌,依稀可以辨认出“京Q”的字眼。孩子的画在他的描述中变得生动起来,可以看出来他对车的观察是细致入微的,他有意地把自己的观察转化为作品。




误区三:指导孩子用色

在这个商业社会,妈妈们被各种达人、商家牵引着,很容易把母爱转变为非凡的购买力,比如孩子还没开始画画,就被安利了各种品牌的彩笔,买了一大盒又一大盒,五颜六色。


鸟居昭美却认为,彩色笔根本不需要,用彩色有百害而无一利!真正的用色指导是从无色开始。


孩子画画是表达内心想法的手段,颜色的介入会干扰孩子自由的发挥。研究发现,二至三岁孩子的涂鸦是被给予解释说明的画,颜色会成为解释说明时对孩子的干扰,而四至五岁的孩子更重视事物本身的特征。对于这些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绘画时使用单一的颜色更容易一些。等孩子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在他们的画中,给世界建立秩序的基底线(例如代表地面的线条)开始登场了,这时候孩子对选色开始有主见。


因此,鸟居昭美建议,孩子六岁前,尽量只用黑色给孩子画画同时应该给孩子准备几支粗细不同的黑笔来画,如马克笔,签字笔,圆珠笔,铅笔,蜡笔等,纸张也应该用不同大小的,让孩子自由选择。另外,不要指责孩子喜欢什么所谓男性的颜色、女性的颜色。男孩子喜欢红色或粉色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误区四:害怕画画会弄脏衣服和地板

所谓的造型艺术,就是创造有美感形象的艺术,要通过创造的形象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创造一种新形象,就是改变已有的形象,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破坏已有的形象,弄脏已有的形象。


艺术的真正本质,就是以毁坏、弄脏已有形象为基础的。


绘画也是一种造型艺术。这种“破坏”、“弄脏”的行为,在幼儿的生活中,是家常便饭。他们的游戏也是以此为中心的。比如,玩沙子和泥巴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绘画,就是用蜡笔或马克笔把白色的画纸弄脏。从这个意义上讲,绘画和泥巴游戏是一样的。在养育孩子期间,都需要宽容地想: “脏点儿,没什么的” 。



泥土、沙子、和画笔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误区五:过早送孩子进绘画班

鸟居昭美认为,让孩子上绘画班就像是用金钱去购买才能,对于幼儿绘画启蒙,最有能力和最应该负责任的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角——父母。艺术的感受力不是能够用金钱买到的东西。当然也就不是父母拿出培养孩子的架势,孩子就能亲身掌握的东西。让孩子去绘画班就等于是把父母应挑的责任重担放在了别人的肩膀上。


如果一定想要让孩子去绘画班,爸妈要怎么做呢?


  1. 选择能够培养孩子自由的想象力的绘画班,或者选择能够保证让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绘画游戏的绘画班。如果有个绘画班指导孩子的绘画方法,告诉孩子“这个地方要这样画”,奉行“成绩主义”的话,最好还是不要让孩子去了。如果有个绘画班重视孩子的自然发展规律,为孩子提供伙伴、用具和材料,并且对以孩子为主体的绘画活动只是在旁边欣喜的关注的话,就是一个理想的绘画班。

  2. 九岁开始去绘画班是有一定价值的。九岁开始,孩子终于开始采用和成人相同的观察方式,画画也开始向写实的手法转变,这时才是教孩子系统学画画的合适时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