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岁以前,不要给孩子报绘画班,除非……

 DICT观察者 2019-11-26

——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

这段话是拥有50年幼教经验的日本教育专家鸟居昭美写的。他的绘画教育理论,是儿童教育理论与美术教育的结合,并且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对于鸟居昭美的理论,我是信服的。年纪大了有一个好处是,能分辨得出哪些是在激情之下的夸夸其谈,哪些是在经验之下千锤百炼的总结。

文内配图均源自胡安·米罗(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像孩子一样绘画的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周一

观点 💡

全文共4153字,阅读时间13分钟

🌿🎨🌏

我和儿子都报了绘画班,孩子上课的时候我也会坐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画得乱七八遭,非常随意,十分钟之内画出的东西,老师在那里表扬半天,还声称孩子的作品有大师风范;我辛辛苦苦画了一两个小时,老师说比例不对,说我不会观察,要用二十节课来解决观看的问题。

面对如此的“不公平”,我就时常在想,成人的绘画与儿童的绘画到底有什么区别?

01

成人画画与儿童画画到底有什么区别?

法国的研究者留凯对于儿童绘画的特征是这样说的,九岁以后的孩子,按照亲眼所见,能够画出倾向于“视觉写实主义”的绘画作品。而幼儿期的孩子,则是按照自己的感觉和认识画出“感觉写实主义”绘画作品。

什么是感觉写实主义呢,那就是孩子可以不受物体表象的干扰,能把东西的内在需要表现出来。他们不需要照着实物去绘画,他们要做的就是将他们心里的想法画出来。孩子这样画出来的画会非常传神。

孩子的这种表达内心世界,又不被外界表象束缚、纯粹又直接的画,都是艺术家们毕生所追求的东西。不能免俗地引用一下毕加索的话,有一次,毕加索在参观完儿童画展后说:“我在他们这个年纪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但我却花了终生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画得像这些孩子一样。

02

孩子的画是为了表达

孩子的画是用来听的

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是用哭来表达的,当孩子还不会文字表达想法的时候,他们会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意思的是,孩子用哭来表达的时候,家长们不会说哭得不好。但是孩子们用绘画来表达的时候,家长会说画的不好。

既然画是用来表达的,所以,孩子画的就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听的。孩子画好画之后,让孩子介绍给你听。但是,在孩子画画的过程中,可千万不要打扰孩子。

03

一定不要给孩子报这样的班

既然孩子的画是为了表达,那么每个孩子表达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的。即使孩子们在画同样一件东西的时候,也会非常不一样。如果一样了,那就是你给孩子报错班了。那些相似的作品是被所谓的美术老师“修整”出来的结果,看着漂亮,但是却非常媚俗,毫无生气。

孩子们画出来的东西怎么能一样了呢?就拿捏饺子、做饼干这种有标准结果的“手工活动”来说,孩子们还能创作出无数新鲜花样来。绘画这种如此自由的表达方式,孩子们却画出了一样的图案,这不是扯吗?

孩子们为什么一定要画出同样的作品,为什么一定要照着别人的东西画呢?画得很像某位大师的作品意义又在何处呢?

最近有一部纪录片让我感触很深,这部纪录片就是《中国梵高》。中国梵高是谁呢?是一位临摹出了超过10万幅梵高油画作品的画师赵小勇。他画梵高的作品画了20年,如今画梵高从来不用草图,可以直接在画布上落笔。

可是,等他去了荷兰的梵高博物馆,看着自己临摹了无数遍的油画真迹。他感到呼吸快要停止了,忍不住落泪。“不一样,还是不一样……”他自言自语。临摹的作品,缺少了画家的灵魂。这次经历让赵小勇有了转折,他痛苦了几天之后,决定开始转型做原创油画,用油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自己的故事。

对于赵小勇来说,因为他是要靠画画来生活的,所以才会模仿梵高,但即使模仿了10万幅,画出来的依然是没有灵魂的作品。

孩子的心灵是那么美丽、那么无拘无束,为什么要按照别人的意图,画出别人的画呢?放过孩子,让孩子画自己的画吧。

04

不要给孩子报班

但是父母一定要规避的错误

我们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都是绘画上的天才,为什么孩子长大之后反而不会画画了呢?鸟居昭美指出了父母必须警惕的,会扼杀孩子创造力的几种行为。

1. 不要教孩子画画。这里的孩子指的是9岁以前的孩子。

鸟居昭美是这样说的:“无论是谁,都拥有与生俱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非常自然地培养、获得的能力。一岁的时候获得一岁的能力,两岁的时候获得两岁的能力,不同年龄的孩子具备相应的能力时,绘画能力就自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时候对成人来说,是欣喜地守护孩子的这种能力,为孩子创造绘画活动的环境与氛围。孩子的绘画作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等孩子过了九岁,系统性地教授绘画技巧才开始变得有意义。在这之前教孩子画画,是拔苗助长,反而会毁掉孩子的天资。”

孩子画画,自由、果断、行云流水。我画画线条断断续续,下笔畏畏缩缩。反正我是不好意思教孩子画画。但是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件事,伤害了孩子。

2. 一定不要教孩子画形象以及画形象给孩子看。

做的那件伤害孩子的事情,就是给孩子画了形象。有一次,孩子坐在车上看到云朵、大桥很漂亮,就让我帮他拍下来,并且安排我回家给他画。我想,画就画吧,那个时候我正处于新手的兴奋期,看到什么就想画什么。回到家之后,我就对着照片画开了。结果这一画就画出麻烦了。孩子从此以后,再也不主动画画了,而且他还几次三番地模仿着我画的那幅很烂的画。

鸟居昭美就像个预言家一样:“当孩子央求父母给他画画,父母一旦答应孩子,给孩子画了形象,孩子就变得不会自己画画了。也有可能就是孩子只会画妈妈给他画过的形象。

好在孩子还小,可塑性还挺强,补救措施还是有一些的。

3. 不要给孩子玩填色画。

我看到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外出的时候消磨时间,会给孩子带上填色画,也有的家长是为了锻炼孩子的小手肌肉,或者是让孩子对颜色有一定的认识,也会让孩子去玩填色画。其实填色画的图案,多是一些简笔画,孩子如果长时间地为简笔画填色会怎样呢?

鸟居昭美有一个提醒:“过早让孩子画填色画,就如同教孩子画形象一样,会使孩子画不出来自己的画来,也会影响孩子运用色彩的能力。”

如果一定要认识颜色,请让孩子多看看大自然中的颜色。大自然中的绿不是简单的绿。我们总认为教给孩子简单的,高度概括的东西就可以,比如把猫叫喵,把狗叫汪,其实狗和猫的叫声,要比喵和汪复杂得多。

请不要给孩子高度概括的信息,请让孩子接触复杂多样的世界。孩子大脑接受信息的能力比我们想象中的强很多。把高度概括的信息交给孩子,和给孩子提前修减神经元没什么区别。

如果家长明白了孩子的画是用来听的道理之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要给孩子玩填色画。填色画并不是孩子的作品,只不过是给大人的画上涂上颜色而已。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干涉孩子画画。鸟居昭美这样说:“画画是孩子与生俱来的重要的认识世界和表达自我的能力与手段,孩子画画,大人是无法教的,我们能做的只是不阻碍孩子的画画表达。”

05

家长应该怎样做?

孩子的绘画作品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培养出来的!

上面说了家长要避免去做的事情。难道我们作为家长,在培养孩子画画方面就是如此无能吗?当然不是。孩子是什么,孩子是一颗种子。孩子的智慧不是我们能教出来的,但是种子需要土壤。我们要做的,就是提供给孩子适合的土壤,让他们可以自在成长。

孩子绘画的土壤是什么?鸟居昭美提出了这样几点:

1. 让孩子有游戏的伙伴,不要让孩子一个人画画

无论你家长是多么有趣,只要一遇到别的小朋友,孩子便不会再与你玩耍。为了提高孩子的绘画能力,家长只需提供一个环境,让孩子们可以一起画画。孩子喜欢学孩子,他们的创造力会彼此激发。

让孩子们一起画画,这个方法我试过好多次,确定真实有效。有个小姑娘来我家玩,我和孩子妈聊天,给小朋友准备了纸和笔。之前这两个孩子一个是不愿意主动画画,一个是声称自己只会照着画画。结果这次两个小伙伴的创造热情是挡也挡不住。如果孩子没有画画的兴致,而且你又是非常想让孩子画画,别逼孩子,只需要给孩子找个伙伴,他们就会画得很开心。

2. 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

心里面没有竹子,怎么能画出竹子呢?我们古老的成语让我们要“胸有成竹”,可是如今人们送孩子上绘画班却是出于这样的想法,认为孩子们只是不知道画画的技巧,人们认为只要孩子们掌握了绘画的技巧,就能画出画了。

这种想法仔细一想就能知道其中的谬误。我们大人都会写字,会表达,但是有时候想写个文章,做个工作总结,就算是头皮挠破也不知道怎么写才好。有这样一个故事,秀才的老婆见秀才抓耳挠腮,写不出文章,疑惑地问:“相公,你写文章怎么比我生孩子还难呢?”秀才答:“夫人,你那是肚子里有货,我肚子里没货!”

怎样让孩子肚子里有货,胸中有成竹呢?给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呀。这样孩子们才会有热情将自己经历过的事画出来。孩子们丰富的生活中,还包括听故事。故事的想象力与孩子的小脑袋瓜是匹配的。故事是会在孩子的脑袋中留下痕迹的。一有痕迹,孩子就会思考,一思考就想表达,一表达孩子就很可能要画画了,毕竟画画是孩子很拿手的表达方式。

3. 语言引导。

如果孩子们想画了,可是依然无法下笔,怎么办呢?可以语言引导。

鸟居昭美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孩子有了体验,内心涌动,却无法下笔,对于4-6岁的孩子,有一个办法就是语言引导。语言引导可以将不在眼前的事物描述得就像正在发生一样。

对于四到六岁的孩子,要用语言引发他们在记忆中的印象,唤起他们对绘画的热情。‘昨天我们在院子里点篝火了对吗?而且,还烤红薯了吧?红薯特别好吃吧?那些红薯是我们一起挖的。我们把红薯吃了,没有了,怎么办呢?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把我们画的挖红薯的画,拿回家给妈妈看看吧!画烤红薯、吃红薯的情景也可以呀。’这样一说,孩子们的脑海里立刻充满了热乎乎、好吃的红薯的印象,以及刨土时红薯一冒头儿时的喜悦之情。”

当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还可以帮他们设定一个主题。有一次,我给孩子们设定了这样一个主题:画一株沙漠里的植物,并且要让这株植物可以在沙漠里生存下来。我的本意是想让孩子们画出长长的根,或者宽宽的根,可孩子们的想法比我要丰富得多。他们画出了从地下吸水的车子,画出了洒水的车子,画出了非常生动的浇水小人,还搭建了沙漠的场景。

4.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让孩子接触大自然。

李子勋老师有一句话特别好:“大自然蕴含的信息是丰富多彩的,是专门为所有生命系统准备好的。人类不管怎么做,都不如带孩子回到大自然的怀抱。”

最后吐槽一下鸟居昭美的那两本书的书名《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培养孩子一定得从画画开始吗?其实不然。鸟居昭美在书中表达过这样的意思,那就是没有必要一定要让孩子去学画画。如果孩子有其他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就用其他方式表达好了。比如我的绘画老师,他家小儿子就没有专门去学绘画,他孩子的爱好是折纸,不用教程,自己琢磨着折,折出来的小动物,还有机关枪真是漂亮极了。

上面好多个点,如果凝练成一句话,那就是不要教孩子画画,不要给孩子画画。

小小通识代言人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