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省交通规划图2015

 迁宿者 2016-06-20
 
郑贵高铁之所以改原有规划变走贵阳-瓮安-余庆-石阡-江口-铜仁-凤凰-吉首-张家界-宜昌-襄阳-郑州,其要义在于省里从巩固贵阳西南高铁枢纽地位、促进黔东铜仁均衡发展、实现全省各州市主要城市均融入全国高铁网的战略高度来谋划:
    1、本线路从全国高铁网络格局和相邻省份经济效益来看,郑贵高铁和郑渝高铁实际上是除京广+沪昆高铁之外连接东盟泛亚铁路网进京的另外两条京昆直达高铁大通道。目前贵阳在西南高铁网布局上已经赢得先机,贵阳北站西南高铁枢纽地位已经确立,但仍缺直连首都的进京直达大通道。一旦重庆郑渝+渝昆高铁立项修通,重庆对贵阳西南高铁枢纽的弱化不可小视,所以省里肯定高度重视郑贵高铁,争取尽早规划立项建设是不容置疑的,不同只是黔东北区域内的具体走向问题。郑贵高铁不走德江接重庆黔江在湖北巴东接郑渝高铁,既可以避开与郑渝高铁有重复建设和弱化重庆之嫌,走铜仁接张家界宜昌襄阳又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湖南湖北除省会武汉长沙高铁枢纽之外其他西部中心城市的发展,这一规划必将得到湖南湖北两省的大力支持配合,这比联合重庆市湖北省争取立项容易和有利得多。特别是在湖北境内将串起襄阳宜昌两个鄂西最重要的中心城市,湖北省早就在规划襄宜城际铁路,郑贵高铁这一线路走向正好与湖北省将襄阳建设成鄂西高铁枢纽的规划形成合力,今后襄阳将与武汉一样形成高铁枢纽实现高铁四通八达。在湖南境内串起张家界凤凰两个湘西最重要的旅游城市,在黔东经过铜仁梵净山,贯穿整个武陵山区,串起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直达贵阳昆明,形成一条旅游黄金线。此为省际发展大格局,实现鄂湘黔三省利益最大化。
    2、本线路从贵州省高铁网络格局和省内经济效益来看,郑贵高铁是贵州除京广+沪昆高铁之外的第二条进京大通道,能否带动省内更多的市州所在地中心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纵观之前的贵州高铁网络规划,整个贵州除铜仁外,其他市州所在地中心城市均有高铁直达贵阳,高铁已经成为联系市州所在地中心城市与省会贵阳的战略通道,不在这个高铁网络上,就会有被边缘与弱化的危机。黔南州已有贵广高铁经过都匀,沪昆高铁经过贵定,再有郑贵高铁经过瓮安,形成南东北向三条高铁与贵阳相连,将极大促进黔南州发展。铜仁虽有铜玉铁路与沪昆高铁相连,然而铜玉铁路不过是条城际铁路,向外延伸跨省通达作用在整个高铁网络中未能充分显现,这与郑贵高铁直接经过铜仁中心城区的战略价值是不能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的。本线路贯穿贵阳以东瓮安石阡铜仁等重要节点城市,与沪昆高铁贵广高铁形成我省北上东进南下高铁三通道。此为贵州省内发展大格局,实现黔中黔南铜仁三市州及至全省利益最大化。
    3、本线路从铜仁市域高铁通道布局和市域经济效益来看,之前规划经德江沿河出境,远离铜仁中心城区,这一进京高铁大通道对整个铜仁市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的战略价值大打折扣。而新线路走向从贵阳瓮安余庆经石阡走江口过碧江进入湘西凤凰到张家界接宜昌襄阳,串起铜仁境内石阡温泉、江口梵净山、碧江中心城区,可在大兴设郑贵高铁铜仁北站,以形成机场高铁站场组团,有利于乘客就近陆空换乘。郑贵高铁铜仁北站将与大龙沪昆高铁铜仁南站、铜玉铁路铜仁站、昭黔铁路德江站、渝怀铁路铜仁东站,形成铜仁市域铁路四客一货枢纽站及若干县级站。通过铁路并轨工程可将郑贵高铁铜仁北大兴枢纽站与老城区铜玉铁路铜仁站连接,顺接铜玉铁路联通沪昆高铁铜仁南大龙枢纽站,铜玉铁路将成为纵向沟通连接郑贵高铁与沪昆高铁的重要联络线。当然线路也可以先经过老城区铜玉铁路铜仁站再向北延伸临近大兴在机场附近设铜仁北站,但这与之前铁路并轨方案相比有明显弱点,高铁进入老城区铜仁站一是会造成线路有所弯曲速度有所下降,二是对主城区发展的扩大拉动功能也不能充分显现,故推荐第一方案直走铜仁老城区外围在大兴设郑贵高铁铜仁北站。这样铜仁主城区将形成在大兴铜仁北站北上进京、大龙铜仁南站东进达沪、原铜仁站连通两线的一市三高铁站,与铜仁凤凰机场和德江露青机场一市两机场、杭瑞铜松铜怀安江沿榕高速公路、乌江锦江水路航运一起,共同构成铜仁立体交通大格局。可以看出,本线路贯穿铜仁市域东西走向,辐射铜仁全市两区八县,真正让铜仁全域融入高铁时代,使铜仁中心城区成为贵州进京高铁大通道郑贵高铁上的一个重要枢纽节点,与杭瑞高速公路贯穿铜仁东西走向的战略重要性一样,为黔东门户铜仁对外开放发展的战略通道,是铜仁今后陆路交通最重要的高铁大动脉,对铜仁来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战略机遇,根本不容错失!此为铜仁发展大格局,实现铜仁利益最大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