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黄帝内经》阳气与养生

 369蓝田书院 2016-06-20

妙手回春,素问灵枢,入三坟典籍,倡天人合一,于经络之行,阴阳之道,五行之说,养生祛邪,运以生息自然;从而“不治已病治未病”,茁壮生机,形神协调,远离疾苦,成一世之安乐。

昼夜更迭,周行不殆;春华夏炎,秋收冬藏,循环往复;月圆月缺,渐变如常。六合之内,因缘相生,无缘相灭。灵长的人类与自然万物一样,皆秉承天地间自然之气孕育而生,与浩瀚天地相依。

中医之木本水源。中医是炎黄子孙最为耀眼的瑰宝,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涉及各种文化领域,这门古老的医学,至今仍散发着它璀璨夺目的光芒。而《黄帝内经》作为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堪称经典中的经典。不仅是一部养生宝典,更是一部汇集中国式智慧的医学大成之作。


笃学好古之中医学子。作为当代学习中医学的大学学子,我们不仅要掌握好自己专业的知识,更要研习经典,研习经典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问题,更是与智慧密切相关。而我们在学习经典的同时更要“思求经旨,演其所知”,演故扩大、推演、发展、延续之意。顾名思义,在学习经典的同时也不忘除旧布新。这是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

古人的乔松之寿。追求长寿的人生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愿望。古人“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颐养天年,而今世之人尚未年过半百便疾厄缠身,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黄帝所提之问:“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世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我听闻上古时代的人都能够年过半百而其动作不显出衰老的迹象;而现在的人,年过半百甚至更早,就显现出了衰老的迹象呢?岐伯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其意为上古的人大都懂得养生的道理,顺应遵循自然运行规律,才能获得健康与长寿。

今世之人天不假年。今世之人,贵重荣华轻寿命。在大学里,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大学的校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同学,他(她)们日夜颠倒,起居无时,上课打瞌睡,晚上熬夜玩游戏看小说。本应风华正茂的却如垂垂老者一般,本应身强力壮,却心灰意懒,弱柳扶风。


阳气于人体的举足轻重。《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可见,人体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的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死”,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体就会生病。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变差的原因。《内经·灵枢》上称:人到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意思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阳气会逐渐亏耗。万物之生由乎阳,人体生长壮老,皆为阳气以一持万;精血津液生成,皆由阳气分而治之。所以“阳强则寿,阳衰则夭”。阳气为生命之本末源流。

阳气与阴精表里相依。阴阳概念最早在《易传·系辞上》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内经》从阴阳对立的角度辩证地看待人体,极力倡导两者协调平衡。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又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阴以阳长。由此可见,阳气的正常运行离不开阴精的支持。


阳气渊源有自来。我们的阳气不仅秉承于父母之精,也源于后天脾胃之气。秉承于父母,《灵枢·天年》中提到: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人体的形成依赖父精母血,母血为阴,父精为阳,阴阳交感,胚胎形成,继而脏腑发育,营卫气血调和、神气舍于心,魂魄毕具,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人体生命。这时,我们具有了初步抵御外邪的能力,也就是人体的阳气,而这些是父母赋予我们的先天之精。百代过客,恩若再生,先天之精,助我们获得后天的御邪能力;《灵枢·经脉》中: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素问·经脉别论》也提: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四时五藏阴阳”,人与自然息息相应,因此利用四时五藏的变化来分析水谷精气的生成输布与代谢,强调了后天脾胃的至关重要;文中所提“藏气法时”的观点,突出体现了《内经》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可见中医思想的卓诡不伦。

阳气对人体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通过取象比类的方法,以天体推论出人体阳气的特点;文中将人体的阳气比作天体的太阳,认为天体的运行不息依赖太阳的光明和温暖,比类于人体,即人体生命活动依赖阳气的温养,从而得以运转不息,阳气“失其所”,则人之寿命会早折而“不彰”;以此推论,人之阳气具天之阳气的诸多特性和功用。天阳具有温暖居上的特性,而人的阳气顺应其上升外越之性,而具有向上向外的趋势。从而决定了阳气卫外预邪和气化温养的生理作用,天阳温暖大地,蒸腾气化水液,促进万物的生长收发;人体的阳气化生温运精气血津液,温养脏腑经脉,从而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活动;而“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亦云“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皆说明阳气固护肌表、抗御外邪无可比拟的作用。

阳气失常的表现。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阳亢阴竭致煎厥,阳气偏沮致偏枯,阳气上逆致薄厥,阳虚邪恋从而诸病丛生,阳气郁遏致痤、痱、皶,阳热蓄积易致疔疮。洞鉴古今阳气的不可或缺。


如何保证人体阳气充足。南山之寿,泰然居之。《素问·生气通天论》: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阐释了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之理。《内经》倡导“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源同道,上古之人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规律,形与神俱,阳气得以充足保证,故能长寿安康。人体阳气随着自然界阳气消长而产生相应的盛衰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霧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养生防病要遵循自然界阳气盛衰消长变化的规律,以保持体内阳气的充沛和功能的正常发挥。又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高世栻曾注: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养阴养阳以从其根。人类生存于宇宙天地之间,气交之中,故人类生活受自然力量的制约,了解自然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豁然确斯,顺应自然,长有天命。

《内经》不仅是一部医学巨著,还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内经》向世界展示的不仅是健康治病的中医学理论,还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中华民族栉风沐雨的苍茫大地上,流淌着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智慧源泉,燃烧着五千年来传承不灭的文明之火。它们点燃了华夏儿女奋斗的梦想,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作者学校:贵阳中医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