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国华:跟诊心得

 湛璿 2016-06-25
作者:無門学子 张国华
  导读:本文是無門学子张国华分享的跟诊心得体会。無門醫述是所有無門学子的平台,欢迎大家在这里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这几天通过跟吴老师查房和门诊,有很多收获。
  在吴老师的肿瘤门诊,可以见到各种肿瘤病人,其中以乳腺癌、肺癌、消化系统肿瘤为最多。吴老师看病非常快,有时病人一坐下来就已经开始敲方,把脉、问诊之后调整药物,也就两分钟的时间。对我而言,通过一上午的跟诊,相当于把《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和《肿瘤中医治疗经验及医案精选》两本书重新捋了一遍。
  吴老师看病有两个特色:
  第一,一手把脉,一手摸手心手背,查其温凉润燥。
  第二,望诊如炬,尤重舌诊,见微知著,近乎极致。
  在此举例:
  大小鱼际红,从少阳考虑。
  舌苔一边厚一边薄,从少阳考虑。
  手心汗出,考虑桂枝证。
  面色红,目内眦红,考虑厥阴病升麻鳖甲汤证。
  鼻头红,考虑阳明热。
  鼻根两侧发黄,考虑少阳病。
  舌面细小裂纹,纹中有苔,先天裂纹,纹中无苔,考虑阴虚。
  吴老师抓独抓的很全面,我们看到的是招式,看不到的是内功,内功就是对疾病背后的机理要了解,招式与内功之间就需要熟能生巧。
  为什么抓独会抓出问题来?还是对病机的认识不到位。
  吴师认为:诊断过程中,望闻问切哪一种都可以判断病机,但是哪一种都有局限性。例如淡白舌,有血虚有阳虚,舌色由毛细血管网中血红蛋白决定,血虚是舌下毛细血管网供血减少,阳虚是血液循环动力不足。怎么区分?把脉!
  脉沉、迟、微——阳虚。
  脉芤——血虚。
  再举例,手心潮有桂枝证有大黄证,怎么区分?可以望体型,壮实还是瘦弱,可以问大便,也可以把脉,脉浮桂枝,脉沉大黄。四诊是这样合参的。
  另外跟诊前做一些功课是必要的,我这里有两个建议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首先要对五法六经熟悉。
  第二、吴雄志老师主编的《肿瘤中医治疗经验及医案精选》要熟悉,特别是对病机的认识和用药的精准性。
  
  作者简介:张国华,男,山西人,中医学硕士,無門二期学员。《赞无门》:五法六经贯古今,三纲两常病机清;医无中西存一心,無門传真万法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