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之味

 杏坛归客 2016-06-28

     书本身就有味,那是纸张与油墨散发出的一种混合的味道,味未必好闻,开卷之后,鲜有清香袭人者,而爱书者却称之“书香”。读书常称“啃书”,但读书之味倒不是“啃”出来的,其味既非来自舌苔之上,也非游于鼻息之间,而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当你读书入神、心无旁骛之时,倏然间一股气息弥漫开来,如兰之馨,如酒之醇,如饴之甘,如茶之芳,如姜之辣,如水之淡,于是从容品之,惬意自如,飘飘然若有一种古风,此可谓读书之味。

    宋朝苏舜钦好饮酒,每晚读书都要喝一斗酒,却没有下酒菜。他的岳丈杜衍觉得奇怪,就派子弟私下察看,发现舜钦正在书房读《汉书·张子房传》。只见他每读到感慨之处,即拍案叫绝,并自斟满一大杯饮之。杜衍闻此情景后大笑:“有这等下酒物,一斗实在不算多。”今人饮酒,必然珍馐满桌,高朋满座,觥筹交错,何其排场。苏子美仅以汉书佐之,看似落寞,却与古人为伍,与张良交心,独饮一斗,雅量非常,汉书之味,尤胜佳肴。读书能入此种境界,恍然忘了人间烟火为何物,这是得读书真味。

    古人对读书之味,所述甚多,其中有三味之说:“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经,指四书五经,古代读书人必读科目,就好象现在学生读的教科书,其味虽淡,却富有营养,就像稻粱一般,是主食,当然要非吃不可。史,指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浓墨重彩,荡气回肠,比起读“经”当然更有滋味,如品美酒佳肴。诸子百家,这里应指除儒家之外的其他学术著作,就像学生看的课外书,学习之余翻阅一会,或者躲过老师父母偷着看,特别有味,就像是佐料,还可以增加食欲。读书有此三味,自然可以捧卷终日,陶然自足。

    可惜我们很多人读书,无法体会此中三味。书本在大多数时间里,如同一块坚硬而无味的砖头。虽然无味,却另有乾坤,对于敲开自己的前途命运,极其重要。于是很多时候,我们狠命地咀嚼,尽管味同嚼蜡,也要把蜡渣子咽下去,咽得面色蜡黄,还要表现出一幅很享受的样子。学生时代自不必说,老师的谆谆教诲,父母的殷殷期盼,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学校,为了一个如锦的前程,只有将自己一头埋进书堆,晦涩也好,枯燥也罢,都要孜孜以求,即便没有“稻粱之味”,也要当作良药一般灌进肚子。“书犹药也,可以医愚”,为了不致自己太低能,只有根据教育部门给出的这些配方,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地按时吃“药”。但是说实话,吃药从来就不是一种享受,哪里还能品出“稻粱、肴馔、醯醢”的味道来?工作以后,有了薪金,读书不再为稻梁谋,大可以“瑶琴不理抛书卧”了,但为了人生更进一步,眼谗着更美味的“肴馔”,于是,又强捧砖似的书本,在学历进修、职称评级、业务培训等众多关口上,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努力攀爬。

    如此读书,论味道也是有的,但恐怕尽是苦味。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尚“苦读”。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头皮阵阵剧痛,大腿流着鲜血,如此酷刑般自虐的读书,是否能读出书中佳味,我表示怀疑,不过倒是给天下读书人树立了苦读的榜样。古时候照明条件不好,富户子弟夜读尚可焚膏继晷,穷人家点不起灯,入夜就两眼一抹黑,只好变着法儿读书,又是凿壁、又是囊萤、又是映雪,演绎了一个个屌丝励志苦读的生动故事。今人条件好了,无复有黑灯瞎火之虞,老师们是决然不会放过古人如何苦读的例子来激励学生的,于是,莘莘学子书包愈背愈沉,课业越来越重,伏案终日,熬夜苦读,比之古人,恐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苦读的精神固然可嘉,而苦读的背后,其实都系着一根功利的绳子,牵着你亦步亦趋。宋真宗的《劝学文》说得赤裸而直白: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读书人的奥妙似乎全在这里了,所谓勤读六经只为一纸功名,读书说到底不过是通向功利场的敲门砖。“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功名既得,夫复何求?至于书中之味如何,干卿何事?真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不问滋味,果腹而已。

    清代袁枚诗云:“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读书本来一次轻松愉悦的心灵旅行,可以陶冶性情,安贫乐道,澹然自守,去其尘俗,这是一种精神修为。但若是在所读之书,看到的只是实用致上,满纸功利,则不读便罢,读多了,其呼出来气反而更加恶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