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宋代青铜器之美(下)

 天宇楼33 2016-06-30

宋人崇古、复古。宫廷中仿造的大量铜器,多以商周时期的铜器作模式,仿制水平较高,与古器无太大区别。然而与原器相比,宋代仿器显得神韵不足,缺乏商周时期青铜器所具有的雄伟、朴实、浑厚的气韵,形制多有变异,纹饰亦不尽相同。这是因为仿造不像作伪,不必追求逼真,往往只求形似,有些仿器无论在器形还是纹饰、文字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创新,体现出时代风格。




宫廷曾据内府所藏商周青铜礼乐器大量仿造,以为郊庙之用。政和年间,由于徽宗酷爱古物,常命良工仿制新得之古器,并开始设立专门的礼器局以生产仿古器物。南宋则延续了这样的传统,不但朝廷祭祀用器遵循政和新成礼器和《博古图》样式,还多次制定和颁布礼书用以指导州县的祭器制造。




除了官造仿古青铜器外,宋代文人使用的青铜器也有其独特的美感。“天下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从此句话可以体现宋代的人惟文化有多重要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理念是“清明寡欲”,就是说一个人能达到无欲无念,那就是最高境界了。所以宋代的文房用品大都以线条简练、内敛和不夸张,不过多的修饰和雕刻。如下宋代的铜赏瓶,它是以青铜为材,上口和下口外撇并包边,这样起到上下呼应的作用,考究但不夸张,它所带来的气息就是典雅、线条洗练、外观朴素等感觉。




宋代吴自牧《梁梦录》卷十九中载:[俗谚云: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可见宋代人把这四件事作为生活的休闲是何等的高雅而又舒畅。说到烧香用的铜炉,陆游有一首“太平时”的诗: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临罢兰亭无一事,自修琴。铜炉袅袅海南沉,洗尘襟。




宋代的铜炉大致有两个方面的种类,第一种仿同时期瓷器的造型;另一种是仿制战汉青铜器的造型,如下图,此类宋仿炉在当时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与当时盛行收藏青铜器的文化有关。北宋的吕大临还专门出了一本《泊如斋重修考古图》,收录古时青铜器二百一十件。宋代铜器工艺相比唐代的华丽繁缛,更显得质朴大方而典雅。





宋瓷收藏者的学习交流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