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都是时间的新欢

 魚悦的图书馆 2016-07-04




作者:大将军郭 | 心理咨询师 | 性感长腿女青年


插图来源于网络  由椒叔提供


  ◆    



最近这几年,我频繁听到别人问我。



“你怎么总有时间出去旅游啊?”


“你怎么有那么多时间看书、看电影啊?”


“我看你平时工作挺忙的,还老加班,怎么还有时间写文章呢?”


……


类似这样的提问很多,他们产生疑问的前提假设是——你不该有那么多时间做这些事的。表面看来真是如此,除了工作和打理日常生活以外,我有定期做咨询,有在写文章、运营公众号、看书和电影充电、也有时间美容护肤,甚至也没耽误社交,跟每个人都差不多,你们要花时间去做的事(除了谈恋爱)我也一样都不落,甚至因为独居不得不一个人撑起家里所有的琐事。


但真相是,我不但做了也相对高质量的完成了这些事情,并且大部分时间觉得很愉悦。三言两语可能没办法回答我是怎么有那么多时间的,更何况其实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24小时组成一天,谁都没有偏得一分钟。我想,能让我“有时间“做这么多事情的原因是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


今天就分享几条我自己的心得,虽然未必适合所有人,但也可以作为借鉴。



你必须清楚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 


听上去我的朋友们是希望跟我一样,能“有更多时间”去做更多事情。每个人都觉得只要学会了管理时间,就能提高效率,能做更多事。我并不完全认同这样的观点,掌握了时间管理的方法,的确能让你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任务,但这样做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是为了更好的平衡生活,获得幸福感。


千万记住,事情是做不完的,我们不是用时间管理来把自己变身成为一个只会工作的机器人。


如果一直以来你都认为时间管理仅仅是办公和学习才用得到,面对这个话题肯定会有压力感和抵触,所以很难真正去投入到管理时间这件事当中。只有意识到管理好时间意味着你能腾挪出空余,在工作之外享受人生、休闲放松,你的内心才会减少阻碍,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如何管理时间,更快掌握精髓。


从容的面对时间管理,是第一步。




并不存在不被浪费的时间


一谈到时间管理,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不会管理,而这件事必须先掌握一套科学可行的方法才能开始。这样的想法阻碍了很多人真正的投入。其实,从本质上讲,即便你没有按照某种方法在尝试时间管理,但只要你度过了一分一秒,你都是在运用你的时间,这种运用其实就是管理,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有的松散低效,有的紧凑高效。


时间管理并不意味着要追求完美,丝毫不浪费一分一秒,因为并不存在不被浪费的时间,只是浪费多少的问题。


所以不必因为自己现在做的不够完美就放弃,时间管理不是要利用每一分钟,而是减少本不必要的浪费就好。


你知道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做什么了吗?


排除了认知层面的阻碍,真正开始时间管理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你自己平时都把时间花在了哪些事情上,有哪些事是日常中固定会占用一定时间的,有哪些是是偶发的,以及这些事情一般要消耗多少时间。


就像理财一样,你必须先开始记账,了解自己的日常支出,才能有据可依,才能知道自己从哪入手。


你可以先记录一个月的时间分配情况,之后从中发现规律。比如,我写一篇文章大概需要2到2.5小时,编辑排版需要1小时,找图需要1小时,这意味着1个工作日晚上是无法做完这件事的,我需要花费两个晚上的时间彻底完成一篇内容的推送准备工作,但两个晚上并不会完全被占满,依然有所富余。每晚余出的这1小时,我会按照我运用时间的一般情况来安排适合的事情去做就好。


只有你发现了自己运用时间的基本规律,才有可能把它们更合理的排列组合,进行效果优化。




轻易不要把一件事情切割成两个时间段来完成


在刚才举的例子里我提到了如果每个晚上能冗余一个小时,那么我只会安排在一个小时里能做完的事,而不是选择做一件需要两个小时的事情且只能完成一半。


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让我获益最多的一点。比如你想看一部电影,需要2个小时,那么尽量选择在2个小时里看完,而不是每天花费1小时看完。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只做了部分的事情会让我们在内心感到失落和挫败,所以在这种消极情绪之下,我们很容易因为不甘心而选择了完成这件事再去开始下一件,而这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件事情拖后开始,这一天甚至近几天的事情都会拖后。在这样的状态里,你很容易产生自责和内疚,觉得自己拖延或做事效率太低,其实只是因为你没有把合适的事情放在整块的时间去完成。


就像拼图中把其中一块放在了不合适的位置,不但留下空白还会导致其他的拼图无法放进来。


如果你做到了这一点,会感觉很愉悦也很有成就感,因为这一天你完成了很多事,而不是做了很多事却没有一件事彻底被完成,你同样花费了一天的时间,但感受却完全不同。不仅如此,如果第二天再开始这件事你还要消耗一定时间回顾昨天的进展,这无形中增加了时间开支。


如果是写论文或者一项繁琐的工作,确实无法一天或者一段时间内全部搞定,但你可以把它拆解成很多细项,作为一个单独的任务去做,这也相当于在一段时间内完整的完成一件事。



专一: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


我每天要处理的事情性质不同,有的以沟通协调为主,有的需要创意和分析,这些事情所需要的思维模式和专注程度都不相同,为了避免干扰,我选择尽量专注做一件事,或者是同类性质的事情。


因为,当我们不停在两种模式中切换时往往需要占用更多的大脑资源,频繁的切换会降低效率,结果是每件事都做不好。


所以,除遇到临时的紧急事情以外,我会尽量在规划的时间内去完成应该做的事,完成后再去处理其他。




你要了解时间和精力之间的暧昧关系


每个人都有24小时,但这24小时的价值却不是均等供给的。比如,晨型人在早上效率最高,夜猫子在晚上精力最充沛、大脑最活跃。你可以留意自己的24小时当中,哪些时间段是自己状态最好的,这时候去处理最重要且需要精力高度集中的事情;哪些时间段会容易疲劳或注意力涣散,可以做一些不太繁琐甚至是机械作业就可以完成的任务。



碎片时间是坑也是助攻


很多人都提倡利用碎片时间去创造价值,我觉得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碎片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两件任务之间的休息是一种,可以称之为“主动的碎片”;排队等餐的时间也是一种,这叫做“被动的碎片”。


“主动碎片”很容易成为一种陷阱,因为下一件任务不是被动要求必须在某个时间开始的(比如上课比如开会),仅凭意志力和执行力是很容易产生拖延的。这跟个体差异无关,更多的是人类共性的惰性所致。


我们都容易被更轻松愉悦的事情吸引,偏好享乐,所以如果在主动碎片时间里选择打游戏,你是极有可能玩完一局又继续下一局的,这会导致下一个任务无法准时开始。在主动碎片时间里,我建议可以脑子放空,不去做其他事,或者去处理一些简单易完成的事,我会吃个水果、去洗手间,有时也会想一想下一件工作怎么做,总之不会选择一件让我可能产生巨大愉悦难以及时暂停的事,比如网上购物或者闲聊。


如果是被动碎片,它的时间相对固定,比如排队,比如会议的中场休息,这样的碎片时间是可以利用起来看一篇文章或者背几个单词的。




把垃圾时间变废为宝


累积起来,吃喝拉撒这些日常琐事的需求也占用了我们不少时间,但这又是每个人都回避不了的需求。这些事情大多不需要耗费脑力资源,完成起来也比较轻松,但对我们工作和娱乐都没有直接的帮助,很像电视剧里的垃圾时间,对剧情推进起不到关键的作用,只想让人快进,只可惜生活是无法快进的。


其实这个时间也大有可为,准备一本厕所读物,或者一个人吃饭的时候看看新闻,算是一举两得。


我最喜欢的垃圾时间是洗澡和洗漱,因为它可以完全扭转成宝贵的、有价值的“赠品”时间。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在早上洗漱的时候想一想今天要做的事,理清思路、做好待完成事件的排序,这样到了公司和学校按照计划开始做就可以了,无需再手忙脚乱的随机处理事情。晚上的洗澡时间是最佳思考人生的机会,我有很多写文章的思路就是这个时候整理出来的,因为身体最放松,所以很容易灵感迸发。


晚上洗漱时间可以回顾一下一天当中事情完成的情况,做个简短的总结,发现问题可以作为一种提醒,是一天的时间管理中很棒的收尾。


只要你稍加留意,把这些没办法扔掉的垃圾时间做一些巧妙的再利用,效果事半功倍。


以上这八点提醒都是我在时间管理当中曾遇到的问题和发现的一些关键要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时间已经是上天给我们的最公平的礼物了,这也是实现理想人生的前提。所以别荒废人生了,是让时间发霉,还是让时间发芽开出梦想的花朵,都取决于你自己如何安排。


——  END  ——


据说关注我的人

都会找到幸福



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 

微博:@大将军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