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李孟渊老师学书法之 临帖

 爱雅阁 2016-07-07
临帖(一)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从经典中去学习、体味古人融入书激动中的文化心迹,来提高自己对书法的文化性认识,并把自己的体会认识融入到自己的书法中去,不断地加以提高,是临帖的一个主要目的。可以说,临帖不仅是技法的临写过程,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熏陶过程,只有从这个高度来认为临帖,才能把握住临帖的核心价值。

临帖对于书法人来说,是“终身大事”。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书法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临帖。中国画的学习主要从三个方面,一是临摹古人作品,二是写生,三是学习美术理论等。书法除写生外,学习途径与学习中国画的途径是一样的。有的人说,“我字已写的很好,不用再临帖了”。这是个误区。王铎的字写的很不错吧,他一直坚持一天临帖,一天自我发挥。只有不断地临帖,才能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临帖,参考资料弥补这些不足,甚至去更新自己的创作理念。书法家能不能坚持临帖学习,懂行的一眼就能看出来。就像练功的说的那样,“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谁都知道。”这里边掺不得假。学书临帖,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临帖,又不能“从一而终”。学习书法是个渐进的过程。第一本帖,不论是哪种书体,都是自己的入门途径。如小学生学书,从唐楷学起,并不一定终生就是这一本帖,当到了一不定期的年龄段,或者学到一定的阶段,自然会想到换帖。换帖是丰富书法学养,增加表现手法的有效途径,但是一定要注意,换一次帖,要有一次长进,每本帖要练上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真正把其中的精华学到手。而不能见异思迁,朝三暮四,案子上同时放几本帖,写几个字,不如意换一本,没有一个专攻,结果学帖不少,一个也没有掌握,写出来是乌合之众。俗语说,“丑是丑,一合手”。一本帖,写的好不好,风格是统一的,这一点很重要。写不好可以不断地完善提高,如果是乌合之众,想整合成一种书体,仍然需要从一本帖上下功夫,来统一风格。

 

有人说,我的字没有临帖也已经写的很不错,风格也统一,不用临帖。这种情况说明你对书法有很高的悟性,你的字是“天份字”,也就是说你很有书法的“天份”,但是要想上一个台阶,还按过去的学习方法就困难了,只有难过临帖来充实自己的书法内涵,才能“更上一层楼”。

 

学习书法,要重视经典。所谓经典,是指古人留下来的字帖。也即“法帖”。这里的“法”,是标准、规范、法度的意思。书法,不重在“书”,而重在“法”。如果作书没有一个法度,就是乱画。古人所说的“野狐禅”,就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学习方法,像野狐狸修行一样,只能成妖,不能成道成仙。古人的字帖,是经过时代的筛选,历史的传承,大浪淘沙般淘出来的黄金,仔细算来,堂堂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也不过就几百种字帖,而为人们所推崇的仅仅几十种而已,凤毛麟角,得来不易呀。法帖上的一点一画,一招一式,都是经过千万个行家里手甄赏鉴别而肯定下来的,鱼目是混不得珠的。面对经典,要手抱持敬畏之心,崇尚之心去悉心拜读,仔细品味每个细节,理解每个细节,掌握每个细节,这样才能学进去。

常言说:“细节决定成败”。打仗是如此,写小说是如此,作手术是如此,学习书法也是如此。临帖最怕囫囵吞枣,只看表面激动人心的地方,而随意挥洒,结果不得真传,长时间如此,反而形成一咱习气,极难改变,成为进步的障碍。为什么大家都临帖,有人写得好,有人写得不好,有人成就大,有人没成就,问题就出在这里,这叫“欲速则不达”。只有潜下心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慢中求准,静中求变,越是技术含量高的地方,越是下功夫去掌握,一经突破,受益无穷。

有人讲,现在参加国庆大展的作品,风格大体近似,不少作者是临写获奖作品或参展作品入上的,是条捷径,我何苦要下功夫学古人呢?不如学今人来的快。这话有一定道理,事实也不少是如此。但是,去学今人而获奖的人并不是没有临过帖,一学今人就入展获奖的。这些人都是有一定功底的。路风是当今学书法的一种速成手段,但是风向一变,这些人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要想做个真正的书法家,不在临帖上下点真功夫是不行的。在临帖上能够独立创作了,再从今人处吸收点时代的东西,把它揉进去,形成自己的面貌,就可以投稿一试了。我把吸收今人的东西这个过程叫“接地气”,也就是把自己的书法融入时代。参展的书法很讲究书法的来路,临的哪个帖?又揉入了哪个帖的风格?古人的成份占了多大比例等等,这是后话,以后再讲。总之,临帖是学书的不二法门,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

当字写到一定程度时,赞扬便会不断耳边响起。这时,一定要镇定,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站在书坛的什么位置上,只能把赞扬作为兴奋剂,来鼓励自己前进,而不能将其作为骄傲的资本。如果不能正确对待,那么赞扬会变成腐蚀剂,使自己停步不前了。艺无止境,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我们要牢记这一点。

 临帖(二)

临帖的方法大致分为三种,即直临、意临和背临。所谓“直临”,是面对字帖,力求与字帖的字迹达到完全一样。初入学的学生学书法的方法,无论是描红、写网影,或照帖写,都属直临。“意临”是指临习者的方法已有相当深厚的功底,并且能掌握多种书体,为了将已经掌握的书法特征揉入即将临习的字本中,或为了将要临习的字体特征运用到已经掌握的书体中去而进行的临习。“背临”则是为了检验自己对临习的字帖的把握程度,不看字帖,将字帖上的字背默着写出来。下面就这三种临帖的方法逐一讲述。

直临

直临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虽然大多数人都在学习期间经过这个过程,但是真正能临好帖却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不得要领,缺少方法,因此,事倍而功半。如果方法对头,则能取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下面谈一谈我的临帖体会。

1选帖。选帖很重要,如果选对了帖,进展就快,选的不对,进展就慢。好多人选帖爱看对字的评价,专选评价高的帖。这里有个悟区。越是评价高的字帖,难度系数越大,解读越难,越难写好。我十岁即开始临欧阳询的“九成宫”字帖,因为文化大革命初期,没有字帖卖,就一直抱着不放,一直临了七年。1972年上高一时,班主任临帖的字又小又僵,不大方,让换本帖临。这时开始有字帖卖了,我就买了本柳公权的“玄秘塔”,一临就上手,三个月就掌握了,要比欧体写得好的多,从此便以柳体的面目出现。但因为欧体是我的“童子功”,早已渗透进血液里,至今写楷书,欧体的影子还时隐时现。临帖必须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尤其你临的第一本帖,临好了就成了“看家本领”,什么时候都能拿出来。楷书上要想速成,临赵孟頫的最快。有个书家曾笑着对我说,一个下午就打这本帖给拿下了。当然,在方法掌握上,书家和初学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2、读帖。选好了帖,要“读帖”,也叫“品帖”。就象品茶、品酒一样,就是要读出字帖的优点、特点、难点、易点。你感到这本字帖美,首先要知道它美在什么地方,这就要去研读。研读一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点画。横竖撇捺,它的特点是什么?这要与其它的字帖进行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每个点画的形状,长短粗细,起承转合,与相近的字帖有什么不同?不能在写这个字体时,写成别的字体的点画。第二是结体。即字的结构,是中宫收紧?是疏密相间?是左收右放?是上密下稀?也要与其他字帖作比较。尤其是个性强的字,更要重点对待,重点掌握。第三是章法。行书、草书尤其注重这一点。书札、长卷这方面最应注意。当今是重视书法形式的时代,有人甚至提出来“形式至上”,好多人不为写字愁,而为形式愁。入展获奖,“形式鲜,吃遍天”。因此,在临帖的时候,不能心痛纸张,该留空的要留空,字距、行距、留白,人仔细品味把握,才能得其中三昧。

读帖中,你会找到很美的字,很难写的字,很好写的字,那么你临帖的时候,就先从你认为很美的字,很好写的字临起。这叫选帖,关键是保持各培养你对这本字帖的兴趣,能够临进去,临成功,不要贪多,三到五个足行。常言说“头三脚难踢”,只要有个好的开头,会兴致大增,掌握就不成问题了。

3、用心专一。这里不仅指的是对临帖这件事的用心专一,更是批临帖时,对临写的帖要用心专一,不能三心二意。有的人临着王羲之的书法,心里想着米芾的字,临着“兰亭序”,想着“十七帖”,这都是不对的。应该是临哪个帖心就在哪个帖上,我说这叫“姜子牙在此诸神退位”。不论别和帖上这个字写的比这个帖上这个字写的好多少,都要专注到这个帖上的字,这就叫“区别”,有了区别才有不同的风格,如果混到一起,就成了乌合之众,就失去了个性特征。就是一个书家的帖也不能混。这里提示大家,作为一个书家,必须要有对书体的辩识和区别能力,在大脑中,不仅要有对真、草、隶、篆不同书体的分辩能力之外,并且要有对一种书体中不同的风格的分辩和掌握能力,就像一个书架上,可以摆放不同版本和内容的书籍一样,甚至能够书写不同风格的书体,当然这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

4、善始善终。这里讲的是每次临帖结束时如何做。不少人在临帖初专心致志,临着临着便沉不住气,不想为字帖所左右,甚至对字帖的好坏产生怀疑,认为不如这个,不如那个,最后干脆离开字帖,发泄了通,最后以什么也不是搁笔。这种临帖法是不可取的。当你沉不气时,就不要再临,放下笔干别的事去,千万不要瞎写,不然会把你当天的临帖成果给彻底破坏,再去临时就像没有临过的一样。因此,临帖一定要保持兴奋点,每天临帖前心里要想一下,今天能达到什么目标,掌握哪些东西,临帖中力求达到,这样就会日有所进了。

 临帖(三)

5、打造笔画“标准件”

一块手表,由好多个零件组成。但不论有多少零件,名牌手表都有个共性,就是走的准。这里面除了组装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每个零件都是“标准件”。所谓“标准件”,就是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密程度、金属质量都是完全一样的,不论放到本品牌的哪块表里,都会精准地发挥着作用。

书法的笔画在道理上同手表的零件一样,都需要打造“标准件”。一幅书法作品的字再多,其中组成字的点画,无论横竖撇捺点折挑钩,都有固有的特征和形状,你能把这些特征和形状总结出来,准确地掌握了,并能和谐地运用到组字中去,那么,你就成功了一半。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想写幅小楷往河南省书展投稿,先从临帖开始,结果一临就发现,点画不精直接影响作品质量,你组合能力再强,也写不好。就像描网影,结构给你了,点画不行,写出来照样不精彩。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采取打“歼灭战”的方法,撕一块巴掌大的写作品用的纸,专门练横画,从不规则到规则,从初步掌握到熟练掌握,再到精准把握,几百遍下来,便能做到下笔就能写好。如此往复,把每种笔画都练到这个地步,做到下笔心中有数,剩下的只有组合,就一心一意练字了。这个打造“标准件”的过程,是提高书法水平的“速成法”。通常每个笔画不下三百遍,无论行书、草书、篆书、楷书、隶书,都是一样。这个经验我教给了不少人,非常见效,屡试不爽。也有人潦草应付,当然得不到应有的效果。我常说书法的笔下功夫,“五分在笔画,三分在结构,二分在章法”。笔画上过关,进步就快了。

6、注重笔画外在形状

在书法字帖和教学中,很注重落笔、运笔、收笔,并且每个笔画都用示意图标出来。往往是双钩出笔画的形状,中间用线条和箭头标出笔尖的走势方向。这种教法不能说错,但往往强调了用笔,忽略了笔画的外在形状,在初学阶段,机械地、过分地去考虑笔尖的走势,造成笔画形态难看,缺乏动感和美感。

我认为,在知道笔画走势的前提下,要重点强调笔画的外在形象。不要一味在落笔和收笔上去强求逆锋落笔、藏锋收笔,只要一笔能写成笔画的外在形象,就是成功,有不足之处,可以适当地补笔,保证笔画的精确性。实际上,能够一笔写成笔画形象,就达到了书写的标准和要求,而一味强调逆锋、藏锋,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教学方法。只要认准了笔画形状,并铭记在心,作到眼到手到,就成功了。像学骑自行车,最先要人扶着,指导着,让眼向前,身坐正,当骑熟的时候,侧着身子也照样骑,只要自行车不倒就行。两者是同样道理。

7、不要急于追求飞白

“飞白”是行草书书写过程中,行笔迅速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在古人的字帖中并不多见,当代人的笔下出现较多。当今学书法的,尤其是学行草书的,如果笔下不出现点飞白,好像显不出水平。因此,练字时用纸的背面,通过纸的干涩来表现。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严格来说,出现飞白,是在对书法熟练掌握后,在书写过程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一种书写状态。飞白是写出来的,而不是靠瞬间速度表现出来的。写出来的飞白,位置妥贴自然,让人没有感觉,只有细品时才能发现,例如启功先生楷书中的飞白。而故意追求的飞白,则给人以焦躁不安的感觉。因此,不要故意去追求飞白。当你的功力达到一定时候,它会自然为你所掌握,为你的书法增光添彩。反之,则起到一种减分效果。如果你临习的字帖中有飞白,也不要急于学,完全可以先写实,长时间的临摹后,会自然而然的出现。

8、功夫在字外

凡是成为书法家的,无不在字外下了大量的功夫。凡是面对书案拿起毛笔去写字,放下毛笔离开书案再不想写字这件事的人,没有一个能成为书法家的。为什么?因为心不在焉。要想成为一个书法家,首先要勤学,经史子集要有所了解接触,古今书论要经常读,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国学底子,才能从字里行间读懂古人的书写心态,领悟书家的艺术追求。其次是苦练,这里指的不是练手,而是练心。平时见到写的好的字,会去品味好在什么地方,下意识地用手指去琢磨其高妙之处。对于自己没有掌握的点画、转折、结构,走着路会用手在口袋里、在手掌心去琢磨笔的走势,笔画的形体;开着会,心会跑锚,用水笔在废纸上琢磨字的结构;甚至吃着饭,筷子也会不自觉地在饭碗里写起字来……这些都是成功的必然要素。我历来认为,书法的成功,“七分字外,三分字内”,天道酬勤,功到才能自然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