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经常会告诉我们“病从口入”,没错,如今很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只不过我们现在讲的病从口入不是指过去人们因卫生条件差,吃的东西不卫生引起的肠胃疾病,而是现代人因饮食不节,吃过于精细的、高热量的食物,伤害脾胃,形成湿寒及湿热体质。是由饮食不洁发展为饮食不节。 《黄帝内经》中记载:“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其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这里所说的“大疔”指的是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而“内热”、“中满”是我们现代人最常见的寒湿,寒湿是一种代谢综合征,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 为什么说“数食甘美而多肥”就会导致这些疾病呢?这要从脾胃说起。 脾主运化,会对我们每天摄入食物的消化、吸收、传送输出,把垃圾毒素排出体外,将气血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起到能量源的作用,故脾被成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喜燥而恶湿,“甘能制湿”,所以会碍脾,增加脾的负担,而甜食和肉都不容易消化,如果脾虚的话会加重消化负担,对胃也不好。 饮食对脾的伤害,是由于“湿”分内湿和外湿,内湿就是因消化系统运作不佳,及平时饮食不节,常吃油腻甘甜、生冷刺激食物导致的,若体内水液运行、转化失调,体内津液聚积而形成内湿,且多伴有肝胆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 脾胃不好怎么调?饮食方面需要注意哪些? 记住这几个字:肥甘厚味少吃!戒酒!吃七分饱!细嚼慢咽。 吃哪些蔬菜能健脾去湿:怀山药、薏仁、芡实、扁豆、胡萝卜、西红柿、南瓜、黄豆芽、包菜及姜、葱、蒜、韭菜、洋葱、辣椒、紫菜、海带等。 吃哪些水果能健脾去湿:火龙果、榴莲、柠檬、樱桃、木瓜等低糖水果。 吃哪些中药能健脾去湿:赤小豆、茯苓、砂仁、小茴、甘草、香薷。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除了饮食方面的调理外,会借助一些袋泡茶,如去寒湿的沁元茶,其中药成分能起到健脾养胃、驱寒祛湿、利水消肿,对寒湿体质的调理效果很不错。尤其对于体内寒湿引起的肥胖、痤疮、面黄暗沉、四肢水肿酸痛及月经不调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另外,酸性食物容易加重体内寒湿,像酸性的、寒凉的、甜腻及生涩的食物要少吃,早饭一定要吃哦,这是减肥和健脾祛湿的关键。早上吃姜,晚上不宜吃,可以跟红糖、枣一起熬制成姜茶,很适合女性朋友。 去湿正当时!寒湿体质养生最佳时机为夏冬两季节 夏天少用空调,不要贪冷饮,穿棉麻丝绸衣物。在冬天不必进补,像肉类、骨头、动物内脏、人参、鹿茸、阿胶、核桃、芝麻等几乎不适合寒湿体质,如果有气虚、阳虚等可以食用。 除了饮食,自己按摩推拿也很适合居家去湿 一摩腹:在腹部涂少量按摩膏或其他介质,以肚脐为中心,由内向外顺时针方向,用全掌摩腹3分钟左右。 注意:用力将腹部脂肪层推动起来,直到局部有温热感才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