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已至,三伏即来,在炎热潮湿的季节里,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你是否常常感到食欲不振、消化不好、口中无味、怎么睡都睡不醒、没有精神、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而有齿痕呢? 如果有,那这是湿气重的表现,这是身体在提醒你,要祛湿!下面都是老中医行医多年总结出的方法,很简单,自己在家就能做~ 足三里、承山 祛湿健脾,双管齐下 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也就是俗称的“老母鸡穴”,有助于运化水湿。 另外,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此穴可运化水湿,固化脾土,简单来说,就是既能帮助祛湿,又能帮助强化可祛湿的脾脏。 >>> 方法 <<<取足三里穴,握拳轻扣两百下,以略感酸胀为度,早晚各一次,可以达到调和营卫之气的作用。 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若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为体内有湿的缘故; 按揉承山穴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排出。 不吃凉、睡两觉 保脾脏运转、天然祛湿药 夏季尤其要注意对脾胃的保养,虽然是炎炎夏日,但是脾胃虚的人要少喝冷饮、少吃凉菜,注意肚脐不要受凉。让脾脏受凉,就是对它的伤害。 充足高质量的睡眠有助机体自我修复,是保证机体良好运转的基础,是天然的祛湿药。 应当顺应天时,晚睡早起,晚上不要晚于11点入睡,中午午睡,不超过一小时,还要切忌贪凉,不要在温度很低的空调屋或潮湿的地上睡觉,也不可迎窗而睡。 一刮一泡 疏通渠道,发散湿气 刮痧是中医里面祛湿常用的方法,简单方便。三伏天湿气重,易出现呕恶头昏等湿气重的症状,可采取刮痧办法。 >>> 方法 <<<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过的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痧即可。 而泡脚,很多人以为是秋冬季节才需要做的,其实,夏季温度高,人体的毛孔都是张开的,如能经常泡脚,可有更好的祛湿排毒的效果。 >>> 方法 <<<睡前用40℃温水泡脚,不但能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 推荐泡脚祛湿方:藿香10g、佩兰10g、苏叶10g、荷叶10g、金银花10g。 一茶一粥 补阳发汗、健脾利湿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 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 茯苓粥 <<<做法:取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烂熟,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也可以加些红枣和枸杞,可助健脾。 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 三伏天是一年中湿气最重的时节,而湿邪有时是最麻烦的一种病邪,所以度夏最重要的就是要消暑祛湿。 血压高喝它,降脂喝它,老花眼喝它…每家都用得上,收藏~点此查看详情 夏天最适合喝的竟不是绿豆汤,它才是夏季的排湿养血之王~点此查看详情 “国医大师健康”编辑发布,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抄袭。文章建议配方、方法均为基本方,药效因人而异。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祝您健康! |
|
来自: 祥雲山人杨克昌 > 《141穴位大全、识穴、 取穴、 点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