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活(五)糊袼褙、打麻线

 雷渠梁 2016-07-19
我长到十八岁,脚上一直穿着自家做的布鞋。这些鞋子,大多数是姑、姨和表姐姐们点灯熬油、辛勤劳作的作品。
  做鞋,有两件事少不了,就是:糊袼褙、纳鞋底。
  糊袼褙,非常简单。一年四季,都可以做,关键是要有原料,即各种布头边角、破旧衣物。这些东西积攒到一定程度,能够做两双鞋,就可以开工糊袼褙了。
  那时候,庄稼人家物质匮乏,做衣服不光花钱,而且要布票,因此,做件新衣服,就格外费心思。很多人家,一件衣裳穿在身上就是一年,连件替换捯饬的都稀罕。所谓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绝不是夸大其词。盛夏溽暑,男劳力们总是光着膀子来往家里坡里,土布做的小褂叉子一会儿也割不舍地往身上套。农村人,身子骨硬,能将就的就将就了。如此一来,糊袼褙的材料就难为了女主人们了。家里缝缝连连剩下的边边角角、条条缕缕,赶紧拾掇在一起,预备着打袼褙。走乡串户的货郎们,有时忙活半天,也没有多大收获,气得直嘟囔这些会过日子的老娘们儿。
  到了给大人孩子们做鞋子的时候,就要糊袼褙了。女主人把家里的小饭桌洗刷一下,搬到春秋的太阳底下,打上一盆浆糊,便开始工作。浆糊刷一遍,接着把五颜六色的布料敷在上面,然后平整熨帖一下,别起皱打鼓。如此往复两三次,一张袼褙就算做成了。阳光好的日子,不到半天时间,一张上好的袼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麻线也是做鞋子必不可少的材料。老家盛产大麻。作为副业,家家自留地都要种点大麻,一来能换点零花钱,再就是居家过日子也处处用得着。
  麦后,就是杀麻季节。杀麻、沤麻、剥麻批,天气闷热,蚊虫叮咬,臭水浸泡,劳作过程充满了艰辛。几分地的麻批,卖十几块钱,剩余的就留作自用。打麻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用场。打麻线操作简单,不费力气。把麻批往那个两头大中间小的拨槌子上一拧,随手一拨弄,拨槌子便蹭蹭有声地转了起来,随着拨槌子的转动,瞅准时机添上几根麻批,一会儿,一根细白柔软的麻线就成功了。做活仔细的,整个操作过程中,要不停地轻拢慢捻,好让整根麻线均匀整齐,便于使用。
  我家那根拨槌子不知使用了多少年,做工细腻,色泽红润,像是一件工艺品,不知道它生产了多少家里人做鞋子用的麻线。
  荧荧灯火下,奶奶用拨槌子打麻线的身影,至今深深地留在记忆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