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深究笔法,写字就是瞎扯淡!

 夕夕罗7709 2016-07-21

隶书笔法浅议

 

郭名高

 

隶书的巅峰在两汉,若论法度之高,东汉为上。诸多庙堂巨制垒起一座无法撼动的高山。除了供后学膜拜,靠近它,攀爬而上,实乃志学之士取之不竭的源泉。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一个描摹勾勒的经历,虽然笨拙了些,却因贴着大地行走的虔诚,也能窥见堂奥之一斑。若再多些积累,回头关照这些名碑,有诸多共性值得参详比对,或有益于习书者快速进入法帖,甚至便捷地架起临、创过度的桥梁。

这里,笔者单就隶书的笔法作浅显论述。

简而言之,笔法可归纳为执笔、用笔两层意思。这不是什么新观点,孙过庭《书谱》所涉“执、使、转、用”四字箴言,执者,深浅长短之类是也。从诸多书论可知,执笔之法多彩纷呈,其中“五指执笔法”、“拨镫法”广为流传,而近似今日握钢笔的“单苞”法亦被苏轼运用得风生水起,且成一家之面目。选择注定风格。共性的东西必然需要普遍的法则来支撑。这里,只说“拨镫法”。

“拨镫法”亦称“四指法”,即以母指、中指夹管,无名指推而使外,食指勾而朝内。镫者灯也,执笔运指若捻拨灯芯。陈绎曾《翰林要诀-执笔法》谓:“拨镫法,拨者笔管著中指名指尖,圆活易转动也。镫即马镫,笔管直则虎口间如马镫也。足踏马镫浅,则易出入;手执笔管浅,则易转动也。”可见,捻管乃“拨镫法”的核心内容。要捻得顺畅,执笔当松。对此,黄宾虹在《与顾飞书》中谈到:“书家拨镫法,言骑马两足跨镫,不即不离。若足黏马腹,则马不舒;而离开,则足乏力。古人又谓担夫争道,争中有让,隘路彼此相让而行,自无拥挤之患。”此论最少有两层含义:一强调执笔松紧,对度的把握;二则说明,执笔松紧并非一成不变,会因行笔快慢、结体疏密、运笔行进诸多元素有所调整,是节奏化了的转变。


捻管因“拨镫法”而延续,进而构成用笔要则。捻管便于调锋,是保障书写顺畅、精准的重要法则。捻的是意,或因字径大小不同,于旁观者而言,隐显尽在毫厘间。

捻管不外乎左捻、右转两类,在起收之间,完成毫颖的铺与调。因为运笔的差异,在线条形态上必然有所不同。孙晓云在《书法有法》中将左捻谓之內擫,右捻称之外拓,与以往书论多有出入。何谓內擫?何谓外拓?擫者按也,“內擫”亦称“中含”,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缀法第二十一》云:“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而沈尹默《书法论丛》则认为:“要用內擫法,先须凝神、静气,一心一意地注意到纸上的笔毫,在每一点画的中心线上,不断地起伏顿挫着往来行动,使笔毫摄墨,不令溢出划分,务求骨气十足,刚劲不挠。”沈老所述,实则中锋平动也,讲究内敛含蓄,而非笔势走向。至于外拓法,虞世南《笔髓论》说:“草即纵心奔放,覆婉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这里,“左为外,右为内”,左、右是指捻管还是笔画位置,拟或线条位置下的笔画状态?沈尹默《二王法书管窥》认为:“外拓用笔,多半是在情驰神怡之际,兴象万端,奔赴笔下,翰墨淋漓,便成此趣,尤于草书为宜。”也就是说,古人对这两个概念各有说辞,甚至矛盾重重。既然如此,孙氏所述也只是一家之言。但有一点值得肯定,孙晓云提出的內擫、外拓之法,确实在运笔中使锋颖得到极好调整,线条的向背或者说笔势有了理性梳理,为后学靠近经典、继承法式开辟了一个落脚点,这是极有价值的。要强调的一点是,捻管不是炫技,先辈古法多因几案矮小、纸张尺幅所限,多作小字,纤毫尽现于细末,观者切勿以肉眼定是非,断得是否捻动了。

当然,线条的运行不仅是捻管,遇到较长的线条,平动亦是一法。捻管生弧线,平动则笔直。笔直非真直,只是边沿线不见明显弧度,重心平直。平动靠腕与肘来运动,在线条中段不可一滑而过,往往需要一两处发力点,于提按状态下多了线条的起伏变化。因为驻留片刻,笔毫有所调整,线条容易劲挺起来。这一点,识者多矣,却因对度的把握不当,往往显得琐碎羸弱,譬如曾熙,后期作品多有此嫌。当然,时人写隶书,尤其夹杂魏碑笔意,更是如此。

事实上,孙过庭所谓“使”、“转”即上述的“平动”和“捻管”。

以东汉《肥致碑》为例,笔者对隶书几种常见用笔法作以简单梳理。



线条是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条质量的高低,决定书写品质的高下。如何提高线条质量,焦点在笔法的合理运用。概括而言,一根线条,大体由起笔、运行、收笔三部分构成。

起笔讲藏、露,藏者逆入,或于空中作势,或在纸上经营,讲究干净、含蓄,最怕拖泥带水,动作幅度大而无当。而露锋则有两类形态:一是方笔入,垂直切下,干净利索,再右捻笔管行进;第二种尖圆短促入,笔尖着纸迅速摁行。

行笔在前面“平动”运笔中已提到,线条中段要有一两处驻留、提按过程,便于营造发力点使线条劲挺。

隶书线条的收笔也有两种:无磔者平出,末端笔锋略提,笔触清晰而不描摹回锋,此法常因汉碑镂刻而被他人误解,若观简牍、帛书,或有启发。另一类有波磔,收笔处徐徐上提,左捻管缓缓抽出,若春蚕吐丝,来不得半点草率。

在这里,顺便提一下隶书的折法,尤其是横折。汉碑中,横折常见三种:一是横画尽处,起笔竖画相搭,一笔分为二,或因刻石便利所致;二是转折处成弧线,如“馬”;第三种横竖相连,交接处若“折钗股”,不宜硬折,在横画尽出略提笔,若横画运行右捻笔管,则于折处左捻调锋而下。若横画左捻运行,折处恰好相反。


再说“用”。用者,点画向背之类是也。其实不仅向背,疏密、俯仰、粗细、长短、方圆皆可纳入其中,这与笔法虽不同,却因笔法而丰富。譬如“拜”字,并列几个横画,疏密、藏露、向背、方圆,处理得能否妥帖,笔法起了关键性作用。


强调一下“方圆”吧。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书法之妙,全在用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而方圆的表现形式,一在起收差异,二是线形变化,三则字内偏旁、字外经营所产生的辩证关系。前者可从《爨宝子碑》与《曹全碑》的差异来梳理起收和线形之不同。于一字而言,这种方圆对比却是多元化的,既有起收与线形的调和,也不乏空间分割。试分析这个“萬”字,起笔浑圆,线条饱满有弧度,尤其下边那个横折,突出一道弧线。虽如此,我们却不觉得圆滑!细加琢磨,有两处值得注意:一、中间“田”部纵横切割,内部夹角有多处接近九十度,棱角突出;二、下部短竖写时笔管右捻,与横折交接处的外轮廓线产生骨感。

说起来,隶书笔法并不复杂,却因个人理解、审美乃至投入的差异,见之于笔端,才有了巨大反差。

而不懂笔法,不在此处着力,一心想着闹出个新花样,喊着要开宗立派,那都是瞎扯淡!

 

                               2016年3月14日



郭 名 高 作 品 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