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龙:一头闯入出版界的大象

 昵称535749 2016-07-25

房龙:一头闯入出版界的大象

1882年,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诞生在荷兰鹿特丹市的一个珠宝商家庭。那时的鹿特丹是世界上最大、最繁忙的人工港,童年时,他常在亲人的带领下到港口观看各地往来的轮船,并在涂鸦本上画下这些风景。

在博物馆里,他流连沉醉于19世纪鹿特丹水手们带回家的“破烂儿”:异国服饰、鸟的标本、船舶模型、印尼巴厘岛民的面具……这一切,激发起他探索整个世界的欲望。

“我10岁起……想成为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的愿望就胜过了一切。”长大后,他愿望兑现,成为20世纪文化史上最出色的通俗历史作家。


房龙:一头闯入出版界的大象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年1月14日-1944年3月11日)】

年少时的房龙体育成绩不佳,亦曾因数学不及格而留级,却拥有出众的绘画和文学才华。1899年,房龙代替自己的老师去采访一次工人罢工事件,出色地完成了稿件和摄影任务。报道刊发,房龙没有署名权,却因此获得鼓舞,矢志成为一名记者。次年,母亲病逝,父亲再婚,家庭氛围令人窒息,他强烈地渴望逃离。

1902年,20岁的房龙只身奔赴美国,进入康奈尔大学就读。大二时,他选择了法律作为自己的专业,但他却说,自己绝不会做律师,因为,在他眼里,“新闻记者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学法律只是为了开阔自己的眼界。他还说:“在发生重大事件的天地之间我感到如鱼得水。”


房龙:一头闯入出版界的大象

【康奈尔大学旧照】

大学时的房龙在同学们眼中是个“怪胎”:将近1米9的个子,185磅的体重,虽然说不上胖,“但看起来就像一只光滑好动的海豹。”舞会上,人一多,他就会跳脱到人群之外,取出小提琴,独自坐在角落拉上几个片段。后来困扰他一生的抑郁症,似乎已初现端倪。

1905年6月,23岁的房龙大学毕业,如愿到美联社任职。同年,俄国先后发生了“一月大屠杀”和全国大罢工。房龙被派驻到俄国采访,他带着新婚妻子一起奔赴德国,先后去了圣彼得堡、莫斯科,又到波兰首都华沙做驻站记者。

房龙发现波兰人虽然是天主教徒,对犹太人的憎恨却达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这让他陷入了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人与人之间可以如此“不宽容”?这段经历为他后来写作《宽容》埋下了种子。


房龙:一头闯入出版界的大象

【房龙《宽容》,2016年 江西人民出版社】

在战火纷飞中奔波,房龙渐渐对新闻工作产生了厌倦,他决定去慕尼黑大学攻读博士。1911年10月,房龙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携妻子和儿子回到了美国。

年轻时的房龙经济拮据,像一头大象一样鲁莽地闯入了出版界。他的博士论文《荷兰共和国的衰亡》于1913年出版,总销量不足700本,其中不少还是他自己掏钱买的。

1913年起,房龙曾在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任教。学界认为他的课非常吸引学生;但他的史学偏向通俗与自由的诠释,并不符合史学界一板一眼严谨的研究方式。房龙因此遭到同僚的妒忌和指责,感受到重重的压力。而且讲课的报酬实在太低了,生活难以为继。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房龙只身离开美国回到故乡荷兰,想必也是为了摆脱进退两难的生活困境。


房龙:一头闯入出版界的大象

【房龙因高大肥胖,被赋予“大象”的昵称】

在其一生中,房龙从未走上纯书斋的学术生涯,相反,他颇为看轻这种生活。他说:“学问一旦穿上专的拖鞋,躲进了它的所谓华屋,且将它鞋上的泥土之肥料抖去之时,它便预先宣布了自己的死亡。与人隔绝的知识生活是会把人引向毁灭中去的。”

房龙的语言朴实通俗,把故事讲得趣味横生,充满了睿智、幽默和机锋。然而,这样一个写作者,却从年轻时代起就时常面对自杀性抑郁的周期性发作。他只有全神贯注、紧张地投入写作,才能获得些许缓解。

39岁那一年,房龙困厄的人生终于迎来了转折。他应邀去美国安蒂奥克学院担任社会学系主任,生活状态渐渐稳定。在出版商霍雷斯·利弗奈特和第二任妻子吉米的助力下,房龙进入了一生中创作力最旺盛的阶段。1921年,房龙以《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这本书仅仅五年间就在美国重印了32次,为房龙带来了超过50万美元的版税收入。随后,他满怀信心写完了《圣经的故事》初稿,却遭到了评论界的抨击。这让他焦躁烦闷,因此萌生了创作《宽容》的想法。

1925年,深受抑郁症困扰的房龙和吉米前往欧洲度假,他们去了巴黎、阿维尼翁、塔拉斯孔、卡尔卡松和图卢兹。在旅途中,他写完了《宽容》,吉米作为他的生活和文字秘书,及时地把手稿誊清。


房龙:一头闯入出版界的大象

【房龙的第二任妻子Eliza Helen Criswell,昵称“Jimmie(吉米)”】

《宽容》描述了西方文明进程中,先驱者们与“不宽容”斗争的历史意义。从苏格拉底到亚里士多德,从泰勒斯到哥白尼、休谟,莱辛,从文艺复兴到二战,房龙用历史“悲剧”提醒人们“宽容”的重要。

1925年,《宽容》出版,在舆论界没有激起任何涟漪——房龙的成名作《人类的故事》是一本儿童读物,市场对他的期待也是少儿科普。《宽容》把读者定位转向成年人,难以打开局面。

秉承着“大象”精神,房龙不屈不挠地继续笔耕不辍,持续出版新作,人气渐渐回升。同时,二战也促使着人们去审视历史、思辨自身处境。《宽容》恰好契合了这种思潮,渐渐博得应有的赞誉:读者认为它是“这是从未有过的既给孩子、也给大人读的最好的书”,《纽约时报》称其为“非凡的杰作”。


房龙:一头闯入出版界的大象

1925年《宽容》英文初版

在《宽容》里,房龙延续了自己一贯流畅幽默的文风,书中不乏一针见血的金句:

语言是人类最富有欺骗性的发明之一,所有的定义都是武断的。

我们有时看到的宽容,其实是由于无知导致的漠不关心。

世界上谁也无权命令别人应该信仰什么,或剥夺别人自由思考的权利。

生活意味着进步,而进步意味着磨难。

宽容: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有着耐心而公正的容忍。

二十世纪的人都信仰进步的思想,并不在乎其是对是错。我们并不知道是否能让世界变得更完美,但都觉得应该尽力一试,因为我们认为这是神圣的职责。

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如果一件事无法言简意赅地说清楚,不如不说。


房龙:一头闯入出版界的大象

《宽容》在中国最早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名为《思想解放史话》,但引起的反响并不大。1985年,《宽容》再度被翻译成中文,由三联书店出版。或许是恰好契合了中国的社会思潮,书中的精神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在整个80年代,中文版《宽容》获得了销售30万册的成绩,这个数字即便放在今天依然是惊人的。

房龙不但在出版界赢得盛誉,也得到了政坛领袖的认可。1935年,他到白宫出席了一个有30人出席的正式宴会,后来获得了和罗斯福总统单独谈话的机会,家中甚至还安装了罗斯福的私人专线,可谓享有特权。

盛名之下,他从未忘记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也许是熟悉历史的缘故,房龙是较早视希特勒上台为严重威胁的少数美国人之一。他利用演讲和在电台主持节目的机会,强调反纳粹的立场,宣扬战争的灾难性后果。但在当时仍保持中立、对欧洲局势漠不关心的美国,这显得有点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味道。

他的家也逐渐成为德国知识界流亡者的中转站,这其中包括埃米尔·路德维希和斯蒂芬·茨威格、托马斯·曼等20世纪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德国野蛮入侵他的故乡荷兰后,房龙还通过短波对荷兰广播,以他特有的机智对受难的同胞传递信息。

人生后半段,长期繁重的写作和对战争局势的担忧同时消耗着房龙的能量。这头不知疲倦地忙碌、战斗的“大象”,心脏十分脆弱。1944年2月,刚度过62岁生日的房龙心脏病再次发作。医生劝告他躲避楼梯,一日三餐在室内解决、禁烟、禁咖啡,避免过度激动。

房龙忧伤而消沉,快到月底的时候,他的心脏病又发作了两次。但他还想继续写作,他在考虑一本关于18世纪的历史书,还把本书设想成贝多芬的传记。3月11日星期六,房龙感到休息得很不错,他急于为新的写作计划做准备。他起床,走上楼,面对浴室的镜子,心脏瓣膜突然收缩。

房龙一阵阵透不过气来,他撞开了浴室的门。家人听到声响跑进来时,他已瘫倒在地板上,停止了呼吸。

(全文完)

特别鸣谢

本文参考杰勒德·威廉·房龙《房龙传》[[美]] 朱子仪译

文中所引《宽容》文摘出自:


房龙:一头闯入出版界的大象

《宽容》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吴奕俊/陈丽丽

延伸阅读


房龙:一头闯入出版界的大象

《宽容》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著 吴奕俊 、陈丽丽 译

江西人民出版社

“宽容”一词,来源于拉丁字 tolerare,意为“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宽容》讲述了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房龙倡导思想自由,主张对异见宽容,而讽刺的是历史中有太多人类的“不宽容”。

《圣经的故事》


房龙:一头闯入出版界的大象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著 邓嘉宛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房龙所写的《圣经的故事》并不是一本只给基督徒看的书,而是一本能让每个人都读懂《圣经》中奇妙故事的书。纷繁的人物,深奥的教义,频繁的战争,在房龙轻松俏皮的语言之下变得清晰而迷人且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接受,他亲手绘制的插图亦十分有趣。

本文原创,首发自“路老师读经典”微信公众号

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