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好“三伏天” 整年不生病

 日寒月暖 2016-07-25

7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我们迎来了2016年的三伏暑天。入伏第一天,空气里都透着大写的闷热。

2016.7.17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民间常讲的“苦夏”就在此时。虽说在三伏天是一段比较难熬的时刻,但是这也是“冬病夏治”最好的时机,如果我们利用好三伏天阳气最盛的这段时期调理好自己的身体,那么接下来一整年生病的几率都会减少。

过好“三伏天” 整年不生病

“三伏天”的时间段

一般来说,从“夏至”日开始的第3个“庚日”为入伏,即“头伏”的第1天,第4个“庚日”则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开始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的始日,第2个庚日则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2016三伏初伏、中伏、末伏共40天。(2016年初伏第1天开始:2016年7月17日——2016年末伏第10天结束:2016年8月25日)

三伏天养生之冬病夏治

一般一些慢性疾病都可以选择冬病夏治。包括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小儿感冒等,以及一些由于体虚体寒引起疾病,如胃痛、关节炎、肾虚引起的腰痛、宫寒痛经等。

过好“三伏天” 整年不生病

冬病夏治我们可以选择的方法很多,一般在三伏天拔火罐、穴位注射、隔姜灸、艾灸、泡脚等等都是我们建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根据自身的病症的不同,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病症和体质的方法。

三伏天养生之慎补宜养

三伏天气温高且燥热,人体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此时进补,易引起消化不良、肠胃不适。而且我们一般服用补药多属性温热,夏季进补容易引起上火。

中医讲“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疏通六腑,畅达气机,升清降浊。所以一年当中,在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过补,应以日常饮食调养为主,静心疏热。

三伏天养生之饮食调养

补水最关键

冬为阴,夏为阳,夏季是正是人体阳气旺盛之时,体内的寒气也处于易解的状态。尤其是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人也容易疲劳。因此,给身体补充水分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过好“三伏天” 整年不生病

多食酸甘之物

夏季饮食调养以清心健脾、滋阴生津为主。此外,夏季食欲减退,脾胃功能稍弱,如果饮食过于肥腻,则致损胃伤脾,影响我们的身体消化吸收,有损健康。因此,应多食一些像绿豆、薏仁、山药、丝瓜、西瓜、百合等酸甜健脾的食物。

过好“三伏天” 整年不生病

祛火补气不可少

炎炎夏日最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气虚疲倦,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祛火补气”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

祛火食物可以选择苦瓜、西红柿、黄瓜等凉性食物,肉类可以选择鸭肉,平时如果感觉气虚无力,可是的用黄芪泡水喝。

三伏天养生切忌

切勿“贪凉”

天气一热,有些人就呆在空调房不想出去,这样原本身体该排汗祛湿的渠道就被堵住了,湿热邪气一旦困在体内无处散发,就会导致一系列不适。

过好“三伏天” 整年不生病

“低调”运动

虽说“夏练三伏”,但是切不可做一些激烈运动量很大的运动,这样最容易损耗心神,对身体不利,尽量采取一些比如太极、游泳、瑜伽、钓鱼等舒缓的运动。

午睡过长

天气一热,人就容易疲倦,有时候我们选择半个小时的午睡可以很好的补充体力,很好的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但是切不可以睡得时间过长,有的人一觉可以睡到下午四五点,这样不仅不会消除疲倦,还会越睡越累。

健客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健客网。更多关于中医的资讯请关注微信订阅号:健客中医(jk-zhongyi)中医随心,健康随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