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卒中与骨骼肌平衡

 长沙7喜 2016-08-03

脑卒中由大脑动脉缺血或出血引起,猝然起病,引起语言与行为障碍。脑卒中是成年后致残的主要原因,急性期症状持续约24小时,减少风险,及时康复,可降低致残率。及时干预、减少风险是脑卒中管理的关键。

脑卒中与骨骼肌平衡——构建中枢性防跌倒体系

卒中后偏瘫

Hemi单侧

Paresis肌力减退

大约80%卒中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单侧活动障碍,并且卒中后患者本体感觉退化,肌肉骨骼废用,加大了骨折及跌倒的风险。

卒中后偏瘫风险

一、谷氨酸盐过度释放、产生兴奋性毒性、对大脑脊髓产生再次损伤、影响本体控制、平衡协调能力。从而影响大脑神经功能,加大摔倒风险。

二、运动不足引起代谢紊乱、慢性炎症均会影响全身稳态而减少骨量,运动不足,肌肉收缩刺激不足也会引起骨量下降,骨量下降则会引起骨折风险。

卒中后康复治疗主要目标为中枢性防跌倒

卒中后康复的关键策略

通过运动锻炼加强肌肉力量,刺激肌肉因子分泌加固骨骼强度;纠正脂质紊乱,促进血管生成,调节血管功能;减轻缺血损伤,营养神经,锻炼本体感觉。

运动锻炼后肌肉的内分泌调节能够促进血管生成,促进脂解及葡萄糖吸收,促进产热耗能及氧化,促进海马体BDNF的表达并抑制成骨作用(肌肉废用)。

脑卒中与骨骼肌平衡——构建中枢性防跌倒体系

运动锻炼与大脑功能

简单联系:运动锻炼可以增加大脑小血管,运动可以帮助身心改善。

复杂联系:运动可以通过神经可塑性在大脑形成更好的“回路”

作用机理:血管增加可促进给脑细胞供氧供糖供能,增加细胞活性,细胞生长通过锻炼形成更优化的神经元细胞链接,尤其是认知记忆、平衡运动方面,同时运动可加快代谢,加快血流,带走代谢产物(包括beta淀粉样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运动锻炼的防治目标为降低卒中后跌倒的发生率,3年内降低卒中后跌倒发生率的30%(中医综合干预组降低40%),10年内降低卒中后跌倒发生率50%(中医综合干预组降低6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