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湛论书》 第五回:简草与章草——简草衍生出章草和今草

 苦丁茶170 2016-08-06

【引 言】章草向来被认为是与汉隶正书相对应的草化书体,同时也被看作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早的草书体。但大量简帛牍书的出土却向我们展示了与这一传统观念迥异的事实:草书诞生于简牍帛书的草写—、——简草。章草是简草的规范化书写方式,它更具有艺术化、规范化、定型化之特征,甚至有类于民国于右任标准化之性质。章草不是草书之源,也不是“隶变”草写的别称,是简草孕育了章草和今草。草书的发展存在艺术化与标准化的双向发展趋向,确切认识草书之源和草书流变既具史学意义又具现实创作指导意义。

“汉兴有草书”,这是历史文献的记载,也是为大量出土文献所证实的史实。然而很久以来,人们习惯于把由隶书的草写形成的草书称为章草,把与楷书对应的草书称为今草。然而考诸文献和书法史籍我们会发现,这些认识并不确切。

草书概念由来已久。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即明确称“汉兴有草书”;崔瑗不仅善草书,而且首著专论书法美的《草书势》;赵壹依据儒家经世致用的观点对仅仅耽于表面形式技法的草书社会热做出严厉批评而作《非草书》,但他们均未言章草的概念。而西晋杨泉《草书赋》、卫恒《四体书势》、索靖《草书势》,亦均未言章草。最先称章草概念者为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但其称杜度、崔瑗、张芝,以及姜诩、梁宣、田彦和、韦诞、张超、索靖、皇象等只言“始有草”或善草、能草,皆不言章草,而唯称:“高平郗愔,晋司空、会稽内史,善章草,亦能隶。”由此看来,并不是在隶书通行时代,写草书者都写得章草,章草应该有其所特指。该文中还有一条书评云:“琅琊王廙,晋平南将军,荆州刺史,能章楷,谨传钟法。”而钟繇书法其文称:“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相互联系,我们可以认定羊欣所谓的王廙“能章楷”的“章”当有“传秘书、教小学者”之章程书的含义。同样其称郗愔“善章草”亦当有章程草书的含义,也就是具有可做秘书公文、可授徒的规范化草书的含义。

《胡湛论书》 第五回:简草与章草——简草衍生出章草和今草

敦煌简牍

孙过庭《书谱》中论钟、张、“二王”书法不谈章、今草,但其论各书体特征云“草贵流而畅,章贵检而便”,是以草书和章草相区别而对待。张怀瓘《书断》对于章草概念论述最为详备,其称:“建初中,杜度善草,见称于章帝,上贵其迹,诏使草书上事。魏文帝亦令刘广通草书上事。盖因章奏,后世谓之章草”,“章草之书,事事区别;张芝变为今草,如水流速,拔茅连茹,上下牵连,……呼史游草为章,因张伯英草而谓也。”前面的阐释是说章草由史游所作,而用于章奏;后面所说章草之名是因张芝创今草后,言之前草书相对而产生的概念。针对一些认为是王羲之创造今草的观点,张怀瓘辨析道:“右军之前,能今草者,不可胜数。……伯英学崔杜之法,温故知新,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综上梳理,我们可以明确:章草是“汉兴有草书”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被帝王认可,可以做奏章的规范化、标准化草书,传世章草如《急就章》《月仪帖》《出师颂》等都是典型的规范标准化章草。

章草产生的前提就是隶书的草写,但隶书的草写并不都是章草。隶书的草写是当时简牍书法的草稿。20世纪以来出土的战国、秦、汉数万枚简牍,为我们开启了认识草书产生发展演变的新视野。特别是像敦煌、居延汉简中大量随意、自由、鲜活、无拘无束的草书为我们展示了具有篆隶特征但又不同于章草的早期草书风貌。这种草书当然不能以一个章草的概念总括之。为简便起见,我们以其主要表现于简牍

古迹书法中姑称其为“简草”。简草主要产生于汉代,产生于实用的快写。但它和广义的草书,如陶文、甲骨、青铜器大小篆书的草写不同。早期大小篆可能存在潦草的书写,但其没有发展形成艺术化的书体。而汉代草书的书写不仅在实用中产生形成,而且达到了一种艺术审美化的高度和一个时代书法创作的高潮。这种高潮表现为既有成就卓著的草书名家如史游、崔瑗、杜度、张芝等,而且有众多普通士子如梁孔达、姜孟颖辈及后学之徒的狂热痴迷跟风。他们“慕张生(即张芝)之草书过于希孔、颜焉”,而且达到了“专用为务,钻坚仰高,忘其疲劳,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笔,月数丸墨。领袖如皂,唇齿常黑。虽处众座,不遑谈戏,展指画地,以草刿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见出血,犹不休辍”(赵壹《非草书》)的程度。兴起于汉代的这场草书热潮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影响是重大的。它不仅催生了草书的艺术化发展,也催化了中国文字正体的由篆到隶、由隶到楷以及行书各种书体的全面孕育产生。在书论上产生了崔瑗创造的专写草书书法之美的“势”体文体。受崔瑗《草书势》影响,又有蔡邕《九势》、索靖《草书势》、卫恒《四体书势》,及相近文体书论如杨泉《草书赋》、成公绥《隶书体》等。

《胡湛论书》 第五回:简草与章草——简草衍生出章草和今草

传索靖书《出师颂》

对于张芝草书,人们习惯以进化论观点将之归为章草,而对传世的《冠军帖》《终年帖》等产生怀疑,甚至认为是唐张旭所书。其实我们对照一下崔瑗、索靖、杨泉对草书形态的描述就可明了当时传承了崔杜草书、张芝草书形态的可能性了。崔瑗《草书势》描述草书形态:“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绝笔收势,余纠结,腾蛇赴穴,头没尾垂”。其述绝笔收篇,笔画纠结盘绕的描述不正是张芝《冠军帖》末尾的“耳”字那曲折婉转的长线条形态吗?在赵壹《非草书》中也有“直以杜崔之法,龟龙所见也”的龙蛇盘旋起伏笔法形态的描述。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在东汉末年杜度、崔瑗、张芝的时期,草书已经发展出现和规范化章草相并行的另一种很成熟的具有连绵如龙蛇盘旋起伏的今草书法形式。而敦煌出土的马圈湾木简中成熟的龙蛇连绵草书线条又从实迹上证明了东汉当时出现连绵一笔大草的可能性。东汉末年连绵起伏今草书法形式的创造成熟实现,一方面在于汉代草书兴起发展既久,另一方面东汉造纸术的发明和书写运用也将汉字书写从竹简逼仄的空间中解放出来。虞龢《论书表》即记载了南朝宋明帝宫廷所藏张芝书即为“张芝缣素及纸书四千八百二十五字”。

章草概念在后世使用中也不完全是指古规范化隶草,也有纯草的含义。如张怀瓘记王献之劝其父王羲之改体称:“古之章草,未能宏逸。今穷伪略之理,极草纵之致,不若稿行之间,于往法固殊,大人宜改体。”王献之所书为随意的行草夹杂的稿行书,而王羲之作草遵循古法,为纯草。所以这里的章草又有纯草、规范草书的含义。联想明清王铎、傅山作草多行草混杂,亦当大令流毒也,故知章草的遵循规则法度之精神至今亦具创作指导意义。

胡湛简介

《胡湛论书》 第五回:简草与章草——简草衍生出章草和今草

胡湛学名凤森,别暑萧散斋,一聪。

中国书协教育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书画艺术院副院长(北京)

河北省书协主席团委员、副秘书长、理论部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草书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颜体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全国新文人书法倡导和活动组织者

《中国书法》《书法报》《中国书画报》学术专版、学术论坛主持人、特邀撰稿人

《书法家》杂志副主编

全国楷书创新论坛等多项全国书法理论研讨会及展览组织者及评委

河北大学影视学院、河北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紫金书院院长

著《文人书法与新文人书法研究》《书踪诗缘》《萧散斋吟草》等著作多部。

曾获全国书法理论书谱奖、第六届、第十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论文奖等。

创作践行文人书法和新文人书法、浪漫主义书法,主宗二王、苏、米行书和旭素大草。

“燕赵书画大讲堂”微信公众账号:“yanzhaoshuhua”←←←长按可复制

“燕赵书画”微信公众账号:“yzsh2011”←←←长按可复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