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0doc个人图书馆

 养心怡神888 2016-08-28
伤寒杂病,其理则一,学伤寒之法,不可拘于伤寒之名也。六经之分,非为伤寒而设,亦非六经之伤寒,实六经中皆有伤寒杂病也。病有表里内外,药有寒热温凉,病有浅深,治有次第,方有轻重,治有缓急,寒在皮毛者,发汗解肌为要,热在其里者,下有缓急之殊,半表半里者,又有和解为法,利水有寒热之别,温阳有内外之分,寒热有在上在下,又有互结为患,种种诸治,用药之方法,以六经统之,以六经分之,则伤寒百病理法方药备矣。
处方:太子参、茯苓、焦三仙各15克,法半夏、陈皮、厚朴、苏梗、佛手各10克,炒白术、延胡索各12克,砂仁、广木香、炙甘草各6克,吴茱萸3克,瓦楞子20克。处方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味而成,中焦气滞脾虚失运,饮食入胃不能化生气血精微,久之就会蕴湿生热,用黄连、吴茱萸清利中焦湿热,延胡索行气止痛,瓦楞子制酸止痛,焦三仙消食和胃,厚朴、苏梗、佛手疏肝理气,宽中行气,诸药合用,收效甚佳。
沈绍功教授经验汇讲。
鲍远程运用《内经》病机十九条经验* 鲍远程教授为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学验俱丰,每于之中尽演国医之神奇妙用。按:鲍师指出病机十九条第八条“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所指多种痛痒及其疮疡之类的热,大都属于心的病变。故治疗初期以润肺、肃降肺气为主兼以柔肝滋胃、健脾宁神,再合逍遥散治疗,肺气平、肝气畅则寐安,诸渐除。
火神派方药指要1本书是一本火神派方药运用著作的创新之作。二是火神派方药学.重点介绍了郑钦安以及近代火神派众多名家应用及推崇的122首方剂,同时附有《医法圆通》所涉及方剂93首:特别是详细地介绍了火神派创始人郑钦安对多首方药的阐释,颇具新意;目录一、火神派方药运用导论(一)火神派源流1.郑钦安2.卢氏传人3.沪上传人祝味菊4.当代传人唐步祺5.重要传人吴佩衡6.李可老中医7.范中林老中医8.其他。
张琪调补脾肾论经验张琪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床学家,精于仲景学说,对金元四大家、明清各家学派及温病学术理论有高深造诣.重视脏腑辨,尤为重视脾肾两脏,提出调补脾肾理论.常用调补脾肾的方法有温中散寒法、辛开苦降法、补脾胃升阳除湿法、温补脾胃法、健脾胃益气血法、温运化浊法、温运化饮法、滋脾益胃阴法、培土疏木法、滋阴补肾法、温补肾阳法、壮阳滋阴填精益肾法、脾肾双补法.
周仲英讲中医技巧。
卢氏实验录序。著有《郑钦安先生医书集注》、《金匮要略恒解》、《卢氏医学心法》、《卢氏实验录》、《心脏病论治》等。现国家大力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老怀益加鼓舞,余不敏,常与及门相亲,凡疑难难治诸,集类成帙,以资参,述余究医经过,实知学医不应专究方药,尤贵理法相通,期能见病知源,使天下人登诸袵席为快。
《素问.风论》:"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从心身疾病的观点来看,本病的发病机制是:在独特的遗传素质和个性行为特征基础上,受到长期剧烈的精神刺激,便产生心理应激状态,使大脑皮质调节功能降低,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胃排空功能障碍,胃和十二指肠壁血管痉挛,血循环障碍,使胃粘膜屏障作用破坏,形成溃疡(刘增恒等《心身医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