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日式拉面在我眼里,总有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也是承载岁月美好回忆的美味。 “ラーメン凪”納吉拉面五月份放言要落户K11购物艺术中心时,就得到了广泛关注,大众点评上一水的“期待开业”。七月份试营业的时候,我便去试了下。 第一次去的时候,服务生会耐心地介绍每一款拉面的特色和忌口,然后给一张单子让客人自己勾选。
下单之后7~10分钟就能上面,服务生耐心提醒,恭谦招待,颇有日式拉面馆的风情。 主菜单推出纳吉王、焰王、绿王、墨王四款拉面,及一周一换的神秘特定王口味。第一次去我点了经典的纳吉王。
纳吉王就是最经典的豚骨拉面,汤头醇厚、面质鲜美、叉烧香酥是它最基本的要求。而一家日式拉面馆的功夫能不能到家,还要考验汤与面、面与料、汤与料之间的配合。 为每一位顾客上面,服务生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一句:“最好先喝几口汤,再搅拌吃面。”这大概是为了不让煮面挂上的水影响了汤头自身的鲜美程度。 纳吉拉面的汤头果然没有让人失望,长时间大火熬制的猪骨浓汤,色泽鲜白饱满,汤面上的油脂非常漂亮。搭配独家酱油、味增、海盐等配料比例,入口可谓厚而不腻,每喝一口都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细面 第一次吃选择了较为传统的细面,普通硬度,厨师对面质软硬的把控非常到位,软硬适中的面条能够较充分地挂上汤汁,一口吃进去体验很好。就个人喜好而言,细面碱偏重,所以第二次去的时候尝试了太面,面能跟汤、料更好地融合。 猪肩肉
(一开始忘加了,店员另外上的) 叉烧有偏瘦的肩肉和偏肥的腩肉两种,肉质本身都很不错,但均与汤脱离,像是单纯为了满足肉质主义者的胃口,于面无益。 但叉烧上那一抹秘制炎之酱值得点赞,为整碗面添加了一分口味上的亮色。黑木耳和卷心菜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调节口感、增加清爽的职责。 桌上调料 10元 除了厨房搭配的风味油和酱料之外,桌上还配备了辣椒油、黑白胡椒、海盐、白芝麻、豆芽和酱菜等,可供食客自己选用。 半熟蛋 10元 半熟蛋火候很美,但味道偏淡,10元一颗也并没有比和府捞面的乾隆冰芯蛋好吃,在这一款上不该迷信。 总得来说纳吉拉面还是对得起它2013年度东京拉面大赏冠军的头衔的,汤头回味鲜甜而不是一口味精味儿就比沪上许多自诩正宗日式拉面馆更灵。 而且愿意花一整个月来琢磨大陆人的口味,然后闭门一周才研究出最终的菜单,主厨生田智志的确是在用热情和执着在做拉面。 在纳吉王之外,个人最喜欢绿王。 绿王 65元 绿王在纳吉王烫头里搭配了新鲜罗勒、橄榄油及多种蔬菜调味油,面上的白色小山坡是诚意满满的干酪粉,口味亲近意式青面,干酪入汤后可以拉丝,香味也更加浓郁。
紫菜是另外加的,怕又是罗勒、又是干酪、又是浓豚骨汤会太腻,撕紫菜也是非常“日式拉面”的一道程序。 墨王 68元 墨王坐拥黑鱼汁、黑芝麻、黑酱料,是最能体现日系料理爱折腾、抠细节精神的一款,然而入口实在过于厚重,完全没有了汤的流畅感,而且蒜味太重,豚骨的清香也被掩盖了。个人建议如果想要尝试,就把辣度提升一档,可以调剂口感。 Tip:墨王需配合围裙食用,不要问我为什么我的白T什么都不会告诉你的!/(ㄒoㄒ)/
红彤彤的焰王球号称以熟味增和特制猪肉绞成,入口辣而不呛,余味甘甜,吃起来比基本款更带感。同样的问题是香料味太重,掩盖了豚骨汤本身的香醇。 拳饺子 30元 拳饺子类似生煎包,每一面都煎到焦黄,五个拳头大的饺子围着一个清新的白萝卜泥球,再撒一把葱花,卖相十分喜人。
吃饱喝足走出店门,门外已经排起了长队,“ラーメン凪”納吉拉面开了两个月而“网红”热度不退,也难怪每天下午三点就会售罄打烊,双休日午市更是一座难求。建议来拔草的食客避开每天11:30~13:00的用食高峰期哦。 来体验一次正宗日式拉面的幸福感吧 ↓ ↓ ↓ ラーメン凪 納吉拉面 地址:淮海中路300号K11购物艺术中心3楼 人均:68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