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热敷”还是“冷敷”看中西医思维

 竺言小聚 2016-09-11

从“热敷”还是“冷敷”看中西医思维

今天在论坛里看到一篇文章:讨论是“热敷”还是“冷敷”的问题,竟然莫名有了些感触,于是便促成了撰写此文的动机。

其实关于“热敷”还是“冷敷”的问题,映射出东西方思维的格局,我们不去评价优劣,只从医学与健康有关的角度来谈点看法;我们本来是喜欢“热敷”的,热能温通,助长阳气;所以,在传统中医中经常用到热敷的方法来行气散瘀;可是现在,现在很多人对“冷敷”也不陌生了,比如:急性运动性损伤(崴脚之类),用冷敷防止微循环继续渗出;热是扩张的,而冷能收敛;其他,再比如小孩高烧,物理降温的方法用冰袋,我们也是学习了西医教科书的经验,并作为科学的规范操作照单收录;

有人说,东西方人的体质不同,所以行事风格迥异;比如,我们以前的老辈人是告诫怕吃凉的,现在怎么凉快怎么来;更比如,生了孩子“坐月子”,传统中又怕风、又怕寒的;可我们看到西方人身体“杠杠的”,水里生孩子不说,好像生了孩子不久就洗凉水也没关系;这就学糊涂了,到底听谁的?我们一些追求新风尚的年轻的一代,禁不住有些鄙夷传统:你们说的未必就是真理,世界有多样性,老古板过时了,科学为我们解释一切,我们崇尚科学。

从“热敷”还是“冷敷”看中西医思维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科学”的代名词?其实,如果崴脚在传统的处理方法中是忌冷敷的,“冷敷”眼下可能是促进了血管收缩,阻止了出血;但是也能造成“离经之血”的淤滞,会出现筋膜等软组织中的后遗症;我们本来有更好的不需要“冷敷”,能即时止血止痛的中药,它能散淤血定伤痛,愈后还没有太多的后遗症,可是现在市场的中药制剂都做成了冷凝喷雾,感觉很科学吧?但那是西方思维体系下的产物,不是真正的中医思维下的中药;还有,孩子烧得厉害,降温为什么一定要用冰袋呢?记得很早以前的网载有一对年轻的小夫妻急的没办法,把孩子放冰箱去降温,有点犯傻了;中医不这样的,认为热是郁闭,分析原因,大部分可以通过毛孔发散降温,所以中医用药的思路是汗法,而如果用冷来降温,毛孔反而关闭,闭门留寇,必然留下后患。

从“热敷”还是“冷敷”看中西医思维

当然,如果只图了眼前,很多结果我们虽然一时看不到,长久必然显现。这就好比,中医追求开窗通风的自然风,西医追求的是空调制冷的短平快;空调病现在有很多人是意识到了,那么其它的呢?还是多看看,反复思考,不要顾了眼前丢了将来,留下苦果子吃;抗生素大家是越来越觉得要少用了,西方人也在不断反思,看到了很多急功近利下的弊端,它们要扬弃的东西我们趋之若鹭,他们现在把眼光投向东方,而我们却反而嫌弃它的陈旧;看来,生活如围城:在外面的想进来,在里面的却想出去。

不要片面看问题,多思、多想、多看、多实践;那么,我们就知道,到底是该“热敷”呢,还是“冷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