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程问题:老司机带你开车

 彬临钦岛 2016-09-12

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此类问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行程问题一般只有四种类型:

行程问题:老司机带你开车

1. 初等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只有三个变量,每个变量有N种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同学只要牢牢把握这三个变量,就能轻松搞定初等行程问题。初等行程问题就是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即研究单个物体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行程问题:老司机带你开车

核心公式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虽然是考核心公式的应用,但公务员考题中基本不是直接代入核心公式就可以解题,出题者往往都会在各个变量上面设“弯道”:

1、路程“弯道”:单向直路、往返路、上坡路、下坡路、环型路、“回头”路、速度不同的一段路、队伍(火车)过桥(隧道、电线杆)、动物爬树(井)、 “树”路……

2、时间“弯道”:具体时刻、时间提前、时间延后、休息时间……

3、速度“弯道”:平均速度、速度变大、速度变小……

行程问题:老司机带你开车

2. 相遇问题

行程问题:老司机带你开车

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的典型应用题,研究“相向运动”的问题,反映的是两个量或者多个物体所走的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其核心就是速度和。通常是已知速度、路程等变量,求相遇时间或者已知时间,速度,求路程等这类题型。总的来说其只有以下两种情况,每种情况有2种变化:

行程问题:老司机带你开车

核心概念

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1)直线相遇问题

当相遇问题发生在直线路程上时,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

(2)环线相遇问题

当相遇问题发生在环形路程上时,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环形周长。

注意点

解答相遇问题时,一般需要借助于列方程法进行求解。

对于复杂的相遇问题,正确画出行程图、找准突破口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一般而言,单个量的往返问题,一般以时间关系为突破口;

两个量的往返问题,一般以路程为突破口。

具体可以根据最终的问句,根据基本的三量公式(路程=速度×时间)层层逆推,缺什么量,查找条件补什么量。

3. 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是行程问题的常考典型应用题,是研究“同向运动”的问题,追及问题反映的是两个量或者多个量所走的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核心就是速度差。有以下两种情况,每种情况有2种变化:

行程问题:老司机带你开车

核心概念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路程差=追及时间×速度差;

速度差=路程差÷追击时间。

小红和小明的家相距30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去学校,小明在小红后面,小明每分钟走160米,小红每分钟走100米,问小明几分钟追上小红?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300 ÷(160-100)=5分钟

当追及问题发生在直线路程上时:路程差=追者路程一被追者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当发生在环形路程上时: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追上一次,就是多跑一圈)

4. 行船问题

行船问题是行程问题的一种,有基本行船问题和变形行船问题(扶梯问题)两种类型。由于流水具有一定的速度,行船问题就是弄懂物体在有相对速度情况下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一般采用列方程法求解。

核心概念

(1)基本行船问题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由上述两个公式进行相加相减得以下两公式: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2)变形行船问题——扶梯问题

A.沿电梯运动

能看到的电梯级数=人实际走过的级数+电梯本身移动的级数;

由于人实际走过的时间与电梯本身移动的时间相等,

那么,上式变形为:

能看到的电梯级数=顺行速度×沿电梯运动方向运动所需时间

=(人速+电梯速度)×沿电梯运动方向运动所需时间;

B.逆电梯运动

能看到的电梯级数=人实际走过的级数-电梯本身走过的级数;

能看到的电梯级数=逆行速度×逆电梯运动方向运动所需时间

=(人速-电梯速度)×逆电梯运动方向运动所需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