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了才痛 vs 不动也痛,疼痛并不复杂

 chenyuchenxian 2016-09-27

我们的身体会想办法对抗适应疼痛,所以疼痛基本上都会出现筋骨结构的变化,除非急性发炎。但即便发炎也会有发炎的现象,所以基本上绝大部分的疼痛都是可以用手摸出来的。


疼痛的原理:动了才痛vs不动也痛

疼痛,如果是没动不痛,动了才痛的,表示这个疼痛是因为筋骨结构无法承受或执行它所要的功能活动。这种疼痛一定可以摸得出来,因为疼痛部位的肌肉张力会改变。

若不动也痛,可能是发炎、神经痛或其他,疼痛的原因不单纯是肌肉的,可能是比较远处牵连过来的。活动才会痛的疼痛,局部的肌肉一定会摸出问题。

全身筋膜就像一张网,从头到脚包裹着。如果肩颈以下有问题的话,有问题的筋骨结构卡歪不动拉住了,其实连头皮都会紧紧的。全身的筋膜是有觉知性的,所以头皮扎针有效是因为扎针的刺激传导到全身,传达到大脑里,身体会相对地想要去挪动、抵销、或顺应这个压力,皮下的筋膜就会跟着改变。

其实针灸并不像是传统所形容的,扎针进去找到一个穴道,像在找开关一般。扎针让筋膜改变,因而会使肌群张力改变,肌群张力会改变肌肉收缩的状况,使结构发生改变,因而能够解决活动会痛的问题。并不只是「气通了」,更不是脑啡分泌所以不痛,果真如此,那么抽个烟脑啡分泌更多,应该就更不痛啰?

所以就拿针刺治疗落枕痛来说,事实背后的道理是痛处附近的肌肉因为针刺,肌肉收缩的状态、张力系统、甚至相对骨头位置都会发生轻微改变。真的,身上发生了非常多变化。


像我们最常见的落枕问题,其实单用手摸着头皮大概就可以猜到问题来自于身体的哪一部分。因为有问题那一边,比方说右边头皮一路到脖子松松的,可用手指横向推而推动,左头皮卡住推不动,故落枕问题出在左边。但左边有问题,还不一定真的是病根。

疼痛常常是该处的骨架没有办法伸展到极限,没办法完成运作,所以才疼痛,但却不代表该疼痛点的肌肉本身有问题、也不代表病灶在此,只是该处的肌肉被摆在、处在不对的状况之下没有办法执行生理功能而已。


如果脖子摸起来温度感觉相同,没有异常的血管跳动,像这种情况,疼痛应该是活动才痛,不是不动也痛的那种。如果是活动才痛,表示是患处筋骨结构的位置不对了,那个点常常是“被害者”,并不是“凶手”。


我刚开始学医的时候,曾多次被老师的绝技吓到。网球肘伸肌肌腱炎无法拿杯子,会痛,我师父说那是“骨头跑掉了”。当时我医学院刚毕业,完全无法想象何谓骨头跑掉,但他调完以后真的就可以拿杯子,真的就不痛了。这表示这个疼痛并不是因为肌腱劳损或发炎来的,只是肌腱处在不对的位置、不正常的张力下,无法完成它正常的收缩而已。




左边脖子肌肉的张力远大于右边,右边脖子肌肉可动,左颈肌肉卡住,被绷紧的肌肉无法活动到应该可动的极限,所以头往右倒是紧的,但头往左倒会痛,后仰压它会更痛。左边骨头位置不对,但此时右边骨头是松的。左边肌肉紧绷,真的是该条肌肉的问题吗?其实我想不是的,因为我们要考虑局部跟整个身体相对的关系。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