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人不言以功成,万物相伴以证声,现如今还需无为而治吗?

 发哥07domrg8zi 2016-09-27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讲的是美和丑,善和恶之间的关系。二者相生相伴,互相之间作对比,只有相比较,才能体现出对方的特点,所以说世间的事物总是相对比较的。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别人就算开心一点,你也觉得是在气自己,这就是比较的结果。其实别人并不是针对你,而《道德经》中就对这现象做出了老子他自己的解释...

圣人不言以功成,万物相伴以证声,现如今还需无为而治吗?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讲的就是老子对于世间万物之间关系的解释,也相呼应老子的世界观,对于“道”的释义。阴阳相合就是万物之间永恒不变的存在规律。这句话的意思大家可以自己体会。从有无这种宏观事物到前后这种微观事物的解释。一句:恒也,道出了万物之间规律变化。

圣人不言以功成,万物相伴以证声,现如今还需无为而治吗?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小段是老子对于处世和治世给出的意见,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把他当成自己是创始,有所施展,却不加自己的情感意志,不倾向,就算功成也不当做自己的功劳。这样的话,正因为不当成自己的功劳,就算失去也只是挥一挥衣袖。

圣人不言以功成,万物相伴以证声,现如今还需无为而治吗?

老子对于圣人不言以功成的理想很有道理,但是却没有施展,我想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功利的社会环境,心不静,物不证。圣人难成,德行缺失,我们有了安定的社会环境,却没有真正静心下来思考世界,思考宇宙,对于万物规律的探寻也很少。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阴阳相随,我们做一件事情,如果不从相对的面来考虑,即使现在结果是好的,坏的方面可能会在将来到来。道恒也,路远矣,愿圣人不言以功成,万物相伴以证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