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笔记之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集解5-2》

 野之老 2016-10-10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1.《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阴阳-阴阳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注曰:天之用也。曰:以生长收藏,注曰:四时之用。曰:以生寒暑燥湿。注曰:五行所生也。有本有“风”,谓具五者也。平按:“湿”下,《素问》、《甲乙经》均有“风”字。

2.《类经-卷二-阴阳类第一-阴阳应象》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注曰:四时者,春夏秋冬。五行者,木火土金水。合而言之,则春属木而主生,其化以风;夏属火而主长,其化以暑;长夏属土而主化,其化以湿;秋属金而主收,其化以燥;冬属水而主藏,其化以寒。五行各一,惟火有君相之分。此言寒暑燥湿风者,即五行之化也。五营运等论言寒暑燥湿风火者,是为六气也。

3.《素问注证发微-卷一》注曰:此承上文言六气所伤而合内伤外感者,以悉推之也。夫寒暑燥湿风皆能有所伤矣,然是寒暑燥湿风,乃天之所生也。天有春夏秋冬之四时,金木水火土之五行,以生长收藏,而寒暑燥湿风之六气从兹而生焉。盖春属木,主生,而风之所以生也;夏属火,主长,而暑之所以生也;长夏属土,主化,而湿之所以生也;秋属金,主收,而燥之所以生也;冬属水,主藏,而寒之所以生也。

4.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注曰:风热、天之阳气也。寒燥湿、天之阴气也。乃四时五行之阴阳偏胜而为病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故在地为水在天为寒在地为火在天为暑在地为金在天为燥在地为土在天为湿在地为木在天为风。天有四时五行之生长收藏而化生阴阳之六气也。此言天之四时五行成象成形者而应乎阴阳也。)

5.丹波元简说:此五气配四时中央也。《左传》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乃别是一家之言,《内经》无六气之说。而运气家五气之外加火,配乎三阴三阳以为六气。夫火者五行之一,岂有其理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