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自曝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案例

 砥砺行1 2016-10-10




病例分享
高龄转子间骨折


病例提供者:解放军323医院 张永刚
1
基本情况
性别:女,年龄:82岁
患者主诉:摔伤致左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4h
既往史:既往体健,高血压病、糖尿病20年
2
术前X线片、CT片
3
诊断
1)左股骨转子间骨折
2)高血压二级
3)冠心病
4)糖尿病
5)应激性溃疡
6)泌尿系感染 
4
治疗
左股骨转子间骨折切开复位,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5
术后
左图为术后三天,右图为术后三个月。

6
讨论

1)术后骨折移位的原因?
2)再次手术方式如何选择(内固定还是人工关节置换)?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袁志、吴尧平、李军、马兴、孟国林、薛汉中等


记录整理:袁志


点评要点

这是个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的病例


为什么会失败呢?我们要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呢?


1、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骨折属于什么类型:
先回顾一下AO骨折分型:分型需要反复学习才能记住。
其中,A1型稳定性骨折A2.1型不确定,如果尽管小转子游离,但其内侧股骨距能复位对合且相互抵触支撑,属于稳定性骨折,否则被视作不稳定骨折A2.2、A2.3、A3各型均为不稳定骨折。但判断稳定与否,同时还要兼顾看是否合并严重骨质疏松,如果是,即便影像学为稳定型的,也要修订为不稳定型

该病例骨折从影像学判断应该属于A2.1型稳定型,该病人女性,82岁,轻微暴力发生骨折,属骨质疏松性骨折,且X线片显示骨质疏松很严重,应视为不稳定骨折


2、如何选择内固定方式:

1)一般来说,稳定型骨折首选DHS不稳定骨折首选髓内钉,如果特别严重骨质疏松,则可以考虑关节置换


2)解剖锁定钢板不首选
(1)周方教授率先用髁部LISS钢板倒置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获得不错的疗效,已被认为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一个备选方法,但纪方教授的英文文章也强调了,该方法不能早期负重。

(2)然而前一段时间LISS解剖锁定钢板在转子间骨折治疗上有被滥用的倾向,记得有一次参加《中华骨科杂志》在银川举办的的彩虹行动,郭晓山教授比较严肃地批评了这种现象,结果在骨科医生群里引发许多基层医生群起而攻之。现在看来,郭晓山教授是对的,目前已经公认:转子间骨折不首选解剖锁定钢板,只是在其有较大劈裂骨折块不适合髓内固定时使用。


3)即便使用解剖锁定钢板,也要使用规范。该病例有几点不规范
(1)该病例没有侧位片,这是不允许的,有可能是近端螺钉被打到股骨头颈的外面而不知。
(2)该锁定解剖钢板近端螺钉过少,只有3枚,不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若选用LISS钢板,近端打入4-6枚锁钉螺钉会好些。
(3)该锁定解剖钢板近端螺钉打得偏高,如果靠近股骨颈偏下方,会增加固定强度。
(4)该锁定解剖钢板近端螺钉偏短,如果靠近股骨头软骨下骨内,会增加固定强度。

(5)采用锁定解剖钢板固定,特别是固定不确切时,强调多活动,晚负重


3、下一步治疗方案:
1)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取出原失效固定物,重新复位,改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术;不建议再用解剖锁定钢板LISS固定。

2)股骨头置换术:针对该病人,这是较推荐的方法,因为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更重要的是内固定失败过一次。但要注意对转子间骨折,不能滥用关节置换。目前已明确:关节置换一般情况下并非首选,但凡能复位固定者,建议复位固定治疗,除非特别骨质疏松特别粉碎无法复位固定者,以及复位固定失败者才用。


4、对分享该病例的特别肯定:

对张永刚医生能与大家分享该病例表示衷心感谢,对其自曝失败病例的勇气表示崇高敬意。这不代表他们水平就差,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专家,谁没有失败的病例和失败的经历?我认为“腕”越大的专家,失败的经历越多;重要的是敢于正视失败,能从失败中总结教训,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希望各位医生能向张永刚医生学习,有勇气与大家分享讨论各自失败的病例,使其能发挥正面的作用。


5、关于对应激性溃疡的警惕: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该病人还合并有应激性溃疡?对消化道应激性溃疡我们要高度重视,不能忽视,否则会死人的。我们总结了我们创伤骨科近15年住院期间的死亡病例发现:除了致死性肺动脉栓塞、肺部感染及心血管疾病等之外,消化道应激性溃疡也是一个较常见的杀手,我们有3个病人死于此,特别是合并肝硬化或肝功不好,尤其是因此曾经吐过血的病人要高度重视。


说明

本文来源:中华骨伤论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