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十三、同事女儿感冒

 久病爱中医 2016-10-18
这个感冒挺厉害,治的挺费劲,值得记录下来。
患者是同事的女儿,很熟悉,以前也治过几次感冒啊,咳嗽啊,效果都不错。这次是流感,挺严重,让我给开方治治。
我接到电话的时候是周末,说孩子学校流感,孩子也被同位传染了,症状是怕冷,发烧三十八度多,要求开方。
我开了一个方,麻黄汤加了点柴胡和石膏。怕冷、发烧、无汗,应该用麻黄汤,这个大家都知道,为啥要加柴胡和石膏呢?因为这个孩子的身体状况我比较清楚,少阳有郁热,还有点阳明热,我担心病邪传入少阳和阳明,我想呢,少少的加上这两味药呢,对病邪的传入会起到阻截的作用,算是两路伏兵吧。
孩子是上午吃的药,到了中午反馈,发汗了,但是依然发烧,温度到了三十九度多,家里老人很着急。
好嘛,喝了我开的药,不仅没退烧,反而烧的更高了,我也感觉有压力。
我问:口渴不渴?回答说口渴、烦躁。我想,坏了,第一道防线没有防住,病邪进入阳明了。为了稳妥起见,我又到孩子家里给把了把脉,脉洪大,确实是阳明热,于是给开了个白虎汤。
我想,应该一剂白虎汤吃下去就退烧了。
结果我太乐观了。晚上同事反馈,孩子喝了药吐了,觉得胃胀,既吃不下饭,也喝不下药。
我的压力更大了。吃不下药咋办呢?我想了想,说:那就改成用药泡脚吧。
这个治疗不顺利啊。晚上我在家里检讨,觉得自己的诊断有问题,问题在哪里一时又想不出。后来一下子明白了,我记得下午看过孩子的舌头,舌面上覆盖着一层厚腻的舌苔,说明肠胃湿气很重,怪不得胃胀吃不下饭呢。看来这个问题被我疏忽了。
第二天一早,告诉同事,在原来白虎汤的方子中加上藿香、佩兰和砂仁、苍术,用来除湿热。因为孩子烦躁,再加上栀子和豆豉。
第三天早上,同事反馈,体温有下降,三十七度了,全家人悬着的心终于稍宽。我也跟着松了口气。
同事发了几张孩子舌头的照片,看到舌头前三分之一的舌苔渐退,舌尖红,舌根的舌苔依然厚腻,舌头上有一条竖纹。看来加上化湿热的药还是有效果的,竖纹显示了湿热已经伤阴,需要补一下阴。
于是又给开方如下: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沙参、藿香、佩兰、砂仁、苍术、白蔻。
这个方子就是麻杏石甘汤加藿香、佩兰、砂仁、苍术除湿,加白蔻运中焦,加沙参滋阴。
在伤寒论里,麻杏石甘汤是用来治疗喘而汗出,现代多用在治疗肺炎。这个孩子现在是
咳嗽、低热、流清鼻涕,从病机上说是有阳明热,还有一点表寒,正好麻黄、杏仁和石膏可以对应孩子的病机,所以选择了这个方子。
吃了一付吧(具体记不清了),孩子完全退烧了,胃口也改善了,可是咳嗽依旧,孩子妈妈和姥姥还是很着急。
我说,别担心,咳嗽不难治。没想到,这次治咳嗽和治发烧一样,还是有点曲折。
第二天同事带着女儿来公司,让我给把脉开方。我记得是开了个小柴胡加五味子、麻黄、射干之类的,吃了两付,同事反馈孩子咳嗽稍有减轻。我跟同事做自我批评,一定是方子开的不好,开的好的话,会见效很快。再带孩子来看看吧。
于是同事又带着孩子来找我。一看舌苔,已经退了大半,大家都对孩子舌苔的变化感到高兴。把脉时,我发现孩子左手脉强,右手脉弱,特别是左右关,强弱差别很明显。这两天正好看到有篇文章说,柴胡桂枝干姜汤的脉象指征是左关强,右关弱,即胆热脾寒。孩子还疲倦乏力,这也符合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特征。于是我就给孩子开了这个方子,又加了一味桔梗,解决咳嗽有痰的问题。
看到这里,有的人会问了,“你没有搞错吧?人家是要治咳嗽,你开这个方子干嘛?”是啊,这个方子看起了好像和咳嗽八竿子打不着,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有关系的。记得以前给这个孩子治咳嗽,发现这个孩子的咳嗽是木火刑金,所以果断的用大柴胡加石膏,几剂就治好了她的咳嗽。这次其实也是木火刑金,但是因为脾虚寒,所以要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才行。
结果呢?同事反馈,一付咳嗽大减,四付痊愈。
咳嗽好了,舌苔还没完全好。我和同事达成共识,宜将剩勇追穷寇,继续把舌苔治好。
之前,我也给这个孩子治过舌苔,不过没有好办法,治的不成功。这次我有好武器了,觉得比较有把握。
我给孩子开了一个药方,四付吃完,同事反馈,舌苔都退了。什么药方这么神奇呢?方子的名字是达原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