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内外论4

 jingx 2016-10-25

肺内外论4

(2013-01-08 09:56:1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懂疾病

不吝笔墨,甚至不惜重复啰嗦,只因感触太深。对科学的迷信,对现代医学的崇拜依赖,令抗生素滥用成风。临床上但凡遇到反复感冒,扁桃体肿大如地雷,面色青黄如菠菜的小孩,追问病史,几乎全部存在长期滥用抗生素的经历。刚刚过去的2012年,数起大学生猝死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猝死的原因,被归结于熬夜、缺少运动等。不过,无疾推测,过分倚重抗生素,为此做出的贡献也不在少。

以上近两千字的内容,讨论的只是一件:肺气因何不足。而且只是讨论其中的原因之一:滥用抗生素。实际上,饮食不节导致的脾胃受损,过虑熬夜所致的肾精亏耗,也都是肺气不足的重要原因。不过,在后面的脾胃、肾一节中,还将专门论述,这里姑且从略。

除肺气不足外,还有一个因素,在肺脏发病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就是气道不畅。一身之气的运行,全赖肺脏主持大局。无论上下左右,体内只要出现气行不畅,肺脏的工作压力就会增大。而内患不已,最容易招致外敌入侵。对抗战历史稍有了解,这句话就不难理解。那么,气道为何会不畅呢?

总结一下,气道不畅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阳气不足,推动无力;津液不足,气道涩滞;邪气羁留,气道受制;情志抑郁,气失条达;痰湿瘀血,阻塞气道;积食宿便,壅闭气机。以下逐个来看。

我们的身体有五脏六腑,气血在其中,需要阳气的推动,才能运行周身(《零起点》“气”一节中对此论述较详)。现在阳气不足,推动无力,气的运行就容易出现呆滞。当然,实际病症发生时,阳气不足往往在另一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上文讲过寒气从皮肤和鼻两路夹击人体,外在的寒气,与深入肺脏的寒气两相感应,可增加发病的机会。现在体内又多了一个因阳虚而生的内寒,变成三寒共振的形势,发病机会更是大大增加了。至于阳气不足的来源,可以出于先天禀赋,也可以是上文讲过的损伤肺气的各种方式。不再赘述。

津液不足的作用,在肺病发病过程中经常被忽视。我们往往更注重散寒、清热、理气,却忘了肺脏“喜润恶燥”的特点。试想肺脏(包括气管、喉、鼻),时刻不停的吸入呼出空气。空气的来去,会形成风;风过的地方,水会少。常人每天呼吸两万三千次,想想要带走多少水?或问,水不足的话,风的来去会不会更自如呢?记得以前曾讲过,水少的地方,最容易起风(详见《零》“体验”一文)。还是先回到自然界,对比两个地方:江南水乡,与黄土高原。水乡放眼河流湖泊,高原四处沟壑黄土;水乡的风,柔和舒适;高原的风,生硬刚猛。现在试将两种风,一刚一柔,搬到气管肺脏中,你会选择哪一种呢?不错,人体也会总出同样的选择,不要刚,要柔。当肺脏失去很好的津液濡养,来去的风会加剧水分的流失;饱受风灾的肺脏,会想尽办法,收紧气道,放缓呼吸,减少伤害。气道因而涩滞。此外,关于津液不足的成因,可参《零》“燥邪”一节。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