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家拳拾遗:虚实变换与膝盖的支撑

 小志不同 2016-10-28

昨天这篇《内家拳拾遗:脚趾、涌泉穴与脚踝》非常重要,这是之后各关节运动的基础。如果脚踝的撑劲无法保持,身体的整体劲就无从谈起,还会造成局部关节受力过大,甚至会导致韧带,肌肉拉伤。所以在进一步学习之前,通过训练,增强这个“根劲”很有必要。

在站桩训练中,如果能脚踝以上关节都能够做到放松,唯独脚踝这里吃力,说明功夫已经有所成了,但要使松沉的力到达脚踝非常难,从手腕、肘部、肩开始,一直到腰、胯、大腿、膝盖、小腿身体各部分的关节与肌肉群都是拦路虎,不断叫嚣:“要想从此过,留下过路劲”。越是想放松,越松不开,反而越来越紧。不少门派想出了所谓:“练紧不练松”,“只有大紧才能大松”这样反其道而行的方法。有没有效果呢?有,但是不够好。而且没有专业人辅导,很容易受伤。

关于松有个更加简单直接的方案。从底部开始釜底抽薪的操作:从脚底的贴合放松开始,松脚踝出根劲,然后松小腿肌肉群,解放膝盖的支撑,一路向上腹股沟、腰、脊椎、肩、肘、竖腕一直松到手指末梢。这个松的训练方案,摈弃了过往独立训练关节放松的方法,直接从根入手,疏导整体的力。

前两篇我们着重讲解了脚底与脚踝的训练,今天我们进入脚踝到膝盖这一段。请再次拿出那个吸盘,

内家拳拾遗:虚实变换与膝盖的支撑

将其吸在桌面上,用手指按照吸盘连接杆的顶部。手肘顺时针(或逆时针)平转,带动手指推动连接杆转动。对于上图这样的小吸盘来说,只要杆子接近平行桌面,就很容易将其连根拔起。假如将这个小实验放到人体上,按照杆子末端的手指就相当于膝盖,而杆子就相当于小腿,杆与吸盘连接的部位就是脚踝。所以膝盖的用力方向不对会非常容易破坏根劲,从而导致整体的稳定被破坏。

膝关节, 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膝关节平常走路负重是体重的1~2倍,上下楼梯或爬山时是3~4倍,跑步运动时为体重的4倍,蹲下和跪地是体重8倍。运动姿势不当,非常容易造成膝盖的损伤,正常情况下,膝盖收到的力会通过关节调整,传导到小腿与脚踝,最终传入地下。但是如果膝盖与小腿之间连接的那一片狭小的连接面,受力角度出现问题,会将力量挤压在膝关节处,只有很少的力量能传导下去,这个时候身体的稳定已经被破坏掉了,如果不改变姿势,减轻膝盖受力,久而久之就会受伤。内家拳拾遗:虚实变换与膝盖的支撑

虚实变换就是通过调整脚踝减轻膝盖受力,并同时可以保持身体稳定性的最好方法。通过《内家拳拾遗:马步的力量》等若干篇,大家已经了解了实腿是什么概念,即是通过身体调整,支撑整体力的腿,不仅仅单纯为了支撑,还需要能保持身体的平衡。目前还只谈到膝关节,所以这里虚实变化并非是两腿之间的变化,而只是谈这个实腿上的虚实变化。从实验看要如何做吧。

准备条件:朋友一位。

开始实验:

  1. 调整到上篇《内家拳拾遗:脚趾、涌泉穴与脚踝》中实腿的状态;

  2. 在大脑中将脚踝部分构造一个想象,脚底如吸盘一样贴在地面上,脚心中空,脚踝与脚底连接着一个有阻尼的万向球,与万向球连接的是中空的管里面充满了气体;

  3. 让朋友推在你身上,你上肢用尽量少的力量去支撑,首先将对方的推力或压力都集中在大腿膝盖附近;

  4. 将膝盖的用力不要固定在一处,就像是本文上方用手拨动吸盘杆的方式,螺旋去拨动小腿,让力量随着小腿(吸盘杆子),再通过脚踝的阻尼万向球,均匀的传入地下;

  5. 让朋友多切换几个方向用力,增大力量,加快速度去训练你膝盖与脚踝的配合。

试验目的:通过训练,以下带上的放松方法,掌握膝盖关节调整与小腿、脚踝的互动与配合。最终掌握将膝盖之上的力,自在下松方法。膝盖初期的调整控制要轻,幅度不要过大,其用力如蜻蜓立于荷花之头。内家拳拾遗:虚实变换与膝盖的支撑

敬请期待下一篇:《内家拳拾遗:力量转化与松沉》

郑重声明:我希望大家更安全,具备防范危险的能力。未来会增加许多动作教程,但是所有的训练方法与建议都存在危险性,按照其训练的人需要把握尺度带好护具,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自己解决。我会提供安全防护方面的建议,但不承担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