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传里一个被遗忘的将军

 昵称30950927 2016-11-11


左传拾趣第39


“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左传·闵公二年》



左传的内容,大部分是对春秋原文的阐释,或是补充春秋未载的重要事件,偶尔也借他人之口发表一下作者自己的观点意见。以上引用左传的这一段原文,则属于第一种情况,这段话针对的春秋原文是“十有二月,狄入卫,郑弃其师”。说的是当边境有事,郑国却对驻扎在边境地带的本国军队弃置不顾,任其溃散。


原来郑、卫二国隔黄河相望,卫国在黄河以北,郑国在黄河以南。卫国弱小,经常遭受北方少数民族赤狄侵扰。郑文公担心有朝一日赤狄渡河入侵郑国,所以派出军队驻扎在黄河岸边以图防御。这本是一项正确的战略部署,不过郑文公的用人策略却让人感觉莫名其妙。因为讨厌大臣高克,不想天天看到高大夫那张让他生气的脸,所以郑文公就把高克派去驻守黄河。


郑文公碑


古时各国的君主和大夫们几乎个个都能带兵打仗,国君御驾亲征是常事,大夫们带兵驻防在外更是家常便饭。所以,高克乖乖地带着部队来到了黄河岸边驻扎。不过,部队驻守外地总是有个期限的,到期换防的原则古今一致。当年齐襄公派大夫连称、管至父驻守葵丘,去的时候正值瓜熟时节,齐襄公承诺以一年为期,明年瓜熟时分将派人前去接替。齐襄公说这番话时还顺带发明了“及瓜而代”这个成语。不过后来齐襄公食言,连称和管至父一气之下串通与齐襄公素有矛盾的公孙无知一块造反,将齐襄公杀了。可见当兵打仗虽是义务,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条件的。


郑国国力虽不算强,但军力却不弱,正因此郑文公才有闲心派出这么一支战略防御部队驻扎在紧邻友国的边境上。高克带着部队来到黄河岸边驻扎下来,刚开始还兴致勃勃,整天操练部队,想象赤狄从北面渡河而来情景,指挥他的战士面朝黄河呐喊放箭,演习反登陆作战。日子一长,高克和他的战士们开始闲得无聊,一方面北方并无战事,他们的箭都在演习中射入水中随波逐流而去了;更重要的是,约定的时间到了,换防的事儿却连影子都没有。古人打仗基本上以贵族和城市居民(即“国人”)为主力,你想一群白天上班晚上K歌的城市白领在荒郊野外待上一年半载,这日子怎么过得下去呢?所以新鲜劲儿一过,高克就开始带着他的人集体唱起了“这一去三年两载呀不回还……”,整天盼着郑文公的召回令。高克并不知道,自打他离开国都新郑那一天起,郑文公立马选择性地将他忘掉了,仿佛世上就没有高克这个人,郑国也从没有派出过一支军队去驻守什么黄河,换防召回一事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太阳每天升起又落下,日子一天天过去,混浊的黄河水滔滔不绝,一百多年后,孔夫子站在岸边发出那句著名的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河水那时已经混浊不堪了,只不过它的名字还不叫黄河,它就叫河,或者大河。《左传·襄公八年》引用《周诗》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说明古人早就明白要想黄河水变清是不可能的,只能用以表达一种强烈的期盼和感慨。


高克和他的城市子弟兵显然没有《周诗》的这份情怀,他们只想回家。但是他们既得不到换防的命令,也得不到其他任何形式的关怀,这只被彻底遗忘和抛弃的部队于是开始涣散败坏。晒太阳、打架、闲逛……这些大概就是他们每日的活动吧,骚扰百姓的可能性都不太大,因为那时的郊野应该还没什么人居住,村落不会太多。军纪呢?军纪就如现代人的节操一样,很早以前就丢失不见了。但战争却终于在不经意间来临了。


卫懿公好鹤


还记得“卫懿公好鹤”的故事么?公元前六六〇年,赤狄果真侵入卫国。一如郑文公的预料,卫国无力抵抗,因喜欢养鸟而丧失民心的卫懿公战死,卫国暂时性灭亡。赤狄一直向南追击溃逃的卫国民众直到黄河北岸,高克的部队终于与赤狄隔河相望了。大家face to face一阵之后,不待赤狄渡河,高克的城市子弟兵们就一哄而散了。郑国的士兵朝着南面家乡的方向溃散逃去,高克逃得更快更远,他穿过自己的国家,跑到更加南面的陈国躲了起来。


实际上,赤狄并没有渡河侵扰郑国,他们将卫国劫掠一空之后就走了。对郑国来说,事情到此就算结束了,不过郑国的百姓却不放过。春秋时期,诸侯各国之间攻伐兼并不绝于史,战争是常态,国民尚武也是常态。战败溃逃本是奇耻大辱,何况这一次郑国军队根本就是望风而逃,无怪乎引发了严重的负面言论。为此,郑国的民间歌手创作了一首流行歌曲《清人》借以讥讽,后收录至《诗经·国风·郑风》,来看看歌词: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镳镳。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之所称“清人”,大概是因为这支部队的成员大多来自清邑。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这支军队如何装备精良、军容整齐漂亮,只有放到部队溃散的背景下,才读出其强烈的讽刺意味。而事实上,这首诗讥讽高克尚在其次,更主要的是谴责郑文公意气用事,视国家军政大事如儿戏。某种意义上,部队虽溃散而郑国无恙倒不失为好事,倘若心怀不满的高克率军反戈,那才是天大的麻烦。


上一期:厉害了,这个长生不死的卫国



打赏证

姓名:桃之夭夭

职务:时拾史事作者

工号:周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