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因解码:量身订做癌症治疗

 肖跟东 2016-11-16




癌症长年高居国人10大死因之首,然而现在即使是晚期癌症,随着致癌途径的基因不断被解码,肿瘤科专家指出,未来每个癌症患者可以找到更符合自己的标靶药,让癌症治疗朝向量身订做。


抗癌除了透过手术除恶务尽,随着找到癌细胞的特殊生长因子、特殊蛋白、阻断肿瘤血管生成等标靶,让无法手术的患者,若带有这些特殊标靶,能透过标靶药物得到治疗的机会。


台大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郑安理表示,标靶治疗的典范,是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标靶药基利克,由于准确抓住造成骨髓造血细胞的基因突变,因此疗效奇佳,原本只能靠骨髓移植求活命的患者,变成如同治疗慢性病般,靠口服标靶药就能缓解疾病。

尝试多种治疗组合


不过,目前没有其他癌症像慢性骨髓性白血病般,只用1种标靶药就可以控制得这么好。郑安理说,这显示癌症往往不只1种基因突变在主导,必须尝试不同的治疗组合;且愈来愈多与癌症相关的生物标记被发现,有助于把患者量身分类,对应到更合适的药物,而不是乱枪打鸟。


比如非小细胞肺癌适用标靶药者,除了来自EGFR突变,也有部分患者属于ALK基因变异,目前也有对应的标靶药;乳癌患者除了HER2阳性有标靶药,至于HER2阴性、荷尔蒙接受体阳性的患者,则有另一种标靶mTOR抑制剂可使用。


基隆长庚医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指出,虽然这些年来癌症有药可用的生物标记变化不大,不过以肺癌来说,第一个标靶药只抓到单一的EGFR生长因子,新的药物找出更多EGFR受体,使得产生抗药性的患者,可以透过标靶药的接力使用来延伸治疗。


透过检测配对用药


「基因突变也让同样的癌症有差别,即使病理切片看起来一样,内容却不相同。」郑安理说,药物的发展历来都是以西方为主,医界认知到东、西方人种对于标靶药有不同的反应,源自肺癌标靶药艾瑞莎的经验,它在美国的临床试验失败,却因为亚洲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突变的比例特别高,使得这个药物发挥效果。


这个例子也让药厂重视亚洲盛行的癌症,比如诺华药厂在收购了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癌症产品组合后,对于亚洲较西方盛行率高的肝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准备投入更多研究资源。


郑安理以钻研多年的肝癌为例,分子诊断就分为11种,既有的1种标靶药物无法符合全部患者的需求,需要药品组合较多的药厂来投入试验,透过基因检测配对患者,把对的药给适合的患者,才能加快朝个人化治疗来迈进。


甲基化基因揪子宫颈癌


过去较为成熟的癌症基因检查,是针对癌细胞的生物标记、基因是否变异,来挑选适合的药物,不过现在筛检特定的甲基化基因,可成为子宫颈癌有效的筛检方法。


长期研究妇癌的双和医院副院长赖鸿政指出,甲基化指的是基因序列没改变,但基因表面做了修饰而失去功能,导致细胞行为出现问题而癌化,他的研究团队在子宫颈癌化过程中,找到关键的PAX1基因,有明显的甲基化印记可量化,可做为筛检的重要指标。


日前他公布来自11家医学中心的试验显示,甲基化基因检测合併既有的抹片,准确度可提高为89%,未来这样的筛检组合,可以减少抹片的疏漏。


免疫疗法治癌下一步


基因解码带动标靶药的发展,然而最新推出的免疫疗法,被视为治疗癌症的跳跃式进步。郑安理指出,免疫疗法与标靶治疗是完全不同的生物标记,却可能是一体两面,过去一直认为肿瘤细胞不断突变很难掌握,不过最新研究显示,若突变愈多,免疫疗法反而愈有效。


王正旭表示,免疫疗法是调整体内免疫机制,来重新认识癌细胞、加以攻击,目前证实对黑色素细胞癌、肾癌有帮助,未来也看好对其他癌症有帮助,「标靶药物针对癌细胞的传导路径来阻断,但就像捷运路网一样,断了一条,还有其他路径可走;免疫疗法若可行,预期对癌细胞的控制可以更长久。」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踊跃点赞吧!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

欢迎访问:www.jmdna.com

或拨打:400-997-588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