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轨四段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入出有致 2016-11-17


  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 

  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关心支持下,2013年4月,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与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后改名:广东省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形成了校企现代学徒制培养特色,即将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相互融合、围绕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标准,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校企的深度融合为基础,在吸收传统学徒制'边看、边干、边学'的现场学习优势上,融合学校(教师)、企业(师傅)深入教学为支撑的'双轨四段制、一体化'模式。  

  一、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背景 

  我们认为能够担当'现代学徒制'项目的企业,它必须是经营管理规范、有较大规模、有足够资本(资金和人力)的企业,同时,它还必须是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有先进的企业管理文化,有敢于进取与创新的精神。这种硬件条件与软件条件缺一不可,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真正践行'现代学徒制'项目,走出一条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以生产制造陶瓷、石材、墙体材料、节能环保能源等大型机械装备及高端装备零部件高压柱塞泵为主的高科技上市公司,当前综合实力位居陶瓷机械行业世界第一。该公司经营理念超前,管理文化先进,始终不忘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断超越创新,一直以来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主动推进校企联盟,与我校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  

  在学校抛出橄榄枝时,我们了解到科达企业于2008年10月成立了企业内部员工脱产培训的科达学院,企业也有着迫切的需求,急需探索新的后备员工培养模式。在得知学校想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时,科达公司主动到学校考察学校办学质量,在高度赞赏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管理时,公司主动提出与学校合作开展试点。科达公司吴木海总裁也认为,企业有责任参与人才培养,也应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职业教育,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优秀的员工,才能不断创新产品,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企业、学校和个人(学生)的互利共赢。  

  二、开展'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做法 

  (一)签订协议,顶层设计。 

  2013年4月2日,我校与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科达机电公司现代学徒制度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协议》约定:合作双方通过联合办学、交流合作等手段,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和企业资源的相互共享,包括共享职业教育政策、师资、技术、实训基地、教学信息、技能鉴定、培训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我校率先成为了佛山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广东省教育厅中职与高中教育处处长邵子铀、副主任郑霭娴,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长赵银生、公司总裁吴木海、副总裁许建清、行政总监张峰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仪式。佛山日报、珠江商报、陈村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邵子铀处长和赵银生副局长都对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与陈村职校现代学徒制项目寄予了厚望,希望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开创技能现代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企业现代用工制度改革,推动顺德区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顺德区机械装备行业的用工需求,带动更多企事业单位承担起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同时,将成功的经验辐射给周边的企业与学校,将该项目打造成为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示范单位。  

  (二)深度合作,双轨运行。 

  学校方面由彭志斌校长亲自挂帅,袁吉玉副校长主抓落实,聘请佛山市副总督学姜蕙女士为顾问;企业方面由科达公司董事长助理周鹏博士、人力资源总监张峰、人力资源经理李芳芳等组成现代学徒制工作组,负责顶层设计,双方各自在单位成立现代学徒制工作办公室,共同研究制定合作探究模式;同时,校企双方派出专业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师傅)组成'现代学徒制'教学讲师团队,负责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改革、学生(学徒)考核选拔评定等工作的落实。  

  根据广东省中职学校'2.5+0.5'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代学徒制'教学采取学校、企业、企业学校的形式完成培养过程。学生前三学期在校内学习,第四、五学期在企业学徒(含企业学校学习),第六学期在企业顶岗入职。整个人才培养要完成四个阶段的学习,校企双方在四阶段培养过程中采取双轨融合的方式合作。在校学习期间,主要专业课程及考核由企业师傅团队负责跟进与实施考核,学校负责部分实操及理论学习、德育表现的考核在企业学徒期间,学徒的岗位技能实践由师傅考核,学徒的行为习惯等德育表现由学校教师考核。双轨运行,各尽其责,共同承担人才培养责任,这正是'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核心内涵的体现。 

  校企双方双轨运行,深度合作,根据'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核心内涵,做到八个共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进行学生评价。招生、就业、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开展试点,四段学习。  

  2013年5月12日,通过召开双师研讨会,学生座谈会等,双方确定以普通车、普通铣工种为试点、在二年级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校企选拔面试挑选了39名学生成立了第一届'现代学徒制'班,针对机加工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和企业普通车、普通铣工岗位要求开始探索学徒制培养。 2014年5月16日,32名学生成立第二届'现代学徒制'班,针对的工种普通车、数铣/加工中心、钳工/装配钳工、普通铣、数控车、机电一体化等。学员们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学习。  

  第一阶段(前3学期)基础能力学习,在校文化基础、专业理论和实操基础学习阶段。根据校企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教学,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企业生产、产品制造、生产流程等相关课程由企业主讲,如企业文化及素养课程由企业经理授课,机械制图课程等专业基础由企业师傅到校传授。  

  第二阶段专门技能培训(第4学期第1个月)。师傅由企业考核挑选具有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担任,学徒由校企双方共同进行选拔考核挑选,测试考核命题、评卷由科达学院第三方组织,实行末尾淘汰制,首批39名学生经考核挑选了37名学徒,第二批32人挑选了31人进入企业进行'一对一'师徒帮带学习阶段。此阶段企业提供一定数额的奖学金,用于激励学生学习。  

  第三阶段'一对一'企业学徒实践(第4、5学期)。由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签定人才培养协议,师傅'一对一'帮带徒弟学习,学徒时间不少于6个月。此阶段徒弟的考核由师傅负责,学校则派出教师协助企业全程跟踪与管理,师傅的考核由校企共同评价绩效。学生在企业做学徒期间,根据专业选择3个工作岗位,分别由企业师傅带领实践学习,企业提供住宿、购买工伤保险、创造继续学习机会以及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每天不低于60元),每天工作时间不超8小时。学徒在师傅的带领下,有权参与企业的各项日常工作和活动。  

  第四阶段选拔顶岗实习阶段(第6学期)。由企业制定相应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对学徒进行综合考核,学生考核通过后,由学生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双方签订劳动就业协议,结束学徒,成为企业正式员工,学徒享有进入科达公司工作的优先权。  

  三、经验--形成'双轨四段式'模式,实行一体化管理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整体部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意见》提出:'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真正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目前校企合作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整合起来,现代学徒制模式同样如此。我校开展的'双轨四段制、一体化'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案。 

SosoImg

  1、双轨制  

  双轨制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将学校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培养既具有较强操作技能又具有所需专业理论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技术工人为目标的制度,其中的关键是校企双方的成功合作。 

  双轨制尊重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异,倡导学校和企业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和自身的优势进行人才培养。如:在校学习期间,主要专业课程及考核由企业师傅团队负责跟进与实施考核,学校负责部分实操及理论学习、德育表现的考核;在企业学徒期间,学徒的岗位技能实践由师傅考核,科达学院第三方考核,学徒的行为习惯等德育表现由学校教师考核。双轨运行,各尽其责,共同承担人才培养责任。  

  2、四段式  

  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过程总体而言分为四个阶段:即基础能力学习、专门技能培训、企业学徒实践、选拔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在学校基础能力学习阶段,重点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同时企业派专人到校讲授企业文化、岗位素养及部分专业基本理论课程。学生可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完成企业认知;专门技能培训阶段,学生进行全面的巩固学习,由企业独立命题考核,选拔出优秀学员进入下一阶段;学生在企业学徒实践阶段,由企业培训学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军事训练,随后学生跟随自己的师傅进行岗位实践。期间企业培训学院还会根据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理论知识的补充,学校教师配合企业师傅进行教学,完成实践任务。最后是学徒选拔顶岗实习阶段,学徒完成师傅的考核任务,同时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最终完成考核的学生可以进入企业成为正式员工。  

  3、一体化  

  陶行知先生关于'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奠定了'一体化'教学思想的基础。与传统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现代学徒制中,围绕着'在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思想,对学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整合,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一体化的重点是学校和企业教育资源的融合,它包括管理一体化、资源一体化、教学一体化和师资一体化等内容。 

  管理一体化,校企围绕人才培养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校企高层之间的协调机制,现代学徒制项目工作办公室,项目专项资金使用等,一体化的管理团队和管理机制有力地保障了现代学徒制的开展。 

  资源一体化,包括学生的师资资源、生源资源、专业资源、实训基地资源和企业的培训资源、师傅资源和品牌资源以及其他社会资源等。 

  教学一体化,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展的教学和实习都具备一体化特征。学生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是统一的,校内课堂以理论学习为主,也可以实施一体化教学,企业课程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也可以实施部分理论教学,学生通过边看、边学、边做,将应知的专业理论和应会的操作技能紧密结合在一起,最终获得的是一体化的工作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或单纯的实践经验。 

  师资一体化,为保证教学质量,校企共同组建了的讲师团队,包括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企业的经理、高级工程师,以及熟练师傅。学校教师授课时,企业师傅可以在场,企业师傅传授实践经验时,学校教师也可以在场,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之间进行互相学习。同时每周一次讲师对接会议,对本周的教学进行研讨,随时完善知识点和教学方案,有力的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四、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成效与反思 

  (一)主要成效 

  1、双师合作,校企育人师资优良  

  在现代学徒制探索中,校企共同建立人才资源库,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需求,分别建立了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师傅团队'和'教师团队',共同进行有效管理。另外,企业主动配合,满足学校有计划派出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保障试点有效推进。 

  2、双轨教学,校企育人质量提高  

  实施现代学徒制后,企业从学生一入校就开始介入,全程参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增强,学习主动性得到提升,对职业规划有了正确的定位。而'学徒'身份的体验,接受企业文化熏陶,接受企业安全、责任、纪律等教育活动,其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增强了就业竞争力。2014年7月首批现代学徒试点班学生顺利毕业,成为科达员工的有25人,均能胜任岗位工作。其中,从事大件加工类岗位7人,月薪8000元以上;从事电工类岗位5人,月薪6000元左右;从事小件加工类岗位6人,月薪5000元左右;从事装配类岗位7人,月薪4000元以上。  

  3、八个共同,校企育人深度融合  

  校企不断完善和发展了'八个共同'育人合作,即: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编写教材,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进行学生评价。'八个共同'提出了校企双方在就业、教学、科研、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有效合作,实现深度融合,建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4、特色鲜明,校企育人影响广泛  

  '双轨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树立以'职业岗位一工作任务一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课程对接岗位、能力对接标准、评价对接社会'为切入点,以'按企业员工综合素养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引入企业关键技术'为原则,引领学校课程、教学、教材等改革与建设,校企树立以'职业岗位一工作任务一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学校对接行业、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能力对接标准、评价对接社会'五个对接为切入点,以采取双轨教学与考核为手段,以'按企业员工综合素养要求和学生认知规律,引入企业关键技术'为核心,大胆改革,机加工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各12门课程现代学徒制校企共用讲义与教材正在开发之中,有望形成特色。  

  此外,校企承担更多的培训责任,为社会多做贡献。开展现代学徒制探索的同时,学校承担了科达机电公司、广东省奔朗材料有限公司等部分新招收员工的岗前培训任务,为企业尽早储备人才提供有效的社会服务。同时,科达企业上报有关劳动部门获批,于2014年4月20日成立了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科达机电培训学校,该校面向社会培训相关岗位工作人员考级考证,更好地融入企业工作,服务地方经济。  

  (二)反思 

  1、要建立政府主导的运行机制,确保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支撑。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之间资源交换的一种形式,要兼顾多元办学主体的利益,遵循权益平衡,一纸协议定下的合作内容并不能成为一种有效的约束力,不能为校企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当违约产生时,责任如何认定?协议中也有许多无法明确规定的东西,或无法预见的风险,今后如何解决?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不统一时,学校如何面对?因此校企合作需要政府主导进行宏观调控及政策的引导和公共财政的支持,需要政府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参与进行协调和管理,也急需相关制度的出台,规范企业行为,对学校和企业双方形成有效的约束。 

  2、师徒关系的建立有待改进  

  传统的学徒制中,师傅和学徒是自愿接成的师徒关系,属于个人行为,而现代师傅和学徒都是由单位和学校指定或委派的,属于组织行为。当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一致时,将产生最大效果;当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不一致时,则起到相反的效果。目前的师徒关系中,师傅的意愿与组织的意愿多为不一致,这将极大的影响学徒的学习效果。因此,应组建师傅队伍,成立学徒教研组,组内领导对师傅进行监督和考核,允许学徒根据实际情况换师傅,这样师傅在组织的约束下和激励下能更好的开展教学和实习实训,带好徒弟。 

3、要探索建立实施针对性和发展性评价相协调的学习评价机制  

  评价包括评价的主体、内容、形式等,学徒制的评价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现代学徒制条件下,学生对于产业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领悟能力,对职业规范的理解,对职业风范的把握,以及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都将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一类职业素养方面的评价属于发展性评价,由企业完成;而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属于目标评价,由学校负责考核,两类评价考核在内容和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如何整合,建立以目标考核和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学习评价机制,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