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是潘金莲:冯小刚对政治嘲讽的又一次聚焦

 学习雪雪 2016-11-19

冯小刚改编《我不是潘金莲》是蓄谋已久的。当初刘震云刚写完这部小说,冯小刚就成为了最热衷的读者。那些荒诞的剧情,幽默的对白,确实再次把冯小刚给惊着了。虽然跟刘震云是老搭档了,也对其小说作品如数家珍,知根知底,但《我不是潘金莲》的问世,让冯小刚再次产生新鲜感,搬上银幕的想法也就一直盘桓在脑际。




直到三年之后才真正动工开拍,不是因为担心拍出来观众买不买单,有没有市场,而是因为对剧本的改编太熬人,尽管主刀手是原著者刘震云,但如何用电影镜头去呈现小说里的人物心理,官场形态,以及对人性的诘问,都是需要在精雕细琢下必须完成的工作。


况且,除了剧本故事之外,冯小刚对这次的拍摄技术手法,也提出了一个新的创意,即圆镜头的应用。




这个电影拍摄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根据剧本内容关联到镜头语言的形态下想到的方式。已经看过本片的人,应该发现了一个细节,在电影讲述李雪莲含冤受屈,并把离婚到复婚再离婚的一套逻辑关系告知每一个人时,镜头一直是圆形呈现;直到李雪莲将状纸递到北京,画面切至北京城与人民大会堂时,冯小刚的镜头骤然由圆变方,切回有楞有框的形式。


当镜头再给到十年后在家思索要不要再告状的李雪莲时,圆形镜头又被换了回来;当李雪莲等人又来到北京时,镜头也再次换成方形。由此可以断定,冯小刚在使用圆与方两种镜头的依据,跟故事发展背景直接相关。


圆镜头,呈现的都是李雪莲与自己周旋,与前夫、法院院长、县长、市长等人周旋,状告或不告,李雪莲的委屈都是在那里,潘金莲的骂名也流传在那里,李雪莲讨的只是一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有一说一的说法。




而现实却恰好与她的意愿背道而驰,圆滑的前夫不但不道出离婚真因,反倒把“潘金莲”的屎盆子扣在了李雪莲头上;圆滑的法院院长对李雪莲的事推诿推责,只忙着陪同老领导吃喝玩笑;圆滑的县长对李雪莲的事避而不管,只想着取悦上级派下来的信访;圆滑的市长对李雪莲不屑一顾,只顾忙着应付省长莅临的行程。


转了一圈的李雪莲,又回到了起点,就像她自己对牛所说,告来告去,到是把我自己给关进去了。洞悉这些,或许我们就能明白冯小刚选用圆镜头拍摄的良苦用心了。这里的人物是圆滑的,这里的官场是圆滑的,这里的处事也是圆滑的。


方镜头,则是用来呈现李雪莲步入中国最高的政权聚集地——北京,每一处都散发着威严肃穆的气息。尤其是在人大代表会议上,李雪莲一状见效,触动了国家首长对地方官员“不作为也是一种腐败”的痛恨。


其实,这也牵涉到了中国官场与政治方面的话题,冯小刚不仅没有避而不谈或者避重就轻,反而光明正大地该揭露就揭露,该讽刺就讽刺,将那些匿藏于面子底下的“官场现形记”用电影艺术公之于众。




或许跟冯小刚的年龄与阅历有关,表面或简单的儿女情爱喜剧,已经满足不了他的执导欲望。记得两年前的《私人定制》中的第一篇故事,冯小刚就直指官场贪污腐败,让范伟假模假式地过把官瘾,又一本正经地嘲讽当代官场的阴暗弊病。据说当时还因此篇故事太敏感,曾一度被广电局毙掉而无法上映,可见冯小刚的对讥讽类喜剧电影的胆识一斑。


两年后的今天,《我不是潘金莲》虽然穿着“农妇告状离婚”的外衣,但贯穿影片始末的内在主线,却是对中国官场官员的淋漓揭示。上至中央领导,一省之长,下至地方大小官员,无不在冯小刚的电影镜头下原形毕露。虽然这是一种经过艺术处理的鞭挞,却反而更值得观影者咀嚼回味。


此外,冯小刚对本片的旁白献声,我认为是他执导所有作品里最有画面感的一次。或许跟他去年演绎了老炮儿六爷令人印象深刻有关,也或许跟他自带一种冷眼旁观却富有磁性的京片儿话有关。


不管如何,这部电影在朋友圈、微博上赢得了“有口皆碑”的好评,显然冯小刚的“荒诞形式+人性拷问+幽默台词”的电影搭配套餐,符合甚至提升了观众的口味。


《我不是潘金莲》让观影者笑着笑着就陷入了思索,就像结尾时范伟对李雪莲抛出的那句笑料: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换棵树,耽误不了你多大工夫。



 ● 


周  愔
ZHOU  Y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