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内功心法:我谈尾闾中正神贯顶

 宗放 2016-11-23







太极内功心法:我谈尾闾中正神贯顶


作者马权友


这日晚,我到小区湖边练拳。天气不好,气温很低,雾气很重,阴冷潮湿,灯光朦胧,没有行人。我就在这似仙境又很冷清的夜中行拳,心也随之很静。当练第二遍拳时,我身已大汗,觉太极感很好,劲头来了,我便脱下外着,单衣于初冬之夜再次走架。此时,身体松沉通透,肉坠骨挑,无形的内气充盈周身,腰腹更像身体中间夹着的大气球,而且比往常练拳时要大。人应自然,天人合一,又觉头上顶的很,人很精神,眼光和小区灯光争辉,骶骨下掉,脊柱拉直,身稳身轻如悬钟。稳有尾闾似钟垂平衡,轻如一碰钟使响之感。拳势:发学猛虎下山,静想淑女泉水浣纱,内气腾然,内动带外动,尽展太极真味,彰显太极神韵。这不由让我想起唐朝李道子《密授歌》里的几句话:“无形物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泉清水净。翻江播海,尽性立命。”我好像明白了其中的奥秘。


提到悬钟,想到钟垂,这又让我联想到我们人体的尾闾。太极拳要求尾闾中正,尾闾是什么?尾闾中正有什么作用?怎样做到?


我们人体有尾闾穴,太极拳中的尾闾中正是练习太极拳的技术要领,怎样中正是秘决,解释各异,我有我的理解。尾闾是指五节骶骨和四节尾骨的总称,通俗地说就是尾巴根子。练太极拳要求臀部不歪斜,也就是说要保持两胯平衡,使尾骨始终处于中正位置。这时尾闾相当于船的舵,既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又能让身体沉稳,有如'千斤坠',又似'不倒翁'。不倒翁不倒是因最低处有一个最沉点,保持着平衡。同样尾闾中正也起到中正、稳固身体的作用。《太极十三势总歌》中就有:“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足以说明尾闾中正的重要。


关于如何做到尾闾中正,大多理解为:'因为我们的尾骨平时是后跷的,如果叫其中正,那么小腹内收,敛臀,提肛等,驰使脊柱竖直。”很多网文对此观点也是人云亦云,而我不能苟同,因为虽然这样能够做到尾闾中正,但是我马权友试验后觉得这样做不利于内气下沉脚下,内气不下沉脚下,扎根就不深,功力会有限,所以我不釆用此方法。我釆用什么方法让尾闾中正呢?我采用“内气填坑”法,就是通过放松练拳,产生大量内气,再让内气填满我们人体后腰洼处的坑。换句术语叫后撑命门,或是气贴背。这样用充足内气涨起后腰,逼迫脊柱竖直。同时,再结合头上顶,往上提吊骶骨,而骶下掉下拉,上下对拉也会加强尾闾中正。


总之,就这么'内气一填,上下一拉',我感觉练太极拳时身稳气沉,头上领有神气,拳入意境,拳势大气,韵味十足。以上就是我对“尾闾中正神贯顶'的体会和理解。


(本文作者马权友)

 



 


马权友,天津市宁河区人,大学文化,全国公安文联作家会员、天津作家会员、天津滨海摄影家会员,中国武术七段,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师承王西安,至今已习武三十多年,有深厚内功和高超武技,多次在天津和国际武术太极拳比赛中摘金夺银,多次在国家级杂志《中华武术》上发表有关太极拳论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天津滨海电视台、宁河电视台、《今晚报》、《渤海早报》、《天津政法报》、北方网等媒体曾报道了马权友传授太极拳的事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