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312裹束12-肉的作用

 田牧 2016-12-03

312裹束12肉的作用

  一、肉线定义

  又要请各位看看这张进度表,字像的六个元素,筋节骨都讲过了,还剩三个。今天讲字像的肉,肉就是使用侧锋。上一堂课讲过,肉线是侧锋的轨迹,这就是肉线的定义。

 

  一个字,譬如“永”字,筋节定了以后,可以用尖锋去写,也可以用侧锋去写,只有这两个可能。

  你看宋徽宗瘦金书《千字文》“永”字,这就是尖锋骨线的。瘦金书又作瘦筋书,那骨近于筋。

  宋徽宗的瘦金书来源于褚遂良、薛稷。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中“永”字,除了最后一捺,也是以骨线为主的。

 

  但也有人写“永”字,全用侧锋。有些讲书法的书,如冯武《书法正传》插图,“永”就是这样写的。这未必是冯武自己写的,有些是翻刻时出之于工匠之手。你可以看到,这字全部是侧锋线,都是肉,肉太多是不好看的。

  传为晋代卫夫人所著的《笔阵图》这么说:“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骨多肉少,尖锋线跟筋差不多,所以称为“筋书”。多肉微骨,那就是只会用侧锋,不会用尖锋,结果只看见一大堆肉,所以叫“墨猪”。

  除了“墨猪”,还有一个名称叫“肉鸭”。清代朱履贞《书学捷要》说:“夫书肥,其实沉厚非肥也,故肥而无骨者,为墨猪,为肉鸦。”这里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肥要有骨。不怕你肉多,关键是健美,而不是痴肥。

  肉中有骨,这标准很难具体界定。这两位唐代美女,也属于肉有中骨的人吧?如果放在现代,医生就会请他俩减肥,但唐代却是一等美人,宫中全是这类型。所以肉中有骨,那就是骨肉匀称。

 

  汉代的隶书,是以骨线为主的。《张迁碑》已经属于精壮一路,但跟唐代的隶书一比,那还是属于骨感的。看了唐玄宗这隶书“铭”字,就知道他为什么喜欢杨贵妃了。这一种审美观,就书法用笔而言,就是偏重侧锋。

  这里要强调一下,笔画的肉,只能是对笔毫而言的。清代蒋和《续书法论》说:“用笔以毫端分数辨肥瘦,今人误以墨之轻重为肉之肥瘦,致点画不能洁净精微。”如果笔锋含墨量大,一写下去线条有涨墨,这不是肉,是水肿。书法中讲的肉是侧锋写出来的,不是洇出来的。

 

  如齐白石这个“斋”字,全用侧锋线。但是上面的一横最粗,仔细一看,那是有涨墨。我把颜色减淡一点,可以看得很清晰。如果你有原作,对着阳光看也可以分辨出来。所以不能说上面这一横肉多,而是水和墨多。

  二、弯和铺

  弯是指笔心状态,铺是指笔锋状态。

  侧锋实际使用是怎样的呢?关键是笔心弯,一分笔、二分笔和三分笔,无非就是笔心弯的弧度不同。但你注意我这张三张图,这笔心的尖端始终是保持聚锋的。实际情况未必这样。

 

  但笔心弯曲度增大,尖锋受压就会铺开。尤其是三分笔,如果你的毛笔笔心过软,会铺开成油画笔状,几乎等于一把平刷子了。笔心本来是一个圆锥状,这就产生了尖锋。当笔心铺平就失去了尖锋,这就等于没有笔心。这时候不是“一枝毛笔两个锋”,是只有侧锋没有尖锋了。

  笔心完全垂直,只用尖锋那是纯骨线。笔心和副毫一起完全铺平,写出来是扁平的纯肉线。这是两个极端。梁武帝说“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君子执中而行,纯骨、纯肉不要用得太多。当你写肉线的时候,注意不要失去尖锋。只要尖锋还在,肉线中间就有尖锋的轨迹,这样的线条就是画有中线,骨肉相济。

  简言之:

  纯骨线是只用毫尖,纯肉线是只用毫杆。

  从纯骨线到纯肉线,关键是笔心状态。

  纯肉线墨色均匀,写出来是扁平的线条。

  晋唐人用韦诞笔、熟纸(就是加工过的纸),所以尖锋的痕迹比较明显。现在用散卓笔、生纸(就是容易洇化的纸),所以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唐玄宗唯一留到今日的墨迹《鹡鸰颂》,格调儒雅,功力很深。原文的字不大,但后面有一个大字“勅”。我想,他当时没有换笔,就用小笔铺平了写这个字,所以你可以看到纯肉线的效果。

  刚才讲的是一根线条肉中有骨,你也可以把骨线和肉线配合使用。以褚遂良《雁塔圣教序》为例,他经常写尖锋骨线。但有时也会加肉线,以起到平衡的作用。你看这个“永”字,骨线和肉线一、二、三笔都有了。

 

  《阴符经》是一本好字帖,作者熟练地变换骨线和肉线。他从纯骨线一分笔、二分笔到三分笔都有。我们说他用尽了一枝毛笔,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有些书法家的作品,如赵孟頫《妙严寺记》,从头到尾粗细一样,差不多就是两分笔到底。有没有三分笔,没看见。有没有趯锋线?没找到。也就是说,这枝毛笔的性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除了骨线、肉线配搭成字,还有一个手法,就是在一条线中,前半段用肉线,后半段用骨线。智永《真草千字文》中常见这样的用法。如“昊”字,这一横就是从肉线变成骨线的。这样的好处,不单是线条有变化,而且写到最后收尾写小圈,也方便多了。在智永《真草千字文》中这种例子很多,如“方”一横、“黎”字中间一横,是前粗后细。“盖”字中间、“罔”字上面,是中间下蹲加肉。这种骨肉交叉出现的用笔法,值得学一学。

 

  现在有些人使用毛笔,一下纸只用侧锋,把毛笔死死地按在纸上,笔心按弯,笔锋按平。这样一来,尖锋就消失了。写出来就是纯肉线,全属扁平线条。你要记住,笔心垂直五号位正锋是根本位置。笔心弯曲,笔锋扁平是临时变化,不能把它当作常态的。

  这里要说一下清代的碑派的问题,碑派用笔是反传统的。前复旦大学柳曾符教授在《沈尹默先生书法浅论》中正确地指出,“关于用笔问题,自清代阮元、包世臣提倡北碑以来,主要的书法理论著作是包世臣的《艺舟双楫》。”“他看到刀刻的北碑點畫近於方形,為了從筆法上幫助北碑造輿論,因此提出了用筆要「平鋪紙上」的說法,而這個說法和歷來相傳的用筆訣「如錐畫沙」、「如印印泥」所描繪的豎鋒正下的用筆方法正好相反。”“這些看法發展到後來,竟使人認為毛筆的使用當和裱畫師的排刷一般。”“這種理論,硬要強調書寫時把筆鋒按扁按死,機械的做字,完全搞亂了用筆的方法。他們不知道在寫時筆鋒是活動的,需要讓其自行調整圓轉這一根本問題。

  北碑并非不能学,但用平铺笔锋去模拟刻碑的刀法,用笔“平铺纸上”,那就根本否定了尖锋。你这样写字,干脆买一枝油画笔好了,刷起来方便得多。

  三、肉线的节

  肉线的节,也就是侧锋线上的小圈写法。

  3.1起笔开锋

  你要取侧锋几分笔,最快的方法就是摇腕来回。口诀是“欲右先左”,这是写横画;“欲左先右”,这是写竖画。这两个图都是两面换动作,你用三面换也可以开锋的。

 

  还有藏锋的方法,分一圈、两圈。古代口诀“欲下先上”就是藏锋法。但不如两面换来得快,来得方便。

 

  《阴符经》“小”字,中间原本是一竖一趯,但他起笔等于一个短横,可以算是两圈起笔。其实他是写“永”字中间那三笔,钩努势。只不过把横笔缩小为一个节点了。这是有“永”字八法的人,否则不会这样写。

  3.2肉线的转折

  肉线侧锋在纸,易转难折。你看这条光滑的弧线,是侧锋肉线。转起来很容易,但注意是一面锋。如果你想换用两个面,难度就相当大。二分笔、三分笔要过绞锋点,几乎是必定绞起的。

 

  如果事先转为尖锋线,那就容易多了。侧锋线要写成折,如一横一竖,那方法就是每一笔收。第一笔收笔后,另起笔写一竖。叠合起来就是画十字,推拖捻拽。这些基本的道理,以前都讲过了。希望各位心中有数。

  四、肉对意像的影响

  看看古人怎么说。宋徽宗下令编辑的《宣和书谱》这样说:“世之论字者多病肥瘦,而不知肥之病在于剩肉,而瘦之病在于露骨”“肥不剩肉,瘦不露骨,则于佳处自初不相妨也。”“或以俗子为之,则肥亦病,瘦也病,此深不知书者。

  “俗子”就是“俗人”,不懂肥瘦的意义,结果肥也不好看,瘦也不好看,真是不懂书法的人啊。

  黄庭坚《山谷论书》也有这样的感慨:“肥字须要有骨,瘦字须要有肉。古人学书,学其二处,今人学书,肥瘦皆病。又常偏得其人丑恶处,如今人作颜体,乃其可慨然者。”这是评论宋代的书法,能把握肥瘦的实在不多。又说有人学颜体,“得其丑恶处”,我想这是因为把颜体写得太肥吧,令黄庭坚感慨不巳。

  那当时谁写肥字比较好呢?黄庭坚推崇李建中,他说:“李西台出群拔萃,肥而不剩肉,如世间美女丰肌,而神气清秀者也。但摹手或失其笔意,可恨耳。

  李西台就是李建中,现在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三个作品。如《土母帖》,这是一封信,问题是看起来并不肥。黄庭坚说经常被摹手弄得走样了,恨得他牙痒痒的。但这个不是摹本。

 

  李建中《贵宅帖》比较有肉,大概这样的字,在当时人的眼中就属于“肥不剩肉”。可见当时人用笔,不是铺得很开的。

  简言之:

  纯骨线是极瘦,纯肉线是极肥。

  肉中有骨,意思是使用侧锋时尖锋不散。

  肉附于骨,骨不外露,谓之温润。

  本节要点:

  内线是侧锋轨迹,并非墨多。

  笔心弯度决定肉线粗细。

  肉线上的节点。

  复习思考:

  “屋漏痕”边行笔左右摇腕,这个方法可用于铺开笔毫写肉线(如一磔的战行),能否反过来用于收拢笔毫。试举例说明。(可以。左右摇腕即可。)

  为什么古代作品第一个字笔画往往比较粗,这是肉多还是墨多?有人说第一个字要特别用力,你看法如何?(墨多。非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