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拥挤的渤海湾

 汐钰文艺范 2016-12-19

  无论是明清两代作为海运港口,还是开埠后成长为北方商贸大港,天津港都带有内河港的属性。1939年,日本为掠夺华北资源,开始在距市区40千米的塘沽海河口修筑新港,但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也未完工。1952年,天津新港经修复正式对外开港,有4个8000吨级码头,天津港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港。

  1958年,天津新港开始了二期扩建,新建了5个万吨级泊位。1973年,成功开辟了我国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航线,成为中国内陆最早开办集装箱运输的港口。目前,天津港70%以上的货物吞吐量和50%左右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市,北京经海运外贸进出口总值的90%以上经由天津港下水。天津港已经成为首都的海上门户。天津港作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港,年吞吐量超过5亿吨的规模。

  在面积为1.59万平方千米的渤海湾里,天津港却不是唯一港口。在它的北面,有一座百年以上历史的秦皇岛港和一座仅有20多年历史的唐山港(包括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两部分),而它南面的黄骅港也不过20年左右的历史。秦皇岛港原本是清政府为解决开滦煤矿的煤炭输出问题而兴建的,也是为了缓解天津港的运输压力,当然直到现在内煤外运仍是其主要功能。后来京唐港和曹妃甸港的建设主要着眼于工业区的开发,港口设置似乎更多地带有计划或规划的色彩,黄骅港的情况与此类似。

  从秦皇岛港到黄骅港,短短350千米的距离内,竟然分布着4座大型港口,而且都在不断扩容,都在努力扩大吞吐能力。小小的渤海湾,变得多么拥挤呀!除去秦皇岛港,其他港口还都带起了一座新城的建设,从北往南依次分布着曹妃甸新区、滨海新区、渤海新区,更加剧了渤海湾的拥挤状况。闭上眼睛想一想,那些来来往往的巨型船舶都要从渤海湾的“脖颈”穿过,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

  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渤海湾成为我国东部湿地水鸟的重要分布区。然而,繁忙的海上运输和规模巨大的新城建设,使得渤海湾沿岸的湿地面积急剧减少,水鸟的生活环境随之急剧恶化。渤海湾的生态保护和修复,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但轰轰烈烈的造城运动压过了生态保护的声音,我们该何去何从?

  港口功能的同构化,与各个新区功能的同构化并行发展,挤压着渤海湾的环境承载能力,更挤压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根本要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