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 立冬养生手册

 我的自在人生 2016-12-28
立冬
= Planning =


公年的11月7日为“立冬”节气,太阳到达黄经为225°。



民间把每个节气的15天分为“三侯”,5天为一侯。“侯”等侯之意。立冬三侯是:一侯水始冰,二侯地始冻,三侯雉人大小为蜃。雉:野鸡。大水:海边。蜃蛤蜊:“蜃景”也叫海市蜃楼。大气的光学现象,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大气层折射出的奇幻异景,多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古时传说此幻景是海里的大蛤蜊吐气而成故名。其意是:初侯水开始结冰,二侯大地开始冻结,三侯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已不多见,而海边可看到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仿的大蛤蜊,民间相传野鸡到立冬后会变成大蛤蜊。



“立”:建始、开始;“冬”:终也,万物收藏;故“立冬”不仅表示冬天的到来,也表示冬季的开始,大自然规避寒冷万物蜇藏。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华南沿海曲面无冬,青藏高原则长东无夏。“立冬为冬日始”之说,只与黄淮和华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实际上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早在9月上旬就已进入冬季,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后才真正开始,北京地区要在“立冬”和“小雪”节气之间的1115日正式供暖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冬季。

从上月的28日开始,北京地区天气骤变,气温一路走低,30日夜间最低气温降至冰点以下-4都,白天平均气温低于10°,并伴有3.4级偏北风,延庆山区还有降雪,超过了近几年同期气温的最低值,这就预示今年将有可能是一个寒冷的冬季。“暖冬”的概念将暂且告别北京地区。所以我们要未雨绸缪要为冬季的养生调养保健早做准备。


《内经》云:“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漾”。冬天是万物闭藏的季节,水冻成冰,地冻而裂,这时应固户阳气,保存能量。因寒邪伤阳,肾为阳气之根,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故温养阳气,培补肾脏,是冬季养生的第一要务。



在上一期“霜降”节气中,我们向各界朋友简要讲述了“膏方”的概念、起源、沿习、制做等常识,又介绍了我们三芝堂专家团队研发的5种膏方;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寒冷天气的加剧我们预测今年冬季寒邪伤阳,阳伤及肾,肾阳方虚者大抵有过之而无不及,故着重向大家推荐其中之两种,以备保健选用:

1.益精补肾膏(软膏或瓷瓶两种)

方的功能是补肾阳汤、填精益脑

中医讲“肾藏元阳”冬令寒邪伤阳,故须补之。“肾藏精,脑为髓之海”,补肾精即能生髓,精髓充盈则脑健。


此方适用于不好的表现是:腰膝沉重、恶寒怕冷、手脚冰凉下肢浮肿,小便清长或小便不利或小便淋漓不尽,阳痿早泄,疲乏无力,耳鸣盗汗,记忆力减退等


膏方中西洋参大补元气兼以益阴,补而不燥;山药补肺、健脾、密肾,通补三焦,固摄肾气且山药食品多吃无碍;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健脑生髓。古人有“离家千里,勿食枸杞”之说,意为枸杞子有兴阳的功效。在此用之以补肾阳益精血;蜂蜜益气润燥,滋肾和脾通便,中老年人用之甚为适宜;黄酒温阳气通血脉,增加微循环和胃调和药力,黄酒蜂蜜一为药物,二为辅料,兑入膏方中与群药相得益彰,尤适合中老年人的冬季调养。

    

     


2.散寒养宫膏(软膏或瓷瓶两种)

首先说明的是:女士专用。

方的功能是:温经散寒,暖宫活血。


中医认为“八脉隶于肝肾”“冲脉、任脉、督脉皆起于子宫”寒邪伤阳,阳伤及肾,寒邪随经入血传于子宫,寒主凝涩,主收引寒主痛,故子宫虚寒,经脉不通。


此方适用于不好的表现是:阳虚宫寒,小腹冷痛,四肢不温,怕寒怕风,经行腹痛或色黑量少夹血块,或者月经淋漓不净,带下清稀,面色咣白无华等,最突出的反应是夏轻冬重。


膏方中仍用西洋参如上所述;用肉桂补火助阳,温通经脉,活血散寒止痛。药以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生长;用炮姜温中散寒回阳,发散诸经的寒气,去除脏腑子宫的沉寒积冷而止痛,肉桂、炮姜其功效相似,但肉桂偏于血分,炮姜偏于气分,一气一血相辅相成,寒邪焉有不散之理!


阿胶艾叶是一个著名的古方,叫“胶艾汤”两者相同能散寒除湿,温经止痛,补血止血,应用在此甚为合拍。可谓热丝丝入扣;蜂蜜黄酒用法之意与上略同,虽为辅料,但能使膏方发挥更好的作用。可谓“女士服一冬,来年气色红”。


膏方

以其色黑、甘温、滋柔、濡润而成为冬季调补的首选之品,若再加上对症的药物,效果会更佳。希望各界朋友多:关注我们三芝堂专家团队推荐的这两款膏方,量身定用,服食一冬,气血调和,健康无价。



看国医 ∣ 就到三芝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