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导读
很多人临床上都不敢用麻黄,认为麻黄是个大发汗药。
经方的魅力在于药物之间的拱卫、配伍。
己安先生在优酷视频《小道经方》中对此有精彩的讲解!
实践经方 找回国学自信
表证无汗用麻黄,但是如果与石膏配伍,也有止汗的作用。石膏就相当于冰块,麻黄就好比是风扇,把凉快的凉气吹到身体的周遭,吹到体表,反而有止汗、去热的作用。
表证无汗用麻黄,但是如果与石膏配伍,也有止汗的作用。
石膏就相当于冰块,麻黄就好比是风扇,把凉快的凉气吹到身体的周遭,吹到体表,反而有止汗、去热的作用。
《伤寒论》第162条
第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二两 石膏半斤
按说下之后,表证仍在,可以继续用桂枝汤,用完麻黄汤,不可再用麻黄汤,可用桂枝汤。
用完桂枝汤,表证仍在,可以继续用桂枝汤。
那下之后,为什么不能用桂枝汤呢?
因为在下的过程中,会导致热邪入里,进一步诱发阳明实热证,但是阳明实热证还没有完全成熟,处于一个中间过程。
就像之前学过的,当出汗还没出汗的这种中间过程,也不是汗出的桂枝汤,也不是不汗出的麻黄汤证,用的是桂枝麻黄各半汤。
本条中的汗出而喘,是因为有热,但是身无大热,还没有到阳明实热的程度,此时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来解决,至少可以用这个方法。
接下来又有一个问题,一般认为无汗用麻黄,现在有汗却不能用桂枝汤,反而用了有麻黄的药来解决。原因就是麻黄与石膏相配,反而有止汗的作用。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小道经方》的疑问,可以联系小道经方工作人员,我们会为您做专业、详细的解答。
来自: 李静曦 > 《14.伤寒论方剂用法》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伤寒论》试解No.63
63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则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我们在前面有提到过石膏可以制约麻黄发汗的特性(虽然只是提了一嘴,见《伤寒论》试解No.38),此处石膏的用量已经明显大于...
胡希恕讲伤寒论156条~170条
所以不能用桂枝汤,因里热不能用桂枝,所以麻黄汤把桂枝去了,加去热之石膏,前面讲了麻黄配三膏反能汗出,麻黄配桂枝必能出汗,而且桂枝不利于里热,所以不能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故说“不可更行桂枝汤...
《伤寒论》全新破解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自有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何需桂枝二越婢一汤?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 大...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63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63条 第63条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经方:桂枝二越婢一汤(热多寒少,兼治咽炎)
经方: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四枚(擘)?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本云...
《类方讲伤寒》
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下后,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不可更行桂枝汤;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也就是说发汗后或者下后,出现汗出而喘,无大热, 就不能再用桂枝汤了,应该用麻杏石甘汤了。严...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与“寒包火”(原创)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与“寒包火”(原创)麻杏石甘汤、大青龙汤、越婢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越婢汤加半夏汤、厚朴麻黄汤、文蛤汤中麻黄与石膏等用量比较:大青龙汤中的麻黄与石膏用量之比是6:3.58(12...
《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剖析
《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剖析。《伤寒论》第63条言:“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麻黄的配伍应用与禁忌。【处方用名】麻黄、生麻黄、炙麻黄、炙麻绒、麻黄绒。3.麻黄配杏仁麻黄宣肺平喘,发汗解表,佐以杏仁之苦降,既...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